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通

南北朝时期北朝官员

裴子通(510年—590年6月4日),字叔灵[1]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的中眷裴第一房,东魏汾州诸军事、汾州刺史、散骑常侍、太府卿裴良第四子,北魏、东魏、北齐官员。

生平

裴子通以员外散骑侍郎起家官永安末年,大都督贺拔岳率领军队讨伐关西叛军,裴子通以本官出任贺拔岳参军事,很快出任步兵校尉,加号镇远将军,行台尔朱天光又引荐裴子通担任大司马记室参军。魏军返回后,裴子通出任辅国将军谏议大夫,因为父亲去世而离职,后出任右将军正平郡太守、正平郡都督。大丞相高欢巡查函谷关,裴子通前往拜谒,受到高欢的优待,高欢命令裴子通作为使者监察各军营,又总知机要,出任大行台天保二年(551年),广陵归附北齐,裴子通出任右将军、广州别驾,前往安抚。天保七年(556年),裴子通的母亲天水赵氏去世[1],裴子通在母亲坟墓旁边结庐帐,哭泣没有节制,眼睛失明,很快有白鸟在坟树上筑巢。裴子通兄弟八人都以孝悌友爱知名,齐文宣帝高洋诏令表彰裴家家门,同乡人直到唐朝都称他们家为“义门裴氏”[2][3]河清二年(563年),裴子通回朝担任大理寺直,加平东将军天统三年(567年),裴子通升任骠骑大将军赵州长史。武平初年,裴子通出任中散大夫、十州大使,巡查各地风俗,又转任太中大夫,因为患病回到家乡。开皇十年四月四月廿六日(590年6月4日),裴子通在阳城乡丰义里去世。虚岁八十一。开皇十一年岁次辛亥十一月己卯朔七日乙酉(591年11月28日)与夫人河南元氏合葬于汾亘旧墓[1]。裴子通墓志与其兄裴子诞、其弟裴子休三人的墓志由山西省运城地区博物馆在1992年9月从民间征集,现藏河东博物馆[1]

家庭

祖父

  • 裴保欢,北魏秀才[1]

父母

  • 裴良,东魏汾州诸军事、汾州刺史、散骑常侍、太府卿,赠吏部尚书、尚书仆射[1]
  • 天水赵氏,北魏宁远将军、秦州别驾、陇西天水二郡太守赵宾育之女[1]

兄弟姐妹

夫人

子女

  • 裴棱,字神道,岳州南安县县令[1]
  • 裴俶,字虔道,洛州司户参军事,过继给二伯裴子诞[1]
  • 裴深,字玄道,奉承郎[1]
  • 裴偘,字政道[1]
  • 裴戎,字濬道[1]
  • 裴宽,字弘道[1]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罗新,叶炜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4: 197–205、408–411. ISBN 7-101-04320-8 (中文(中国大陆)). 
  2. ^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八》:裴敬彝,绛州闻喜人也。曾祖子通,隋开皇中太中大夫。母终,庐于墓侧,哭泣无节,目遂丧明。俄有白鸟巢于坟树。子通弟兄八人,复以友悌著名,诏旌表其门,乡人至今称为“义门裴氏”。
  3. ^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裴敬彝,绛州闻喜人。曾祖子通,隋开皇中以太中大夫居母丧,哭丧明,有白乌巢冢樾。兄弟八人皆为名孝,诏表门阙,世谓“义门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