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5月6日) |
底特律(Detroit,英语发音:/dɪˈtrɔɪt/[5])为美国密歇根州最大城市及韦恩郡的郡治,位于五大湖区连接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的底特律河(法语:Rivière du Détroit,意为“海峡河”,亦为市名起源)沿岸,属于五大湖区城市群,与加拿大安大略省边境城市温莎接壤。底特律大都市统计区人口约439万,联合统计区人口约542万,是五大湖区仅次于芝加哥大都市区的第二大、全美第14大都会区。邻近的加拿大温莎都会区人口则达42万人,是加拿大第16大都会区。底特律-温莎边境是北美洲第二繁忙的国际过境点,仅次于加州和墨西哥边境的圣迭戈-蒂华纳。
底特律 Detroit | |
---|---|
市 | |
底特律市 City of Detroit | |
词源:détroit(法语),海峡 | |
绰号:摩城(Motown)、文艺复兴城(Renaissance City)、海峡之城(City of the Straits)、曲棍球之城(Hockeytown)、世界汽车之都(The Automotive Capital of the World)、摇滚城(Rock City) | |
格言:Speramus Meliora; Resurget Cineribus(拉丁语) (我们期许美好事物;它定将凤凰涅槃) (We Hope For Better Things; It Shall Rise From the Ashes) | |
在韦恩县和密歇根州的位置 | |
坐标:42°19′54″N 83°02′51″W / 42.3317°N 83.0475°W[1] | |
国家 | 美国 |
州 | 密歇根州 |
郡 | 韦恩郡 |
成立于 | 1701年 |
法人地位 | 1806年 |
政府 | |
• 类型 | 市长-议会制政府 |
• 行政机构 | 底特律市议会 |
• 市长 | 迈克·达根(D) |
面积[2] | |
• 市 | 142.87 平方英里(370.03 平方公里) |
• 陆地 | 138.75 平方英里(359.36 平方公里) |
• 水域 | 4.12 平方英里(10.67 平方公里) |
• 市区 | 1,295 平方英里(3,000 平方公里) |
• 都会区 | 3,913 平方英里(10,000 平方公里) |
海拔[1] | 600 英尺(200 米) |
人口(2013)[3][4] | |
• 市 | 688,701人 |
• 排名 | 美国第18 |
• 密度 | 5,142人/平方英里(1,985人/平方公里) |
• 市区 | 3,734,090(美国第11) |
• 都会区 | 4,292,060(美国第14) |
• CSA | 5,311,449(美国第12) |
居民称谓 | Detroiter |
时区 | EST(UTC−5) |
• 夏时制 | EDT(UTC−4) |
电话区号 | 313 |
FIPS编码 | 26-22000 |
GNIS特征ID | 1617959[1] |
网站 | DetroitMI.gov |
底特律都市区经济上同样是五大湖地区的第二大区域经济体,拥有17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底特律是底特律河上的主要港口,是连接五大湖系统和圣劳伦斯航道的四大湖峡之一。底特律历史上以汽车制造及研发中心而闻名,美国传统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今斯泰兰蒂斯北美分部)的全球总部都设在底特律大都会区。 截至2007年,底特律大都会区的出口额在全美310个都会区中排名第一。底特律都会韦恩县机场是美国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
1701年,凯迪拉克爵士安托万·德·拉·莫特以路易十四的海军大臣蓬查特兰伯爵(Louis Phélypeaux, comte de Pontchartrain)为名,在此建立了底特律河畔蓬查特兰堡, 这是底特律城市的原型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它成为五大湖地区中心的重要工业中心。随着20世纪初汽车工业的扩张,该市的人口在1920年成为全国第四大城市,仅次于纽约、芝加哥和费城。随着底特律工业化的腾飞,底特律河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中心。海峡每年通过底特律向世界各地运送超过6500万吨的航运贸易;货运吞吐量是纽约的三倍多,伦敦的四倍左右。到1940年代,该市的人口仍然是全国第四大城市。
