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之争
语言学之争是美国生成语言学派内部一场漫长的学术争论,主要发生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源于诺姆·乔姆斯基与早期同事和博士生之间的思想分歧。这场争论始于1967年[1],当时语言学家保罗·波斯特、“哈吉”·罗斯、乔治·莱考夫和詹姆斯·麦考利(他们自封为“启示录中的四骑士”)提出了生成语义学的替代理论,该理论从本质上颠覆了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论,认为乔姆斯基所提出的深层结构概念,其基础是语义而非文法。[2]乔姆斯基和其他生成语法学家认为句子的意义是源于句法,而生成语义学家则认为句子的句法源于意义。
最终,生成语义学催生了另一种语言学范式“认知语言学”,它试图将对语言的理解与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如记忆、知觉和分类。生成文法学家的操作前提是,心灵有个独特且独立的模块来负责语言习得,而认知语言学家则否认这一点。相反地,他们断言,对语言现象的处理是由概念的深层结构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用于处理这些资料的认知能力与其他非语言任务的认知能力相似。
书籍
《语言学之争》是兰迪·艾伦·哈里斯(Randy Allen Harris)在1993年所出版的书籍的名称。
它谈及了乔姆斯基和其他重要人物(莱考夫、波斯特等人)的争议议题,也强调了某些理论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它们的哪些重要特征影响了现代语言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