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号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1月4日) |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7,乃贝多芬之第三首钢琴协奏曲,于1800年间完成,并于1803年4月5日由作曲家本人在维也纳剧院首演。此曲是贝多芬唯一以小调写成的钢琴协奏曲。
创作背景
此曲早在1796年已计划编写(当中更牵涉到华彩乐段),但重要部分却要在1800年方才完成,而首演则在1803年4月5日于维也纳韦恩河畔之剧院进行。他的工作方式可由他的其中一名学生所撰写的笔记窥探一二:首演当天,原本该学生准备在清晨五时造访贝多芬,然而贝多芬却已经起床,及准备为乐团编撰伸缩号分谱及合唱声部,接着又由李赫诺夫亲王负责提供他的冻肉及酒作午膳;至于排练则一直持续至黄昏六时。
繁重的分谱编写,加上乐团及合唱团之排练,使得贝多芬无法完成编撰钢琴部分。负责替贝多芬演出时翻谱的伊格纳兹·冯·塞弗里德忆述当时情景说:“他根本没时间同时将独奏部分写于纸上,差不多全首皆要凭记忆弹出。在不少未曾写出的段落当中,他快要完成时皆会偷偷瞟我一眼示意。”
曲式及内容
乐器构成:独奏钢琴、长笛2、单簧管2、双簧管2、低音管2、法国号2、小号2、定音鼓、弦乐五部。此首合共35分钟之协奏曲,共分下列三段乐章:
- 活泼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 缓板(Largo)
- 回旋曲—快板(Rondo - Allegro)
第一乐章
活泼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C小调,2/2拍,协奏性的奏鸣曲形式。弦乐以C-E♭-G-F-E♭-D-C安静地导出主题,以定音鼓之独特音色作模仿;在尾声时,当雄伟的华彩乐段将近完结时,定音鼓贝多芬在1796年所言再次出现,还加上弦乐在开首时之音型。
第二乐章
缓板(Largo),E大调,3/8拍子。满载动人遐思之气氛。钢琴以和弦奏出旋律,并带有圣歌之味道。紧接之乐段则如某评论家所言,“充满极具创意之编排,把钢琴完全融合在乐团结构当中”,而且也是贝多芬登峰造极的一首作品。
第三乐章
回旋曲—快板(Rondo - Allegro),C小调,2/4拍。此乐章情景颇特别,开头充满喧闹,并巧妙地抹掉了大小两调之界限。但顷刻间,这个平易近人的主题逐渐变得慷慨激昂,钢琴在管乐鼓动下,展现出华丽的琶音。此外,单簧管亦在乐章加设一愉快主题,使田园气息大为增加。但其后之赋格曲乐段,却引发本乐章至壮丽高潮,钢琴以八度音尽显超凡技巧后,再次出现趣味盎然之情调,并以灿烂无比的气氛作结。
外部链接
- 第3号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国际乐谱典藏计划上的乐谱
- Musopen上的乐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perçu of Apotheosis, Program Notes on the Third Piano Concerto by Ron Drummond
- "Cadenza to Piano Concerto Nr. 3, Op. 37 (by Beethoven?) Gardi Anhang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scovered in Melk Abbey in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