然而,在上世纪中叶开始,汽车制造商及石油公司为了提高美国家庭的汽车使用率,联合了各州政府在全美推动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在政策层面上减免向郊区居民征税,从而鼓励人口向郊区迁徙。作为美国汽车发迹地的底特律受到最大打击,自1950年市区人口普查达到185万的峰值以来,底特律市区人口减少了65%以上,当中绝大部分是中产及高收人人口,他们主要移居到附近的卫星城市,使底特律市政府税基萎缩。2013年,底特律市政府申请破产,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市政府破产案,市财政被州和联邦接管。市政府于2014年12月成功退出破产状态,重新控制了城市的财政。
底特律在其繁荣时期建造了大量镀金时代建筑,被称为“美国的巴黎”。自2000年代以来,保护工作已成功挽救了许多建筑作品,并实现了几次大规模的复兴,包括修复几个历史悠久的剧院和娱乐场所、高层翻新、新体育场馆和河滨复兴项目。底特律亦是骚灵音乐的发源地之一,音乐唱片巨头摩城音乐在该城创立。近年,底特律下城和其他各个街区的人口有所增加。作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每年接待1900万游客。
历史
早期历史
法国神父路易·亨内平(Louis Hennepin)乘船沿底特律河航行时发现,河的北岸有一块理想的定居之地。1701年,法国军官凯迪拉克爵士安托万·德·拉·莫特以路易十四的海军大臣蓬查特兰伯爵(Louis Phélypeaux, comte de Pontchartrain)为名,在此建立了底特律河畔蓬查特兰堡(Fort Pontchartrain du Détroit),作为皮毛交易中心,同时也为往来于五大湖的法国军舰提供保护。
1760年,在法印战争期间,英国军队控制了该地区并将地名简化为底特律。当地土著部落大多与法国殖民者关系良好,英军的到来使他们生存受到威胁。1763年,由渥太华人首领庞蒂亚克率领的几个部落,发动了被称之为庞蒂亚克起义的战斗,但最终被英军击败。1796年,根据《杰伊条约》(Jay Treaty),底特律加入美利坚合众国。1805年,一场大火几乎烧毁了底特律所有的房屋与建筑,仅留下一座仓库和一个砖制烟囱。这两处法国统治时期遗留的建筑如今在底特律的市旗上仍然可以看到。
从1805年至1847年,底特律一直是密歇根州首府。随着城市的发展,密歇根领地的首席法官奥古斯塔斯·B·伍德沃德(Augustus B. Woodward)为底特律制定了城市规划图。在1812年战争期间,底特律在底特律围攻战中落入英军控制,但随后又于1813年被美军重新夺回并于1815年正式建市。由于底特律靠近美加边境,因此在美国内战前,这里成为地下铁路沿线的重要驿站。
许多底特律人志愿参加了美国南北战争。在南北战争期间,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率领由成千上万底特律人组成的密歇根旅(Michigan Brigade)参战。
镀金时代
19世纪末,底特律建造了大量镀金时代建筑并因此被称为“美国的巴黎”。由于占据五大湖水路的战略地位,底特律逐渐成为了一个交通枢纽。随着航运、造船以及制造工业的兴起,底特律自1830年代起稳步成长。1896年,亨利·福特在麦克大道他租用的厂房里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1904年,福特T型车下线。在福特与其他汽车先驱者威廉·C·杜兰特、约翰·弗朗西斯·道奇(John Francis Dodge)和霍勒斯·埃尔金·道奇(Horace Elgin Dodge)兄弟、沃尔特·克莱斯勒等的共同努力下,底特律慢慢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之都。工业的发展吸引了来自美国南部的大量居民,使得底特律的人口数量在20世纪上半叶急剧增长。
随着劳资纠纷的不断激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于1935年成立,劳工激进运动也随之出现。1940年代,世界第一条城市高速公路在底特律建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底特律的工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它也被称为“民主的兵工厂(Arsenal of Democracy)”。
逆城市化
1950年人口普查中,该市人口达到1,849,568 人的峰值,是美国第五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市、芝加哥、费城和洛杉矶。[6]
在上世纪中叶开始,与战后美国其他主要城市一样,现代主义规划意识形态推动了底特律周围联邦补贴、广泛的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而对新住房的压抑需求刺激了郊区化;高速公路使高收入居民驾车通勤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大型车企游说政府拆除了有轨电车等大运量公共交通,取而代之的是公交车和私人车辆,底特律失去了公交系统,而拥挤的内城无法容纳大量汽车,底特律的市民受到郊区廉价土地、便捷的汽车社区和优质生活环境(更宽敞舒适的住宅和院落以及更舒适的商业设施等)的吸引,商业企业也因为郊区土地廉价可以建设更大店面、更多停车位和得来速设施,工业也转移到郊区,寻找大片土地建造单层工厂。到了 21 世纪,底特律都会区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庞大的就业市场之一;再加上糟糕的公共交通,导致许多新的就业岗位超出了城市低收入工人的能力范围。该地区交通系统的所有这些变化有利于低密度、汽车导向的发展,而不是高密度的城市发展。[7]
