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号
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符号,读作“等于”[1],是在公元1557年由罗伯特·雷科德发明的。在数学等式中,等号被放置在具有相同值的两个(或更多个)表达式之间。在 Unicode 和 ASCII 中,它是U+003D = 相等符号 ,HTML:=
。
= | |||||
---|---|---|---|---|---|
等号 | |||||
| |||||
历史
“相等”在英文中 equals 的词源为拉丁文“æqualis”(来自 aequus),意为“均匀,相同或相等”。相等符号的第一次使用,出现在威尔士数学家 罗伯特·雷科德所撰写的《The Whetstone of Witte》,相当于现代数学表示法的 。相等符号的原始形式比现在要宽得多。在他的书中解释了他的“Gemowe 线”的设计(意思是双线,拉丁文gemellus):
… to auoide the tediouſe repetition of theſe woordes : is equalle to : I will ſette as I doe often in woorke vſe, a paire of paralleles, or Gemowe lines of one lengthe, thus: =, bicauſe noe .2. thynges, can be moare equalle.
… to avoid the tedious repetition of these words: "is equal to", I will set (as I do often in work use) a pair of parallels, or Gemowe lines, of one length (thus =), because no two things can be more equal.
相等符号 '=' 并不立即流行。符号 || 和 æ(或 œ,来自拉丁文 aequalis,意思是相同)也被用来表达相等,被广泛应用于 17 世纪。
数学意义
在数学中,等号可在特定情况( )中用作简单的事实语句,或者创建定义(设 ),条件语句(如果 ,则...),或者表达恒等式 。
相关符号
约等
- ≈ (U+2248 ≈ UNICODE 2248)
- ≃ (U+2243 ≃ UNICODE 2243),≈ 和 = 的混合,也用于代表渐近于
- ≅ (U+2245 ≅ UNICODE 2245),另一个 ≈ 和 = 的混合,有时用来代表同构、同余关系又或几何学的全等
- ~ (U+007E ~ UNICODE 007E),有时用来代表正比、和等价关系有关、几何学的相似,又或代表随机变数根据概率分布的分布情况。
- ≒ (U+2252 ≒ UNICODE 2252),用于日本、韩国和台湾
不等
代表不等的是等号加上斜线“≠”(U+2260 ≠ UNICODE 2260)。在LaTeX,此为"\neq"指令。
过去大多数编程语言受限于ASCII 字元集,故以~=
、!=
、、=/=
或<>
等代表布林运算的不等操作符。
恒等
符号“≡”(U+2261 ≡ TRIPLE BAR)代表恒等,也有同余等意思。
人名翻译(日语)
拉丁语的人名中的“-”符号,日文翻译时改用“=”。例,“Hārūn al-Rashīd”(哈伦·拉希德)的日文翻译是“ハールーン・アッ=ラシード”。
参考书目
- ^ 《数学辞海(第六卷)》山西教育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