胡瑗
胡瑗(993年—1059年)[1]。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南通如皋)人。因世居安定堡,故世称安定先生。北宋教育家,为“宋初三先生”之一,被认为是理学先声。
胡瑗 | |
---|---|
字 | 翼之 |
通称 | 安定先生 |
出生 | 993年 |
逝世 | 1059年(65—66岁) |
生平
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今陕西省子长县),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参军,迁居泰州海陵。父亲胡讷官宁海军节度推官,定居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胡瑗生于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幼年“家贫无以自给”,七岁能文,曾游学于山东泰山苦读十年,“食不甘味,宿不安枕”,每得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涧[2],与孙复、石介是同学。胡瑗温和可亲,被称为“冬日之阳”,《宋史·胡瑗传》曰:“瑗教人有法,科条纤悉(细)具备,以身先之。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世居陕西路的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
景祐初年(1034年),教学于泰州城内华佗庙旁的经武祠(今江苏省泰州中学民营初中部内),景祐二年(1035年),受范仲淹之聘,任苏州郡学(今苏州中学)[3]。精通儒家经学,以“圣贤自期许”,致力于维护儒家的纲常名教。胡瑗讲学分“经义”、“治事”二类,治事包括水利、算术、历法等,表现了经世致用的特点;又精于钟律,史载“与镇东军节度推官阮逸同较钟律,分造钟磬各一虡。以一黍之广为分,以制尺,律径三分四厘六毫四丝,围十分三厘九毫三丝。又以大黍累尺,小黍实龠。”嘉祐元年(1056年),升为太子中允、天章阁侍学、管勾太学。嘉祐四年,以太常博士官衔东归,赴杭州养病,送行人潮“百里不绝,时以为荣”。是年六月六日病故,葬于乌程何山(今湖州道场乡青坞),占地约8000平方米,历代皆重修其墓。曾孙胡涤辑录《胡先生言行录》一帙。
王安石誉之为“天下豪杰魁”[4]。“是时礼部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随才高下而修饰之。人遇之虽不识,皆知为先生弟子也。”[5]。胡瑗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开宋代理学之先河,对于王安石后来的熙宁变法,有决定性的影响,其弟子之众对于王安石是一股很大的牵制力量[6]。熙宁二年宋神宗问:“胡瑗与王安石孰优?”胡瑗高弟刘彝答:“臣师胡瑗以道德仁义教东南诸生,时王安石方在场屋中,修进士业……”又说:“今学者明夫圣人体用,以为政教之本,皆臣师之功,非安石比也。”[7]。
姓名
由于“瑗”字[8]与“瑷”[9](“璦”[10]的简化字或异体字)相近,在文献中常被错误的光学字符识别或者抄成胡瑷。[11]
著作
后世影响
胡瑗于其故乡泰州,创设安定书院(今中国江苏泰州中学校内)。1902年,后人胡趾祥在杭州创办私立安定学堂,校名就取自胡瑗之号。
注释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端明集,巻三十七
- ^ 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 ^ 《宋元学案·安定学案》:“为苏州教授,诸子从学焉”;朱熹编《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十一记:“文正公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之徒,与公从游,昼夜肄业……”。
- ^ 《临川文集》卷十三《寄赠胡先生》
- ^ 《宋元学案·安定学案》
- ^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第304页
- ^ 《宋元学案·安定学案》
- ^ 瑗. 异体字字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4).
- ^ 瑷. 异体字字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6-03-17].
- ^ 璦. 异体字字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6-03-17].
- ^ 中文Wikisource搜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