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或称司母戊鼎,是华夏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鼎腹内壁著有铭文“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母戊”是武丁妻妾妇妌的庙号。该鼎可能为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释其铭文为“司母戊”,于2011年改为“后母戊”,但学界存在争议。
后母戊铜鼎 | |
---|---|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公布 | |
时代 | 商代 |
出土 | 河南安阳(1939年) |
现藏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入录 | 2002年 |
外观
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故又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公分、口长110公分、宽79公分、重832.84公斤,足高46公分,壁厚6公分,口沿宽厚,轮廓方直,立耳、方腹、四足中空,是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鼎身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致,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四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鼎身四周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底纹,其上铸有盘龙纹和饕餮纹。盘龙纹细致精巧,饕餮纹生动威武,四面交接之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纹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两虎口含人头,鼎耳侧面饰以鱼纹。鼎足之处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整个后母戊鼎的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是商代青铜器文化巅峰之作的典型代表。[1]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复制补上的),上有虎噬人图案,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容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出土与收藏
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殷都区北蒙街道)武官村吴培文家的农地中出土。后母戊鼎发现后被古董商萧寅卿欲以20万大洋买下;但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其便要求村民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耳便锯不断,惟有作罢,并重新埋下避免被其他人发现,其后该耳亦丢失。
另有说法,大鼎在出土时只有一只立耳,另一只丢失。挖出鼎的村民为了便于运输,决定用钢锯锯鼎,但最后收效甚微,只锯开一个小口,只得作罢。最后是用回填土的办法,用了3个晚上把大鼎挖出地面[2]。大鼎刚出土恰逢闻讯而来的日本人索要,当地村民为了防止大鼎被日本人抢走,村民将大鼎重新掩埋起来。
1946年后母戊鼎被重新掘出,原物先存于县政府处。同年十月底,为庆祝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60寿辰,汤恩伯、王仲廉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集团军正在进攻豫北中共控制的冀鲁豫军区,在当地用专车把它运抵南京作寿礼,蒋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张凤于1946年11月17日《中央日报》第十版发表《安阳武官村出土方鼎铭文考释》主张称之为“司母戊方鼎”,为中央博物院采用。
1948年5月29日,该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总统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1949年国民政府离开大陆的时候将大批珍贵的文物运往台湾,由于战事紧急,而后母戊鼎太重需要起重机吊装,当时无法找来起重机,只得留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转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
铸造
后母戊鼎的合金成分与《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相同。后母戊鼎除立耳是先铸成后嵌入鼎范,鼎身是一次浇铸而成,共用28块陶范[3]。
2000年,南京博物院技术部申报“泥范铸作司母戊鼎工艺研究”课题,并在2006年7月用仿古代的泥范铸作工艺初步铸成原大司母戊鼎。[4]
为筹备殷墟申请联合国“世遗”评估行动,中国历史博物馆曾在2005年9月下旬把在北京秘藏的原鼎运回安阳殷墟博物馆一同展览近四个月。殷墟在2006年7月13日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当年把原鼎收藏免被日军搜掠[5]的42位村民之一的吴培文被增补为安阳市政协委员。[6]
名称司/后之争