在战后时代,汽车工业继续为许多来自南方的非裔美国人创造机会,他们继续大迁徙到底特律和其他北部和西部城市,以逃避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南方的法律和种族歧视政策。战后的底特律是一个繁荣的大规模生产工业中心。汽车工业约占该市所有工业的60%,为炉灶制造、酿造、家具制造、炼油、制药等众多独立的蓬勃发展的企业提供了空间。就业岗位的扩大为美国黑人创造了机会,他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就业率:战后底特律的黑人就业人数增加了103%。从南方移民到北方工业城市的美国黑人在就业领域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种族歧视使劳动力和更好的工作主要由白人占据,而许多底特律黑人则从事工资较低的工厂工作。尽管随着该市黑人人口的增加,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底特律的警察部队、消防部门和其他城市工作岗位仍然由以白人为主的居民担任。这造成了不平衡的种族权力动态。[8]
与此同时,美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受到外来竞争者的压力,[9]大量本地车企破产倒闭或者将生产线迁移到劳动力更廉价的地区(如50-60年代的日本和西欧、70年代的韩国,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国均对美国的汽车工业产生了竞争),加上汽车工业自动化程度提高,导致了底特律原来的汽车工人大量失业,市区人口贫困率激增,引发治安问题,促使更多人搬迁到郊区生活,进一步推动了逆城市化进程。
大量白人工人失业加上60年代民权运动的进行,加剧了底特律市内的种族冲突,1967年7月底特律爆发了骚乱,结果造成43人死亡、467人受伤、7,200多人被捕,2,000多座建筑物被毁,其中大部分位于黑人住宅区和商业区。数千家小企业永久关闭或搬迁到更安全的社区。[10]此后富裕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以白人为主,因此也叫白人群飞)开始逃离城市核心地区,导致地价下跌和商业需求下滑,作为美国汽车发迹地的底特律受到最大打击。自1950年市区人口普查达到185万的峰值以来,底特律市区人口减少了65%以上,当中绝大部分人移居到附近的卫星城市,这对市政府的税基造成负面影响,因为市政府失去了商业税收,房地产税也因为房价下跌而减少,贫困率的上升还导致税收减免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税收下滑问题。
十年间,城市居民区(主要是市辖区内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大量建筑和房屋被遗弃。1960年代,工会及退休金制度、对低收入人群的帮扶(如减免房产税和提供廉租房等)长期下来造成底特律市政府庞大的财政负担,这些抚恤金支付到生命结束再加上人口逐渐的减少,大量基础设施维护经费上升使得市政府负债膨胀至无法负荷。1950年,底特律市拥有该州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其基础是工业和工人。在接下来的60年里,该市的人口下降到该州人口的不到10%。在同一时期,包围并包括该城市的庞大的底特律大都市区增长到容纳了密歇根州一半以上的人口。
1973年,科尔曼·扬(Coleman Young)成为底特律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市长。
21世纪
2000年,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底特律老虎启用新的主场,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底特律雄狮也将主场从庞蒂亚克迁回了底特律的福特球场。2004年,康博软件总部大楼(One Campus Martius)开始建造,这也是底特律近十年里兴建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
