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冯·登·巴赫-热勒维斯基

埃里希·冯·登·巴赫-热勒维斯基(德语:Erich von dem Bach-Zelewski,1899年3月1日—1972年3月8日)是纳粹德国的高级亲卫队指挥官。1944年,他对华沙起义进行野蛮镇压。

埃里希·冯·登·巴赫-热勒维斯基
Erich von dem Bach-Zelewski
本名埃里希·朱利叶斯·埃伯哈德·冯·热勒维斯基
Erich Julius Eberhard von Zelewski
出生(1899-03-01)1899年3月1日
 德意志帝国波美拉尼亚省劳恩堡(今波兰伦堡
逝世1972年3月8日(1972岁—03—08)(73岁)
 西德巴伐利亚慕尼黑
效命 德意志帝国
 魏玛共和国
 纳粹德国
军种 亲卫队
服役年份1914–1945
军衔亲卫队上级集团领袖
军籍号码英语Service numberNSDAP #489,101
SS #9,831
统率西利西亚亲卫队及警察领导人英语SS and Police Leader
陆军集团中后方指挥​​区英语Army Group Centre Rear Area亲卫队及警察高级领导人英语Higher SS and Police Leader
东方战线剿匪部队司令英语Bandenbekämpfung
参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获得勋章骑士铁十字勋章

尽管他对许多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负有责任,但巴赫-热勒维斯基并未在纽伦堡接受审判,而是作为证人。然而在后续的审判他仍被判处无期徒刑,并于1972年在监狱中去世。

生平

早年生活

埃里希·冯·泽莱夫斯基于1899年3月1日出生在普鲁士劳恩堡的一个卡舒比人家庭。[1]他在1933年合法地将“von dem Bach”加入了姓氏。[1]1940年11月28日,他删除了他的姓氏中的泽莱夫斯基(Zelewski)的部分,因为它起源于波兰语。[2] 巴赫-热勒维斯基为了打动他的上司,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多次变更了他的姓名。[3]

虽然他为波兰贵族之后,但他在贫困中成长。1914年11月,他投身军旅,加入了德意志帝国陆军第176步兵团,并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4]在1916年3月1日,巴赫被晋升为少尉。[1]一战后,他留在了国家防卫军,并参加了镇压西里西亚起义。1924年,他离开军队,并回到他位于波格丹涅茨英语Bogdaniec, Lubusz Voivodeship的农场。同年,他加入了边疆防卫队。[5]

纳粹时期

1925年10月23日,他合法地将他的姓名改为·登·巴赫-热勒维斯基(von dem Bach-Zelewski)。1930年7月,他离开了边疆防卫队,并加入了纳粹党。[1] 1931年2月15日,他成为亲卫队的一分子[1],并于1933年12月15日获得亲卫队旅队领袖的阶级。[6]此外,在1932年7月的选举中,巴赫-热勒维斯基在布雷斯劳选区当选国会议员,此后便担任国会议员直至战争结束。[7]他也参加了1934年的长刀之夜,并利用这个机会,谋杀他的竞争对手安东·冯·霍恩贝格和布赫瓦尔德英语Anton von Hohberg und Buchwald。1934年2月1日至1936年2月15日期间,期间,“东北”大区区长(SS-Oberabschnitt "Nordost")。1934年7月11日,巴赫晋升为亲卫队地区总队长。[8]由于与纳粹党东普鲁士大区长官埃里希·科赫不和,巴赫于1936年2月15日被调往西利西亚任亲卫队区长(Oberabschnitte Südost)。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Miller 2016,第36页.
  2. ^ Halik Kochanski, The Eagle Unbowed: Poland and the Poles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p. 404-405
  3. ^ Tomasz Żuroch-Piechowski. Eryk z Bogdańca, niewinny w Norymberdze (Innocent man at the Nuremberg Trials). Tygodnik Powszechny. [26 June 2012]. (原始内容 (Internet Archive)存档于2009-02-19) (波兰语). 
  4. ^ Henrik Eberle, Matthias Uhl: Das Buch Hitler
    David T. Zabecki: Germany at war
  5. ^ Blood 2006,第40页.
  6. ^ Miller 2016,第38页.
  7. ^ Andrej Angrick: Erich von dem Bach-Zelewski. Himmlers Mann für alle Fälle. In: Ronald Smelser und Enrico Syring (Hrsg.): Die SS. Elite unter dem Totenkopf. Schöningh, Paderborn 2000, S. 30 ff.
  8. ^ Andrej Angrick: Erich von dem Bach-Zelewski. Himmlers Mann für alle Fälle. In: Ronald Smelser und Enrico Syring (Hrsg.): Die SS. Elite unter dem Totenkopf. Schöningh, Paderborn 2000, S.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