邵慎之于1946年在《申报》发表《安阳探古 殷代祭器出土记》,认为铭文是“后妻戊”,鼎受器人为戊太太,铸器人为丈夫(殷王之一)[7]。1946年张凤在《中央日报》发表《安阳武官村出土方鼎铭文考释》,将铭文解读为“司母戊”,称鼎为“司母戊方鼎”[7]。1949年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将铭文释读为“司母戊”,并将该鼎订名为“司母戊鼎”。郭氏将“司”字解释为“祭祀”之意,“戊”为墓主人的庙号[8]。1962年,台湾大学教授、甲骨文学家金祥恒先生发表《释“后”》一文,首次将鼎中铭文释读为“后母戊”,并指出商代字体较为自由,可正写也可反写。然而由于材料有限,当时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8][9]。1977年,历史学者李学勤也提出铭文当隶定为“后”,并提出“司母戊”为动宾结构用的短语,在铭文中罕见。此次释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8]。李又称“后”依《礼记 · 曲礼》“天子之妃曰后”指“王后”,“周朝始称王妃为后”的说法是错的,因为《左传 · 哀公元年》记载夏王相的妻为“后缗”[10]。考古学家孙机指出甲骨文中很多字可反写,“后”指君王;母戊被认为是商王武丁之配偶,而卜辞称商王配偶妇好为“后帚好”,有例可循;甲骨文中常用于作“祀”的字形与这里的“司”不同,释为“司”(“祀”)站不住脚[11]。
2011年3月,修整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重新开馆。2011年3月6日中午12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30分》播发了一条简单的文物新闻,主持人和记者将“司母戊鼎”念为“后母戊鼎”,从而使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专题陈设中将“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更名的事情曝光,“司后之争”正式白热化。[12]然而在该鼎出土地——殷墟以及中国唯一一个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仍为司母戊鼎。[13]
然而,支持维持“司母戊”的学者认为,“后”这个字用于指称帝王配偶的用法是在春秋才出现。《白虎通》中记载“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殷墟卜辞当中并没有此用法,而是以“毓”字来指称王后。[12]有学者经考证后认为“司”字应当“祭祀”之意使用[14]。周礼的四时祭祀分别名叫礿、祠、尝、烝,“祠”字金文省作“司”是合理的。另有学者裘锡圭先生认为同“㚸”,解作“女性”。[15]
目前,关于司和后的学术争议仍在进行中。
注释
- ^ 館藏精品:司母戊鼎. [2019-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中文(简体)).
- ^ 国宝档案第39、40集司母戊鼎,2004年11月25日CCTV-4首播。
- ^ 同项参考
- ^ 五年时间,南京“克隆”司母戊鼎终于成功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南京日报》2006年7月15日。
- ^ 司母戊大方鼎当年发现者讲述国宝劫难经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6年8月22日。
- ^ “护鼎功臣”吴培文成为政协委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河南日报》2006年9月16日。
- ^ 7.0 7.1 李维明. 司母戊鼎研究历程初览(上)1949年以前. 2015-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0).
- ^ 8.0 8.1 8.2 李建平. 「司母戊」還是「后母戊」?. 语文建设. 2011, (5) [2016-07-28]. doi:10.3969/j.issn.1001-8476.2011.05.017.
- ^ 金祥恒. 〈釋「后」〉. 《金祥恒先生全集》. 台北: 台北艺文印书馆. 1990年.
- ^ 李学勤. 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 文物. 1977, 1977 (11).
- ^ 孙机. 中国第一大鼎应该叫什么名字?. 北京晚报. 2016-12-22 (中文(中国大陆)).
- ^ 12.0 12.1 葛英会. 商代大鼎 的「司」 、「后」之争. 殷都学刊. 2012, (1) [2016-07-28]. doi:10.3969/j.issn.1001-0238.2012.01.003.
- ^ 国宝更名再引争议 司母戊鼎or后母戊鼎. [201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1).
- ^ 曹定云. 論殷周時代“司”、“后”二字形義及其區分——兼論“司母戊鼎”不可改名為“后母戊鼎”. 殷都学刊. 2012, 33 (4). doi:10.3969/j.issn.1001-0238.2012.04.001.
- ^ 裘锡圭. 說“㚸”(提綱). 2010-07-12 [2020-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外部链接
- 司母戊鼎的发现和价值[永久失效链接] 杨云 著,《文史知识》1983年11期
- 司母戊鼎2005年9月运回殷墟展出新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5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 司母戊大方鼎的另一只“耳朵”,柳叶刀 著,金羊网2006年2月2日。
- 司母戊大方鼎图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这几件文物改了名儿,你还能认出来吗?(附铭文),甘肃博物馆,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