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宴是台湾民间信仰中的祭祀仪式,与神明的诞辰、法会与醮典等活动息息相关,祭祀仪式当中祭品为不可或缺之物。祭品除了可以做为人与神、鬼、祖先之间的亲疏远近之表征 ,祭品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神佛的虔诚,就祭品中的食品而言同时也彰显了在地民众的饮食文化。常见的祭品除了水果、牲礼、糕饼之外,较为隆重者亦有采取宴席的形制,而有所谓“祀宴”、“宴王”、“宴棹”之称,顾名思义即是用于祭祀的宴(筵),民间信仰中对于祭祀神、鬼仪的式中有颇多与筵、宴相关的用词:聚落集体祭拜时所准备的公牲礼等祭品称为“公筵”、仪式专家常将一切敬奉神、鬼的供物雅称为“华筵”、仪式专家以净水遍洒供品称为“净筵”、普施孤魂所准备的供品常称为“孤筵”、修设醮典又称为“醮筵”,又如于迎王、请王常伴随的宴王仪式,以及近来台湾寺庙活动中常见的祀宴等,都显现出“筵”、“宴”用于祭拜仪式的普遍性。汉人民间信仰中的祀宴内容,传统上主要系包括了汉席与看棹。汉席之设置台湾各处皆有,然其并非专门用于祭祀,而是脱胎自日常生活中的宴客筵席,于清代台湾民间之宴席便有满汉席、汉席、正筵、中棹之等级,而每筵又应具备有大碗四碗、中碗四碗、小碗四碗、点心、竖碟等。汉席又因地域可细分为荤汉席、素汉席、饼汉席、大满汉、小满汉等类型。而看棹系有别于汉席棹所具有的可食用意象,而是以观赏为主旨,传统上看棹又有“看牲”、“看生”等供物,则主要系以糯米、面粉所塑造,使祭筵更显丰盛。晚近的祀宴内容则更为丰富:冰雕、蔬果雕、各式设色拼盘、各色汉式、西式点心等均可成为祀宴之敬品。

参考书目

  • 郭家冶(2007):《台湾普度宴看生之研究》,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 曾品沧(2010):〈办桌—清代台湾的宴会与汉人社会〉,《新史学》21(4):1-55。
  • 辜神彻(2016):〈台湾汉人宗教的祀宴文化 : 以2016年鹿港恭宴妈祖为范畴〉收入《台中妈祖国际观光文化节. 2016: 妈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275-304,台中:台中市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