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北众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0年7月30日) |
扬北众(日语:揚北衆/あがきたしゅう Agakitashū)是从镰仓时代至日本战国时代在越后国北部割据的国人豪族势力。扬北是指阿贺野川(扬河)北岸地区(阿贺北地域),因此又称为阿贺北众。
概要
根据出身,被分为小泉庄(现今村上市一带)的秩父党、奥山庄(现今胎内市一带)的三浦党、加地庄(现今新发田市一带)的佐佐木党、白河庄(现今阿贺野市一带)的大见党。在阿贺北地域,镰仓时代武藏国的秩父氏、相模国的三浦氏、近江国的佐佐木氏、伊豆国的大见氏等豪族作为庄园的地头进入越后,各自管治自己的所领。他们的后裔渐渐强化地域支配,以各个领地名称为苗字的国人不断成长,于是被称为扬北众。秩父氏分为本庄氏(宗家)、色部氏、鲇川氏;三浦氏分为中条氏(宗家)、黑川氏;佐佐木氏分为加地氏(宗家)、新发田氏、竹俣氏、五十公野氏;大见氏分为安田氏(宗家)、水原氏、下条氏。垂水氏是相模的河村氏被任命为曾是国衙领的荒川保(现今关川村一带)地头而进入越后,于室町时代自称垂水氏。关于大川氏的详细情况不明,但被认为是土豪出身。
因为从镰仓时代开始就管治当地,独立性非常强。与在日本南北朝时代后支配越后的守护上杉氏和守护代长尾氏对立,于是成为室町时代至日本战国时代中期令越后政情不稳的要因之一。在上杉定实的养子问题(天文之乱)中,支持定实的中条藤资与反对定实的本庄房长、色部胜长、鲇川清长连合军争斗,于是亦令扬北众分裂,独立性开始衰退。不久后,在长尾氏成长为战国大名时,被整合到长尾氏家臣团中。不过即使在上杉家臣团中,仍有独特存在感和强大军事力,根据军役帐等记录,扬北众大约占有上杉军全部兵力的3成。特别是在第4次川中岛之战中,因为表现活跃,色部胜长、安田长秀、中条藤资、垂水源二郎(荒川长实)等4名武将被上杉谦信赏赐血染之感状。
在降服于长尾氏(上杉氏)后,亦有如本庄繁长、新发田重家、五十公野信宗等与主家对峙,本庄氏被允许返回上杉家,而新发田氏和五十公野氏则被消灭。多数族人跟随主家移封(会津→米泽),离开当地并仕于米泽藩。其中本庄氏、色部氏、中条氏、竹俣氏在藩内的家格中,地位最高,属于侍组分领家,许多后人都担任家老等重职,成为藩政中枢。垂水氏在江户时代前期成为本多政重的家臣,仕于加贺藩。
另外,关于从室町时代就领有白河庄的山浦氏(山浦景国等。居城是笹冈城)和千坂氏(千坂景亲等。居城是钵盛城),因为山浦氏是越后守护上杉家的庶流,而千坂氏原本是犬悬上杉家的第一家臣(一说是犬悬上杉家庶流),两家在来到越后时,作为越后守护上杉家的四家老家之一,与长尾氏是同等的家柄,不被包括在扬北众内。
主要氏族
- 大川氏(领地在现今村上市内。居城是藤悬城)
- 本庄氏(领地在现今村上市内。居城是本庄城、猿泽城)
- 鲇川氏(领地在现今村上市内。居城是大叶泽城)
- 色部氏(领地在现今村上市内、粟岛浦村、关川村。居城是平林城)
- 垂水氏(领地在关川村。居城是垂水城。在战国时代是色部氏配下。)
- 垂水左卫门尉-源二郎(荒川长实)-源太左卫门-左卫门
- 中条氏(领地在现今胎内市内。居城是鸟坂城、江上馆)
- 黑川氏(领地在现今胎内市内。居城是黑川城)
- 加地氏(领地在现今新发田市内。居城是加地城)
- 新发田氏(领地在现今新发田市内。居城是新发田城)
- 竹俣氏(领地在现今新发田市川东地区。居城是竹俣城)
- 五十公野氏(领地在现今新发田市五十公野地区。居城是五十公野城)
- 大见安田氏(领地在现今阿贺野市。居城是安田城)
- 水原氏(领地在现今阿贺野市。居城是水原城)
- 下条氏(领地在现今阿贺野市。居城是下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