底特律在经济收缩和城市衰退的阴影中难以恢复,而2008年金融危机更对该城造成重大打击。由于破产人数激增、企业大批倒闭、失业人口暴增,加上该市的福利支出和税收减免造成的亏空越来越大,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市政府申请破产,并于同年12月3日获法院批准,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市政府破产案,市财政被州和联邦接管。不过此申请行动大大的修复了几十年来使得底特律市政府跛足不前的问题, 帮助摆脱过去庞大的债务。底特律市政府于2014年12月成功退出破产状态,重新控制了城市的财政。[11]
2010 年代,底特律市民和新居民采取了多项举措,通过翻新和振兴社区来改善城市景观。此类项目包括志愿者改造小组和各种城市园艺运动。[12][13]近年来已完成了数英里的相关公园和景观美化。该市的中产阶级化程度也有所提高。[14]例如,在下城,小凯撒竞技场的建设在伍德沃德大道上带来了新的高档商店和餐馆。办公楼和公寓的建设导致富裕家庭的涌入,但也导致了长期居民和文化的流离失所。[15][16]
地理与气候
地理
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统计,底特律占地370.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359.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11平方公里。全市最高点位于城市西北部,海拔约为204米;全市最低点则位于底特律河沿岸,海拔约为176米。底特律市内还完全包围着另两座城市:哈姆特拉姆克和海兰帕克。
底特律是美加边境上唯一的一座大城市,它与加拿大温莎通过大使桥、底特律-温莎隧道、底特律中央铁路隧道和底特律-温莎车渡相连。
气候
受五大湖的影响,底特律气候代表美国中西部温带,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 冬季长而寒冷,潮湿,日照少,日最高气温低于0 °C(32 °F)的平均日数为42天,日最低气温低于−10 °C(14 °F)的平均日数为24天,低于−20 °C(−4 °F)的有1.5天。
- 夏季,日最高气温超过30 °C(86 °F)的日数年均有34天,35 °C(95 °F)以上的有2.0天。[17]
- 最冷月(1月)均温−3.4 °C(25.8 °F),极端最低气温−29 °C(−21 °F)(1984年1月21日)。[17]
- 最热月(7月)均温23.4 °C(74.1 °F),极端最高气温41 °C(105 °F)(1934年7月24日)。[17]
- 无霜期平均为185天(4月21日至10月23日);可测量降雪平均期为11月19日至4月4日。[17]
- 年均降水量约872毫米(34.32英寸),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520毫米(20.49英寸)(1963年),最多为1,212毫米(47.70英寸)(2011年)。[17]
- 年均降雪量为114厘米(45英寸);1881–82年的降雪量最少,积累降雪量只有29厘米(11.5英寸),2013–14年的降雪量最多,积累降雪量为241厘米(94.9英寸)。[17]
底特律(底特律都会韦恩县机场),1991–2020年正常值,1874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19 (67) |
23 (73) |
30 (86) |
32 (89) |
35 (95) |
40 (104) |
41 (105) |
40 (104) |
38 (100) |
33 (92) |
27 (81) |
21 (69) |
41 (105) |
平均最高温 °C(°F) | 11.7 (53.0) |
12.9 (55.3) |
20.7 (69.3) |
26.4 (79.6) |
30.7 (87.2) |
33.7 (92.6) |
34.3 (93.8) |
33.4 (92.1) |
31.8 (89.3) |
27.0 (80.6) |
19.3 (66.7) |
13.4 (56.1) |
35.2 (95.4) |
平均高温 °C(°F) | 0.2 (32.3) |
1.8 (35.2) |
7.7 (45.9) |
14.8 (58.7) |
21.3 (70.3) |
26.5 (79.7) |
28.7 (83.7) |
27.4 (81.4) |
23.6 (74.4) |
16.7 (62.0) |
9.2 (48.6) |
2.9 (37.2) |
15.1 (59.1) |
平均低温 °C(°F) | −7.1 (19.2) |
−6.2 (20.8) |
−1.9 (28.6) |
3.9 (39.1) |
10.1 (50.2) |
15.7 (60.2) |
18.0 (64.4) |
17.3 (63.2) |
13.1 (55.5) |
6.7 (44.0) |
1.1 (33.9) |
−3.7 (25.3) |
5.6 (42.0) |
平均最低温 °C(°F) | −17.7 (0.1) |
−15.8 (3.5) |
−11.1 (12.0) |
−3.6 (25.5) |
2.4 (36.3) |
