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放 (三国)
刘放(2世纪—250年),字子弃,涿郡方城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人[1],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之子西乡顷侯刘容的后代[2][3],三国时代魏国大臣。
生平
刘放早年担任过郡纲纪,被荐举为孝廉。天下大乱时渔阳人王松占据涿郡,刘放前往依附。官渡之战后曹操攻占冀州,刘放劝王松投靠曹操,于是王松在收到曹操的招降书信后,率领雍奴、泉州、安次三县归顺。
刘放回应曹操的书信文辞华丽,曹操看了很高兴,又听说是他说服王松降服,于是征召刘放,并任命刘放为司空参事,担任主簿记室,之后又担任郃阳等县的县令。
魏国建立后,为中书监,与中书令孙资一同掌管机密,颇受曹丕、曹叡宠幸,爵位则略高于孙资[4]。刘放善于撰写檄文,曹操、曹丕及曹叡诏命中有关征召告喻的文字,多出于刘放之手。
景初二年以讨伐辽东参谋有功而进爵方城侯[5]。这一年曹叡卧病不起,想以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共同辅政。曹宇生性谦恭善良,坚决推辞。曹叡召见刘放、孙资,问:“燕王为何如此?”刘放、孙资回答:“燕王自知不堪如此大任。”曹叡又问:“曹爽是否可代替?”刘放、孙资都同意,又力陈应当召回司马懿以扶持皇室。曹叡先是同意,但不久后为曹肇阻止。曹叡再次召见刘放、孙资,说:“我自己要召回司马懿,却被曹肇等人阻止,几乎坏了我的事。”于是罢免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官位,司马懿到了之后接受诏命,而后曹叡驾崩。按《魏晋世语》所言,夏侯献、曹肇早已敌视刘放、孙资,因此刘放、孙资此举的目的很可能为罢黜政敌。裴松之指出,刘放、孙资称赞曹爽,劝召司马懿,实为魏室衰亡的根基。
齐王曹芳继位,刘放食邑增为一千一百户,正始元年,与孙资分别加官左、右光禄大夫[6],金印紫绶,仪制与三公相同。嘉平二年去世,谥敬侯。
评价
家庭
子
女
- 刘氏,嫁张华。
艺术形象
影视
-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2017年):刘国际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 ^ 《三国志集解·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本传言“进爵,封本县,放方城侯”,则放当为涿郡方城人。此盖承祚省文。观晋书张华传自知,见后。郡国志:“幽州涿郡方城。”一统志:“故城今顺天府固安县南。”
- ^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刘放字子弃,涿郡人,汉广阳顺王子西乡侯宏后也。
- ^ 《三国志集解·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钱大昭曰:“汉书王子侯表,西乡侯容,广阳顷王子,顺当作顷,宏当作容。”又云:“放子名宏,西乡虽远祖,不当同名。容字之误显然。”弼按:本传子宏嗣者,乃孙资之子,非刘放之子,钱氏殆未细读上下文耳。
- ^ 本传原文记载:“黄初初,改秘书为中书,以放为监,资为令,各加给事中;放赐爵关内侯,资为关中侯,遂掌机密。(黄初)三年,放进爵魏寿亭侯,资关内侯。明帝即位,尤见宠任,同加散骑常侍;进放爵西乡侯,资乐阳亭侯。”
- ^ 原文:景初二年,辽东平定,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放方城侯,资中都侯。
- ^ 《三国志·三少帝之齐王芳纪》:正始元年春二月乙丑,加侍中中书监刘放、侍中中书令孙资为左右光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