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学校

林间学校或称林间学舍林间学习,为日本中、小学生的非正规教育活动场所,主要在春季至秋季间,于高海拔地区的户外团体教育活动,包含住宿、健行、登山及博物馆参观等,类似的尚有临海学校。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林間学校
假名りんかんがっこう
平文式罗马字Rinkangakkō

台湾日治时期1920年代,从日本引进林间学校之概念,在远离都市的山间设立了草山林间学校、日月潭林间学校及阿里山林间学校,其在二战后皆被废止并改为它用。

历史

林间学校起源自19世纪的欧洲,目的是透过在大自然中长期休养及数周的生活,使身体虚弱的孩童提升其身体健康。此概念在德语称为Ferienkolonie,意谓闲暇聚落。根据日本的医学史专家杉浦守邦日语杉浦守邦,此概念最初系于1888年,由瀬川昌耆日语瀬川昌耆寄给辻新次日语辻新次关于学校卫生的信件中提到。此后,由濑川及和卫生学家坪井次郎等人,将此概念从预防肺结核的角度引进日本,作为提供贫困家庭身体虚弱的儿童养护的慈善事业[1][2][注 1]。此概念在日本始于1905年东京市精华小学校日语台東区立蔵前小学校#精華小学校群马县妙义山麓设置的休养团,自1910年代初期,各小学陆续举办以“夏季休养团”及“避暑保养所”为名之活动[3]。与此类似的设施尚有森林小学,森林小学是设在森林中的常态学校设施,其与林间学校之短期活动在最初皆被译为“森林学校”,但因为森林学校之名称会与农业学校与其他教授林学之学校名称混淆,在三岛通良日语三島通良的建议下,自1910年代中期,此类在森林中供孩童休养的设施广泛使用“林间学校”之名称[4]

最初引进林间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身体虚弱儿童之健康及卫生上的理由[5],参与的孩童主要为身体虚弱者,活动期间约为2至4周,此外,还会实施身体检查及测量来检测健康及卫生改善的成效[6]。另外,虽来林间学校被视为慈善事业设施,但因参加费用不赀,卫生学者最初设想的穷人并无法参加,参加者反而是以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孩童占多数[7]。在大正时代末期,林间学校采纳了中产阶级孩童父母的意见,使林间学校亦具有陶冶孩童个性的教育意义[8]

台湾的林间学校

草山林间学校

 
1933兴建之草山林间学校
 
草山林间学校

草山林间学校位于于台北州七星郡北投庄顶北投纱帽山,其设置目的是为了让体弱的儿童在炎热的夏季时,能够到凉爽的郊山亲近自然,从事适当的休养和运动,远离都市的喧嚣空气和较不卫生的环境,以促进健康并透过团体生活及训练端正日常生活的行为。草山林间学校建筑于1933年4月21动工,同年12月30日完工,总工程费39,000圆,建筑系由台湾总督府营缮科设计[9]。但因外界认为草山林间学校的使用名不符实,因此于1935年另兴建草山林间学校,原建筑则做为“台湾教育会别馆”[10]。新的草山林间学校设施包含了主建物(玄关、应接室、配膳室、浴场、一间28塌塌米大房间、三间24塌塌米大房间)、游泳池(约7*13米)、运动场、升旗台。为了考量当时入园儿童的养病需求,在入园前对申请入园者进行身体检查,以决定是否适合入园。在1938年时,从80多位的参加申请者中,最后选定了63名,其中大部分为体格和抵抗力较低者,而学生皆来自日本人就读之小学校[11]

二战后,草山林间学校改为它用,其位于阳明山中山楼的范围内,原建筑已经改建,原址位于青邨介寿堂西侧[12]

草山林间学校之学生学校及年级[11]
学校 各年级学生数(人)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高等科一年级
末广小学校 4
旭小学校 1 6 3
寿小学校 2 3 2
南门小学校 4 5
桦山小学校 3 9
建成小学校 4 3 5
锦小学校 5 1
幸小学校 3
总计 19 30 10 4

日月潭林间学校

日月潭林间学校位于台中州新高郡鱼池庄水社,其沿革系因日月潭水力发电工程在1934年7月完工后,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将其位于日月潭畔的事务所与共同浴场无偿让与台中州厅,并由台中州厅改建为“日月潭林间学校”。日月潭林间学校改建工程于1934年9月8日动工,1935年1月10日落成,校内设施包含讲堂、食堂、炊事场、炊夫室、仓库、番人宿舍、宿泊所及共同浴场等设施,总建坪291坪,宿泊所共有四栋,可容纳140人,堪称台湾的林间学校中规模最大者。日月潭林间学校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在此进行夏季学校、讲习会、修学旅行等活动,以及提供身体虚弱孩童的养护教育[13]。1938年后,配合皇民化运动,日月潭林间学校亦作为台中州青年道场、台中州女子青年道场,以训练战时青年之身心体魄[14]

二战后,鱼池国民学校水社分班于1949年6月设立在日月潭林间学校原址,于1952年独立为明潭国民学校。1960年,明潭国民学校迁至明潭国小现址,原址则在后来改建为日月潭教师会馆[15]

阿里山林间学校

阿里山林间学校于1927年完工,位于台南州嘉义郡蕃地阿里山车站西方约500米的森林中,校舍面积约87平方米,作为台湾教育会修养会、讲习会使用,举办夏季学校讲习会等活动,可收容住宿人数约50人[16]

参考资料

  1. ^ 渡辺(2005年)349页
  2. ^ 2.0 2.1 渡辺(2005年)350页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watanabe350”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3. ^ 渡辺(2005年)349页
  4. ^ 渡辺(2005年)349页、355页
  5. ^ 渡辺(2005年)350页
  6. ^ 渡辺(2005年)346-348页、354页
  7. ^ 渡辺(2005年)351-352页
  8. ^ 渡辺(2005年)350-354页
  9. ^ 社团法人台湾建筑会. 草山林間學校新築工事概要. 台湾建筑会志. 1934-09-30. 
  10. ^ 王, 惠君. 解開中山樓建築之謎. 国立台湾图书馆. 2018. 
  11. ^ 11.0 11.1 多喜, 隆二. 草山夏季學園概況. 台北市教育会. 1938-10-15. 
  12. ^ 郭中瑞. 陽明山國家公園日式溫泉建築調查研究 (PDF). 20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7). 
  13. ^ 冈江生. 落成せる日月潭林間學校 敎育敎化者の利用を俟つ. 向阳. 1935-02-01. 
  14. ^ 女子青年道場の開設. 部报. 1939-05-11. 
  15. ^ 明潭国小. 明潭國小歷史沿革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7). 
  16. ^ 阿里山. 旅と运输. 1939-05-17. 
  1. ^ 当时は产业化により都市部が劣悪な环境となっており、结核蔓延の原因となってい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