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宾浩斯错觉

艾宾浩斯错觉铁钦纳圆是一种对相对大小感知的一种视错觉。这种错觉以发现者,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豪斯(1850-1909)的名字命名;它的另一个名字则是来自普及在英语世界,由爱德华·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的实验心理学教科书[1]。在最著名的幻觉版本中,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圈比次靠近,但一个被更大的圆圈包围,另一个被更小的圆圈包围。并置的结果是被大圆包围的中心圆显得比被小圆包围的圆更小。

这是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橙色圆圈,但是看起来感觉右边的那个比较大。

最近的研究表明,影响艾宾浩斯错觉感知的另外两个关键因素是周围圆圈与中心圆的距离和圆环的完整性。这使得其本质上可与德勃夫大小错觉英语Delboeuf illusion相提并论。不考虑相对的大小,如果周围的圆离中心圆更近,则中心圆会显得越大;如果周围的圆离中心圆越远,则中心圆显得越小。虽然距离变数似乎是感知相对大小的一个积极因素,但周围圆圈的大小限制了它们与中心圆的距离,导致许多研究混淆了这两个变数[1]

可能的解释

艾宾浩斯错觉在大脑是否存在感知和行为独立路径的争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更多细节请参见双流假说[2]。有人认为艾宾浩斯错觉是扭曲了"感知"的大小,而不是"行动"。神经科学家梅尔文·古代尔英语Melvyn A. Goodale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一位受试者需要回应身体的错觉模型来抓取中心圆时,对握把孔径大小的收放,不受感知尺寸失真的影响[3]。然而在其他的研究中(Franz等人, 2005)提出原来的实验存有瑕疵,其原始刺激限制了在抓取行为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因而产生相当准确的抓取反应。并且指出独立的较大和较小刺激——导致没有错觉,因为没有其它的圆可起到参考作用。法兰兹等人总结如下,行为和知觉系统两者同样受到艾宾浩斯错觉所愚弄。

参考资料

  1. ^ 1.0 1.1 Roberts B, Harris MG, Yates TA. The roles of inducer size and distance in the Ebbinghaus illusion (Titchener circles). Perception. 2005, 34 (7): 847–56. PMID 16124270. doi:10.1068/p5273. 
  2. ^ M.A. Goodale; A.D. Milner. Separate pathways for perception and action.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January 1992, 15 (1): 20–25. CiteSeerX 10.1.1.207.6873 . PMID 1374953. doi:10.1016/0166-2236(92)90344-8. 
  3. ^ MA Goodale. Transforming vision into action.. Vision Res. 2011, 51 (14): 1567–87. PMID 20691202. doi:10.1016/j.visres.2010.07.027 . 
  • Franz VH, Scharnowski F, Gegenfurtner (2005). Illusion effects on grasping are temporally constant not dynamic. J Exp Psychol Hum Percept Perform. 31(6), 1359-78.
  • Goodale & Milner (1992). Separate pathways for perception and action. Trends in Neuroscience 1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