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纳级战列舰
印第安纳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首批仿照欧洲海军建造的前无畏舰,并装设有重型装甲及舰炮。不过印第安纳级设计上有诸多缺陷。由于舰级以海岸防卫为主要目标,使舰级欠缺干舷(Freeboard),难以应付公海大浪环境;装设的侧甲又因干舷问题容易沉入水线以下,无法提供有效防御;而舰体更无法平衡13吋火炮的重量,使舰炮无法以最高射击角度发炮,射程受损。以上种种问题,使印第安纳级战列舰多数留在美国近海作战。
印第安纳级 Indiana Class | |
---|---|
概观 | |
舰种 | 战列舰 |
拥有国 | 美国 |
前型 | 没有 |
次型 | 奇沙治级 |
同型 | 改良:衣阿华号 |
数量 | 3艘 |
制造厂 | 克雷普父子造船厂 联合钢铁造船厂 |
服役 | 1895年至1919年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设计:10,225吨 |
全长 | 整体:350呎11吋 水线:348呎 |
全宽 | 水线:69呎3吋 |
吃水 | 27呎 |
锅炉 | 4座锅炉 2座160千瓦蒸汽轮机 2轴 |
功率 | 设计:9,000轴马力 试航:9,498轴马力 |
最高速度 | 15节 试航:15.55节 |
续航距离 | 5,640海哩/10节 |
乘员 | 32名军官 441名水兵 |
武器装备 | 主炮:2门13吋/35双联装火炮 副炮:4门8吋/35双联装火炮 4门6吋/40单装火炮 12门3吋/50单装火炮 20门单装6磅炮 6门1磅炮 4座鱼雷发射管 |
装甲 | 舰侧:18至8吋 炮塔:5吋 装甲甲板:2.75吋 舰炮:17至2吋 指挥塔:10吋 隔舱:14吋 |
海军一共建造了三艘印第安纳级战列舰。首舰印第安纳号及二号舰马萨诸塞号长时间留在近海执勤,仅参与了美西战争;而三号舰俄勒冈号则被派驻远东,曾在义和团之乱时运载陆战队前往大沽。种种服役问题促使国会及海军进行改良,而衣阿华号战列舰 (BB-4)则是按照印第安纳级的蓝本作大幅改善,使之更适合远洋作战。由于改动甚大,衣阿华号有时并不被视为印第安纳级之一。然而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四艘战列舰均已老旧落后,全部没有派往欧洲海域,而是留在近海训练。战后俄勒冈号曾参加西伯利亚远征,但到1919年所有印第安纳级战列舰均告退役。1920年印第安纳号及马萨诸塞号被用作靶舰击沉;俄勒冈号在1941年出售拆解,以换取更多战争物料,其残存舰体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当弹药运输舰,最后在1956年于日本拆解。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书目
- Friedman, Norman, U.S. Battleship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0-87021-715-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