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特·安德斯

猶太裔德國及奧地利哲學家、記者、評論家及詩人

君特·安德斯,也译为根脱·安德斯[1](德语:Günther Anders,1902年7月12日—1992年12月17日),原名君特·西格蒙·史登(Günther Siegmund Stern),犹太裔德国人哲学家记者评论家及诗人。

君特·安德斯
出生1902年7月12日 编辑维基数据
弗罗茨瓦夫 编辑维基数据
逝世1992年12月17日 编辑维基数据 (90岁)
维也纳 编辑维基数据
母校
职业哲学家翻译家编剧、现代史学家、影评人、艺术评论家、大学教师、新闻工作者作家诗人 编辑维基数据
奖项Sigmund Freud Prize、Preis der Stadt Wien für Publizistik、State Prize for Cultural Journalism 编辑维基数据

生平简介

1902年,安德斯出生于一个学者家庭;他的父亲是犹太裔心理学家威廉·斯特恩英语William Stern (psychologist)(德语:William Stern,他是IQ一词的创造者之一),母亲克拉拉·斯特恩德语Clara Stern(德语:Clara Stern)也是位心理学家,华特·班雅明则是他的表亲[2]

就读于弗莱堡大学时,他师从恩斯特·卡西勒埃德蒙德·胡塞尔马丁·海德格等哲学学者;后来,在胡塞尔的指导下,他在192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开始替欧洲一些报刊等大众传媒撰写文化、艺术、思想评论文章。

同时,他又追随海德格前往马尔堡大学哲学系。1925年,他在海德格的课堂上认识了汉娜·鄂兰;后来,在1929年,他们又在柏林的一场舞会上相遇。不久,鄂兰与安德斯开始密切往来,并在同一年结婚[2]

在柏林及海德堡生活过后,他们在1931年迁居法兰克福,与聚集在法兰克福大学的许多犹太裔知识分子一同进行学术活动及撰写教授资格论文。当时,他们曾师从保罗·田立克卡尔·曼海姆狄奥多·阿多诺;但是,在阿多诺等反对下,安德斯的教授资格论文没有被接受。

此后,他们又迁居柏林;鄂兰写教授资格论文,安德斯为媒体撰写专栏文章。因为经济困窘,他们必须不断更换住所。幸好,在海德格与卡尔·雅斯佩斯协助下,鄂兰获德国政府颁发奖学金,让他们得以渡过难关。[2]

纳粹掌权后,眼见好友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等遭政治迫害,安德斯担心受牵连而逃离柏林;但鄂兰为了照顾母亲而没随行。在国会纵火案发生不久后,鄂兰也带着母亲前往巴黎与安德斯同住。当时,除了出版了一本乏人问津的小说,安德斯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而只能依靠鄂兰在锡安复国运动组织的工作勉强支持。[2]

1936年,眼见难以继续在巴黎生活下去,安德斯前往美国投靠早已流亡当地的父亲,在好莱坞打零工维生。同时,鄂兰也认识了稍后成为她第二任丈夫的海因里希·布吕赫英语Heinrich Blücher。1937年,在鄂兰坚持下,他们的婚姻关系宣告终结。

1941年,在安德斯的资助下,鄂兰与母亲逃亡美国。当时,美国政府曾怀疑安德斯是左派份子。安德斯曾尝试以写作维生,但却遍寻不得出版机会;因而,他只好四处打工,担任营业员、清洁工、洗碗工及工厂作业员。后来,安德斯迁居纽约,并向设在当地的战时情报局求职;但是,他在数月后辞职。[3]后来,他又在刚成立的新学院获聘为讲师,但一样没有持续太久。[2]

战后,他与出身维也纳的Elisabeth Freundlich结婚(该段婚姻结束于1955年),并在1950年迁居维也纳。[4]当时,恩斯特·布洛赫曾邀请他前往哈雷-维滕贝格大学哲学系任教,但遭他拒绝;因他希望以自由研究者与作家的身份维持生活,且早已发现自己不适合“学院哲学的典型表达方式”。1950年代,他除了为报刊撰写各种文章,也出版了几本代表其思想发展的学术著作,并参与于和平反战及反核武运动,成为奥地利公共知识分子之一。1959年,柏林自由大学邀请他任教,但一样遭他拒绝。[2]

在奥地利,他一直无法完全融入当地犹太人社群。1992年,维也纳大学决议颁发荣誉博士学位给他,但遭他拒绝。不久,他逝世并被安葬于当地。[2]

信仰

他从未接受犹太信仰,且与左派知识分子一直保持密切往来,终其一生是个无神论者[5][6][2]

纪念

在奥地利设有国际安德斯协会,定期举办活动探讨其著作[7];在德国也有不少研究论文致力于探讨其思想。[2]

参考资料

  1. ^ 袁先禄. 在「英雄」和「疯子」之间. 人民日报 第5版 (人民日报社). 1962-02-15. ISSN 1672-8386 (中文(中国大陆)).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漢娜鄂蘭的男人|蔡慶樺/德意志思考|獨立評論. 独立评论@天下.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6) (中文(台湾)). 
  3. ^ G. Anders, interviewt von Mathias Greffrath (1979). In: Elke Schubert (Hrsg.): Günther Anders antwortet. Interviews und Erklärungen. Tiamat, Berlin, 1987, S. 38.
  4. ^ Günther Anders: biography, texts and links, by Harold Marcuse. marcuse.faculty.history.ucsb.edu.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5. ^ Dijk, Paul van. Anthropology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 The Philosophical Contributions of Günther Anders. Rodopi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rot3BU9rB_wC&pg=PA24&lpg=PA24&dq=G%C3%BCnther+Anders+atheist&source=bl&ots=gUA30j7a-7&sig=ci_hRxIQzD9OYiGqCS7tMmRea1k&hl=en&sa=X&redir_esc=y#v=onepage&q=G%C3%BCnther%20Anders%20atheist&f=false. 2000. ISBN 9789042014022 (英语).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6. ^ Bauman, Zygmunt; Obirek, Stanislaw. Of God and Man. John Wiley & Sons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KgU8CgAAQBAJ&pg=PA40&lpg=PA40&dq=G%C3%BCnther+Anders+atheist&source=bl&ots=SuaCjrZVvJ&sig=WtSTr_X8Pv3pkkiQDdb1VQk6mXQ&hl=en&sa=X&redir_esc=y#v=onepage&q=G%C3%BCnther%20Anders%20atheist&f=false. 2015-07-21. ISBN 9780745695709 (英语).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7. ^ Internationale Günther Anders-Gesellschaft. Internationale Günther Anders Gesellschaft. [2019-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