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污染
偏光污染[1]特指偏振光的污染,是光污染形式的一个子集合,而极化是光波的一种属性,描述其震荡的方向。
在自然界,水和水蒸气都会使太阳光(本身就略有极性)偏极化。通过接收极化光子的方向,一些物种可以修正迁移时的路径。人造的天然或偏振光可以扰乱这些物种的生态系统,在这些物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授粉者就是这种的一个例子。
学说的历史
让-巴蒂斯特·必欧和他的继任者显示有机产品,例如果糖和蔗糖可以产生偏极光。然而,只有才意识到偏极光在自然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昆虫世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近,当出现了光污染的概念,人造光的偏振状态可能的影响问题。
Gábor Horváth和他团队的计划[1]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更好的理解、处理和叙述特定生态(在空间和时间上,直接或延迟)受到偏极光(源自人类修改或制造与物体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对昆虫的影响
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沥青表面以与池塘类似的方式偏振光造成的生态陷阱。研究表明,成群的蜉蝣在道路上产卵,而不是在河流或池塘上。[2]许多昆虫都有水生幼虫阶段,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视觉线索,例如池塘或河流的光反射来寻找产卵场所。因此,它们经常将沥青路面误认为是水,直接将卵产在路面上,让卵在阳光下脱水死亡。
参考资料
- ^ 1.0 1.1 Gábor Horváth, György Kriska, Péter Malik, Bruce Robertson. (2009) Polarized light pollution: a new kind of ecological photopollution.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7:6, 317-325 / abs/10.1890/080129 Online Acces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