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之战
祁山之战是231年发生在曹魏和蜀汉之间的军事冲突,祁山之战地点位于今甘肃礼县附近的山区。祁山之战是第四次诸葛亮北伐中的一部分,这次战役导致双方数千人丧生。尽管诸葛亮在祁山之战一开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之后遇上暴雨以及李严粮运不济等因素受阻,迫使蜀汉军队撤退并结束战役。[2]在祁山之战后,蜀汉丞相诸葛亮休养了三年,然后在234年又对曹魏发动了五丈原之战。
祁山之战 | |||||||
---|---|---|---|---|---|---|---|
第四次诸葛亮北伐的一部分 | |||||||
祁山之战和五丈原之战示意图 | |||||||
| |||||||
参战方 | |||||||
曹魏 |
蜀汉 鲜卑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司马懿 张郃 † 费曜 戴陵 郭淮 贾嗣 魏平 |
诸葛亮 王平 魏延 吴班 高翔 轲比能 | ||||||
兵力 | |||||||
4,000+ | |||||||
伤亡与损失 | |||||||
≈3,000 |
背景
217年,刘备的军师法正曾提出以汉中作为进攻曹魏的基地。[3]此后诸葛亮北伐就以汉中为基地备战。在诸葛亮执掌蜀汉大权后的第一次北伐中曾试图通过祁山入侵曹魏,但无济于事。然后他把进攻目标改为陈仓。但是在未能取得陈仓之围胜利之后,231年初,诸葛亮再次将祁山作为进攻目标。在诸葛亮进军祁山之前,他曾派使节与鲜卑和羌族等部落首领会面,并煽动他们在曹魏边疆制造骚乱。同时,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用以改善物资的运输。
战斗
当时曹魏派贾嗣和魏平驻扎在祁山,作为天水的防御,戴陵和费曜则将他们的精锐部队驻扎在天水的中心地带。诸葛亮曾向鲜卑部落首领轲比能寻求帮助,轲比能则前往北地郡集结以支持蜀汉军队。[4]诸葛亮亦留王平驻守南围。在诸葛亮进攻祁山后,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的曹真在长安集结军队以应对诸葛亮入侵。后来曹真生病,司马懿接任曹真职务,曹魏将军张郃、费曜、戴陵和郭淮听从司马懿指挥。[5]
司马懿下令戴陵和费曜率领4,000名精锐部队前去保护上邽县,对此张郃曾提议分兵驻雍、郿未获采纳,同时司马懿的军队亦向西出发,以缓解祁山战场。[6][7]诸葛亮听说曹魏军要前来,他下令部队赶快在上邽县收割小麦[8],并击退了郭淮、费曜。
及后司马懿率领部队连夜前往上邽县,诸葛亮在看到司马懿率大军前来后便从上邽县撤退。[9]本来曹魏皇帝曹叡欲向司马懿增派军队以守卫上邽县的小麦,但诸葛亮的动作比曹叡预想的要快,蜀汉军已经先一步到了上邽县割走许多小麦。之后上邽县的小麦所剩不多,曹魏将军郭淮利用自己对地方游牧部落的影响力迫使他们为曹魏军提供粮食[10],因此曹魏军在没有洛阳方面的协助下仍得以获得足够的粮食供应。
诸葛亮和蜀汉军从上邽县收割了小麦后便撤退,但在上邽县以东的汉阳遇到由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司马懿派遣其下属牛金率领一支轻装骑兵部队与蜀汉军交战,在蜀汉军的马岱与牛金短暂作战之后,诸葛亮命令撤退到祁山的东侧,并在卤城建立了营地。[11][12]
司马懿的下属敦促他进攻,然而司马懿犹豫不决,张郃再度提议分兵奇袭仍未被采纳,但司马懿在面对下属们的强烈批评和嘲笑,最终还是屈服了。231年5月,司马懿派张郃进攻由王平守卫的营地,而司马懿亲自对卤城发动了正面进攻。[13]诸葛亮命令魏延、吴班和高翔抵抗卤城郊外的敌人,结果曹魏军在那里遭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挫败:3,000名士兵被杀,蜀汉军则缴获了5,000套盔甲和3,100套角弩。[14]尽管司马懿一方损失惨重,但其军队仍保有一定程度的实力得以退守营地。
尽管蜀汉取得了胜利,但两军皆面临粮食不足的情况,使诸葛亮无法通过大规模进攻来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恶劣的天气亦令蜀汉的后勤有所吃紧,导致李严在运给蜀汉军前线的粮食供应上并不顺利而传达退意,于是诸葛亮放弃卤城,在夜幕掩护下撤退。[15][16][17][18][19]
后果
当诸葛亮回到汉中时却收到李严的一封信,李严改口称他的粮食供应已经准备就绪,并问他何故撤军。同时,李严向后主刘禅上书声称“军队假装撤退以引诱敌人”。诸葛亮返回成都向刘禅出示李严曾要求撤军的手写信件,使得李严无法否认。于是诸葛亮要求后主剥夺李严的所有头衔和官职,并将其流放至梓潼。
参考文献
- ^ 《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 ^ (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 《华阳国志》卷七
- ^ (〔克汉中〕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 ...)《三国志》卷三十七
- ^ (汉晋春秋曰: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 《三国志》卷三十五注引《汉晋春秋》
- ^ (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 《晋书》卷一
- ^ (汉晋春秋曰:"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 《三国志》卷三十五注引《汉晋春秋》
- ^ (张郃劝帝分军住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擒也。”) 《晋书》卷一
- ^ (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 《晋书》卷一
- ^ (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晋书》卷一
- ^ (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 《三国志》卷二十六
- ^ (汉晋春秋曰:"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 《三国志》卷三十五注引《汉晋春秋》
- ^ (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 《晋书》卷一
- ^ (汉晋春秋曰:"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 《三国志》卷三十五注引《汉晋春秋》
- ^ (汉晋春秋曰: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三国志》卷三十五注引《汉晋春秋》
- ^ (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邑。) 《晋书》卷一
- ^ (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 《晋书》卷一
- ^ (时宣王等粮亦尽) 《华阳国志》卷七
- ^ 《三国志》卷三十五
- ^ (六月,亮以粮尽退军) 《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 ^ (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三国志》卷一十七注引《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