8.5 (47.3) |
12.3 (54.1) |
11.9 (53.4) |
5.3 (41.6) |
−0.6 (31.0) |
−6.8 (19.8) |
−12.9 (8.8) |
−19.8 (−3.7) |
历史最低温 °C(°F) | −29 (−21) |
−29 (−20) |
−20 (−4) |
−13 (8) |
−4 (25) |
2 (36) |
6 (42) |
3 (38) |
−2 (29) |
−8 (17) |
−18 (0) |
−24 (−11) |
−29 (−21)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57 (2.23) |
53 (2.08) |
62 (2.43) |
83 (3.26) |
94 (3.72) |
83 (3.26) |
89 (3.51) |
83 (3.26) |
82 (3.22) |
64 (2.53) |
65 (2.57) |
57 (2.25) |
872 (34.32) |
平均降雪量 cm(吋) | 36 (14.0) |
32 (12.5) |
16 (6.2) |
3.8 (1.5)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4.8 (1.9) |
23 (8.9) |
114 (45.0) |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 13.4 | 11.0 | 11.1 | 12.5 | 12.9 | 10.7 | 10.5 | 9.7 | 9.5 | 10.6 | 11.0 | 13.1 | 136.0 |
平均降雪天数(≥ 0.1 in) | 10.7 | 9.2 | 5.3 | 1.5 | 0.1 | 0.0 | 0.0 | 0.0 | 0.0 | 0.2 | 2.6 | 8.0 | 37.6 |
平均相对湿度(%) | 76 | 73 | 69 | 65 | 65 | 67 | 69 | 72 | 73 | 72 | 74 | 77 | 71 |
月均日照时数 | 119.9 | 138.3 | 184.9 | 217.0 | 275.9 | 301.8 | 317.0 | 283.5 | 227.6 | 176.0 | 106.3 | 87.7 | 2,435.9 |
可照百分比 | 41 | 47 | 50 | 54 | 61 | 66 | 69 | 66 | 61 | 51 | 36 | 31 | 55 |
数据来源:NOAA(1981–2010年相对湿度;1961–1990年日照)[18][17][19][20] 底特律国际交换站,1874年1月–1933年12月在下城,1934年1月–1966年3月在底特律市政机场,1966年4月起在底特律都会韦恩县机场。[21] |
城市景观
底特律的城市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是全美保存1920年代和1930年代摩天楼和历史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个时期艺术装饰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包括市区的嘉德大厦、韦恩州立大学附近新中心的渔人大厦和凯迪拉克大楼。底特律最为突出的建筑是全美第一家福克斯电影院(Fox Theatre)、底特律歌剧院(Detroit Opera House)和底特律美术馆。再加上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文艺复兴中心(通用总部),共同构成了底特律的城市景观。
下城与新中心高楼林立,而城市其余地区则由较矮的建筑和家庭住宅构成。底特律的东南部有许多被遗弃建筑和大片荒芜的土地,而南部和西部则显示出繁荣的景象。市政府及州政府投注了丰沛的资金于底特律, 底特律拥有一个致力于城市设计、历史保护、建筑和城市投资的专业社团。大量的城市重建计划使得底特律部分恢得了新生。2005年,底特律的建筑被评为美国最佳之一,其中的许多有重要意义的建筑被列为美国国家托管历史遗址(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文化和体育
表演艺术
自1940年代以来,音乐就成为底特律夜生活主要的特色。城市拥有全美最顶级的两座现场音乐比赛场馆:DTE能源音乐剧院(DTE Energy Music Theatre)和奥本山宫殿。底特律还拥有美国座位数第二多的剧院。此外,主要的剧院还有福克斯电影院(Fox Theatre)、底特律歌剧院(Detroit Opera House)和费希尔剧院(Fisher Theatre)。底特律音乐厅是底特律交响乐团(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的驻地。
时尚
旅游观光
