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考证攟逸

明史考证攟逸》,又作《明史考证捃逸》,清朝王颂蔚撰,凡四十二卷。

乾隆四十二年,于敏中等奉敕主编《明史考证》,多依据《国朝献征录》参校《明史》,但《明史考证》并未刊行。光绪年间,户部侍郎王颂蔚入值军机处,得见《明史考证》残本,并将其整理成《明史考证攟逸》四十二卷,1916年收入《嘉业堂丛书》。王颂蔚之子王季烈再参考《攟逸》失载而见诸于文津阁本《明史考证》的三十余条录,撰成《明史考证攟逸补遗》一卷。[1]民国二十五年,中华书局刊印《明史》,将《明史考证攟逸》及《补遗》拆开,附于诸列传之后。

注释

  1. ^ 冯明珠等:《盛清社会与扬州研究》,页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