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署
历史
升平署的前身是“南府”,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在南花园(位于今南长街南口)设南府,命太监在这里排戏,隶属内务府管辖。为了区别于西华门内的内务府,故称“南府”。[1]南府的主要任务是搜罗民间艺人,教习艺人子弟及青年太监,以承应宫廷演出。乾隆十六年(1751年),朝廷征苏州艺人进宫当差,住在景山,称为“外学”,归南府节制。原来的习艺太监则被称为“内学”。内学和外学的人数都超过一千人,所唱的是昆腔、弋腔。道光七年二月(1827年),撤销外学,艺人遣返原籍,十番学被并入中和乐,又增设了档案房,将南府改为升平署,仍然掌管宫廷演出。其统领为“升平署总管”,为七品官。由于撤销外学,所以升平署主要由宫中太监承应演出。咸丰时期,再度招募民间教习和学生进入升平署,并不时让宫外艺人进宫演出,部分演出即由升平署和民间戏班共同承担。同治二年(1863年)除了留下太监承应演出外,升平署外籍学生52人全部革除。光绪九年(1883年)改变了过去的办法,升平署选定外班的京剧演员若干担任“教习”,给银米,不定期召入内廷演出,习称“内廷供奉”。升平署收藏的剧本、道具、戏衣、剧照、档案等,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2][3]
如今中共中央党校北院西南角,尚留有末代升平署总管狄盛宝墓。狄盛宝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死于民国八年(1919年)。《清升平署志略》载,狄盛宝在同治十年(1871年)入内学,扮生角而出名,后来成为内学总管,最后逊清小朝廷升其为升平署总管,死后追赐正六品顶戴花翎。[4]
清朝宫内演戏的惯例是,先由升平署缮写进呈皇太后、皇帝的“安殿戏单”,其中列明演出的日期、地点、开戏时间、剧目、主要演员。宫廷大戏是宫廷创作并演出的整本大戏,以昆腔演出,对后世的京剧深有影响。知名宫廷大戏剧目共有二、三十种,其中最重要的五种大戏是:
其他剧目主要还有:
建筑
升平署戏楼 | |
---|---|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东城区南长街南口路西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清 |
编号 | 3-98 |
认定时间 | 1984年5月24日 |
升平署旧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清朝初年,这里是南花园,为宫廷栽培花木盆景之所。后来这里成为南府的所在地,最终成为升平署。[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升平署旧址为北京市第六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学的校舍,后来成为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的校舍。旧址大部分房屋已无存,保存较好的只有升平署戏楼院,建筑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戏楼院为一组四合院,院内有坐南朝北的戏楼一座,四合院的北房前出轩,作为观看演出之所。1984年,“升平署戏楼”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2003年,经北京市文物局和西城区人民政府支持,升平署戏楼院进行了大修。[5]
颐和园升平署
参考文献
- ^ 升平署戏楼,西城文化网,于2014-09-22查阅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3-04.
- ^ 2.0 2.1 2.2 2.3 2.4 南府、升平署、内廷供奉和宫廷大戏. [2014-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3).
- ^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第171-173页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yhysps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清代皇家戏校——升平署戏楼院修缮完工,新浪,2003-12-04. [2014-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 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西城文化网,2014-06-10.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