在底特律的下城有一条旅客捷运系统观光线路,开设在高架轨道上,设有13个站点。游客可以通过捷运系统绕下城一周,并在途中看到GMC的高楼与底特律河对面的加拿大风光。在底特律河上有一个叫Belle Isle的小岛,该岛属于美国领土。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去岛上休闲。冬天虽然很冷,但可以在岛上看到很多成群结队的候鸟,如加拿大雁等。
体育
底特律在北美四大体育赛事中都拥有职业球队,球队主场都在底特律市内。底特律活塞篮球队于2016年1月16日, 113:95大胜全联盟王者金州勇士。震撼了整个NBA。
全市共有三座主要的体育场馆:联信球场(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底特律老虎,4次世界大赛冠军)、福特球场(NFL的底特律雄狮)和小凯萨体育馆(国家冰球联盟的底特律红翼,11次史丹利杯)。底特律的冰球球迷非常狂热,城市甚至因此有了一个“冰球城(Hockeytown)”的绰号。
至于大学体育,底特律梅西大学参加美国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的一级赛事,而韦恩州立大学则同时参加一级和二级赛事。NCAA的橄榄球赛事汽车城碗杯每年12月在福特体育场举行。
从1904年开始,底特律一直是美国汽艇协会黄金杯水上飞机赛的举办地。底特律还曾在1982年至1988年举办过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07年,底特律将重返印地汽车联赛和美国勒芒系列汽车赛。
经济
底特律和周边地区组成了一个主要的商业和国际贸易中心,特别是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的总部所在地。大约有80,500人工作在底特律市区,构成了底特律劳动力的1/5。底特律的五个县都市统计区一共拥有430万人口包括210万的劳动力。2011年5月,美国劳工部报告大底特律地区失业率为11.6%,底特律市的失业率为20%。大底特律地区2010年生产总值为1977亿美元。
这一区域的公司致力于新兴科技,包括生物科技,纳米科技,信息技术以及燃料电池的发展。底特律市也尽力创造条件来吸引公司到市区发展括提供税收优惠,娱乐节目以及高层住宅区。很多大公司都把重要的机构设立在了市区,特别是复兴中心。为了美化市容, 底特律每年移除4万个因为人口外移而毁坏的物产, 有些甚至改变成了农业土地,税收优惠以及大量的城市重建计划带来了新的企业以及住户。
底特律还有着众多的赌场吸引着来自密歇根以及对岸加拿大的赌客。底特律城中区有三家大型赌场饭店(MGM Grand hotel and Casino 米高梅赌场大饭店,MotorCity Hotel and casino 热血车城赌场饭店,Greektown Hotel and Casino 希腊城赌场饭店), 它们彼此相聚2英哩, 吸引著来自密歇根以及对岸加拿大的赌客,并且带来工作机会。
人口
调查年 | 人口 | 备注 | %± |
---|---|---|---|
1820 | 1,422 | — | |
1830 | 2,222 | 56.3% | |
1840 | 9,102 | 309.6% | |
1850 | 21,019 | 130.9% | |
1860 | 45,619 | 117.0% | |
1870 | 79,577 | 74.4% | |
1880 | 116,340 | 46.2% | |
1890 | 205,876 | 77.0% | |
1900 | 285,704 | 38.8% | |
1910 | 465,766 | 63.0% | |
1920 | 993,678 | 113.3% | |
1930 | 1,568,662 | 57.9% | |
1940 | 1,623,452 | 3.5% | |
1950 | 1,849,568 | 13.9% | |
1960 | 1,670,144 | −9.7% | |
1970 | 1,514,063 | −9.3% | |
1980 | 1,203,368 | −20.5% | |
1990 | 1,027,974 | −14.6% | |
2000 | 951,270 | −7.5% | |
2010 | 713,777 | −25.0% | |
2020 | 639,111 | −10.5% | |
U.S. Decennial Census[22] |
底特律的人口数量在20世纪上半叶增加了六倍多,新兴的汽车工业吸引了来自东欧和美国南部的人口,包括白人和黑人。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底特律共有人口951,270人、336,428个家庭和218,341个家族,人口密度为2,646.7人/平方公里。有住宅375,096间,密度为1043.6间/平方公里。到2010年,底特律的人口已缩减到713,777,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已减少了约24.9%。
底特律人口分布比较广泛,18岁以下人口占31.1%、18-24岁人口占9.7%、25-44岁人口占29.5%、45-64岁人口占19.3%,65岁以上人口占10.4%,平均年龄31岁。男女比例为89.1:100。
位于奥克兰县和马科姆县的底特律郊区居民以白人为主,其中奥克兰县还是全美最为富裕的县之一。截止2001年,底特律人口中的81.55%为黑人。底特律人口中黑人所占的比例是美国北部大城市中最高的。整个底特律都市区的黑人数量超过了100万,其中约80%生活在底特律市。白人占12.26%、印第安人占0.33%、亚裔美国人占0.97%、太平洋岛国裔美国人占0.03、2.54%为其他种族。城市4.8%的人口在国外出生,是全美50大城市中比例最低的。[23][24]
大底特律地区的种族包括当年法国殖民者的后裔,还有德国人、波兰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苏格兰人、亚述人、亚美尼亚人和希腊人,他们是20世纪工业繁荣时迁徙而来的。特别的是,在非裔美国人大迁徙中,底特律的黑人人口激增。[25]大底特律拥有比利时以外最大的比利时裔族群。在整个底特律,有大量来自中东的信奉基督教的亚述人,有不少是为逃避伊拉克的动乱而移民至此的。此外底特律还有美国最大的阿拉伯裔美国人聚居点迪尔伯恩。
自认的族裔 | 2020[26] | 2010[27] | 1990[28] | 1970[28] | 1950[28] | 1940[28] | 1930[28] | 1920[28] | 1910[28] |
---|---|---|---|---|---|---|---|---|---|
美国白人 | 14.7% | 10.6% | 21.6% | 55.5% | 83.6% | 90.7% | 92.2% | 95.8% | 98.7% |
—非西语裔白人 | 11% | 7.8% | 20.7% | 54.0%[a] | 不适用 | 90.4%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非裔美国人 | 77.7% | 82.7% | 75.7% | 43.7% | 16.2% | 9.2% | 7.7% | 4.1% | 1.2% |
西班牙裔或拉丁裔 (含任何种族) | 8.0% | 6.8% | 2.8% | 1.8%[a] | 不适用 | 0.3%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亚裔美国人 | 1.6% | 1.1% | 0.8% | 0.3% | 0.1% | 0.1% | 0.1% | 0.1% | 不适用 |
底特律人口统计 | |||
---|---|---|---|
自选种族 (2020)[29] | 底特律市 | 韦恩县(底特律市所在县城) | |
总人口 | 639,111 | 1,793,561 | |
人口百分比变化(2010年至2020年) | -10.5% | -1.5% | |
人口密度 | 4,606.87/sq mi(1,778.72/km2) | 2,665/sq mi(1,029/km2) | |
白人 | 14.7% ▲ | 49.2% ▼ | |
非西班牙裔或拉丁裔白人 | 10% ▲ | 47.8% ▼ | |
仅黑人或非裔美国人 | 77.7% ▼ | 37.6% ▼ | |
西班牙裔或拉丁裔(任何种族) | 7.7% ▲ | 6.6% ▲ | |
仅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 | 0.5% ▲ | 0.4% ▲ | |
仅太平洋岛民或夏威夷原住民 | 0.0% | 0.0% | |
仅亚洲人 | 1.6% ▲ | 3.6% ▲ | |
多种族 | 4.9% ▲ | 6.2% ▲ | |
其他种族 | 4.6%▲ | 3.0%▲ |
法律与政府
友好城市
犯罪
根据一项2005年的调查,底特律市区的犯罪率远低于全国,州内和其他都市区的平均水平。[30]尽管如此,底特律某些充斥犯罪的地区仍在全美国恶名昭彰。这也影响了城市的声誉。根据FBI于2005年的统计,底特律是全美排名前25大的城市中,暴力犯罪件数第六高的。联邦调查局2015年“统一犯罪报告”(Uniform Crime Report)在全美最危险城市排行榜中,底特律仅次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名列第二,每10万人发生包括所有涉及武力或威胁武力的犯罪1759.6件。[31]
教育
公共设施
交通
底特律是美加边境上唯一的一座大城市,它与加拿大温莎通过大使桥、底特律-温莎隧道、底特律中央铁路隧道和底特律-温莎车渡相连。
底特律同时也是美国五大湖区重要港口,与湖滨各大城市联系密切。五大湖—圣罗伦斯河深水航道通航后,成为通洋船只的主要起讫点、停泊港,同时也是美国、加拿大之间贸易的最重要口岸之一。
底特律有10条铁路和多条公路通往各地,与温莎 (安大略省)间有跨越底特律河的大桥以及河底公路隧道相联系,还有稠密的铁路及高速公路网与其他城市联接。
底特律建有3个航空机场。底特律国际机场位于西南郊,辟有19条航线。
注释
参考
- ^ 1.0 1.1 1.2 Detroit. 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9-07-27]..
- ^ US Gazetteer files 2010.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0).
- ^ 2010 Census Interactive Population Search. U.S. Census Bureau. [201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5).
- ^ Table 2.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Population of Combined Statistical Areas: April 1, 2010 to July 1, 2012. U.S. Census Bureau. [2013-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7).
- ^ Detroit – Definition and More from the Fre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com. 2007-04-25 [201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9).
- ^ Population of the 100 Largest Cities and Other Urban Pla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790 to 1990, U.S. Census Bureau, 1998 [2023-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 "Metro Detroit job sprawl worst in U.S.; many jobs beyond reach of po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troit Free Press. Retrieved on July 16, 2013.
- ^ Sugrue, Thomas J. The origins of the urban crisis: race and inequality in postwar Detroit : with a new preface by the author 1st Princeton Classic. Princeton. August 21, 2005. ISBN 0-691-12186-9. OCLC 59879791.
- ^ Risen, James. Poletown Becomes Just a Memory: GM Plant Opens, Replacing Old Detroit Neighborhood. Los Angeles Times. September 18, 1985 [2023-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6).
- ^ Sidney Fine, Violence in the Model City: The Cavanaugh Administration, Race Relations, and the Detroit Riot of 1967 (1989)
- ^ Detroit bankruptcy over; emergency manager resigning,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nation/2014/12/10/detroit-bankruptcy-exit/2019228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Wallace, Nicole. Detroit Charity Turns Blight into Gardens, Parks, and Homes. 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 August 11, 2014 [September 17,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 ^ Farm City Detroit. City Parks Alliance. [September 17,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9, 2016).
- ^ Mondry, Aaron. Trends that defined Detroit in the 2010s. Detroit Curbed. November 25, 2019 [June 12,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With more investment comes higher property values. Much higher. … But as property values rise, so do rents. In a city where 35 percent of its population is below the poverty line, that can result in displacement and parts of the city being unaffordable to people in lower income brackets.
- ^ Mondry, Aaron. 10 redevelopments that shaped Detroit over the last 10 years. Curbed Detroit. November 21, 2019 [November 2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5) (英语).
- ^ Carlisle, John. Detroit neighborhood group sees gentrification as the enemy. Detroit Free Press. May 24, 2020 [November 2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英语).
-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NOWData – NOAA Online Weather Dat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 ^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 ^ Detroit/Metropolitan ARPT MI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3-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9).
- ^ Local Climatological Data Annual Summary with Comparative Data for DETROIT, MICHIGAN (KDTW)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3. [2022-06-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1).
- ^ ThreadEx. [202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 ^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gov.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2).
- ^ Detroit (city), Michigan. State & County QuickFacts. U.S. Census Bureau.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5).
- ^ Race and Hispanic Origin for Selected Cities and Other Places: Earliest Census to 1990. U.S. Census Bureau.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6).
- ^ Detroit and the Great Migration. web.archive.org. 2008-06-15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5).
- ^ Detroit (city), Michigan. Data IndyStar. U.S. Census Bureau.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24, 2021).
- ^ Detroit (city), Michigan. State & County QuickFacts. U.S. Census Bureau.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15, 2006).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Race and Hispanic Origin for Selected Cities and Other Places: Earliest Census to 1990. U.S. Census Bureau.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2, 2012).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auto1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Metzger, Kurt, Metropolitan Information Center (2005).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yne State University
- ^ 存档副本. [201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