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文
鄭清文(1932年9月16日—2017年11月4日),台灣作家,生於日治台灣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今桃園市),本姓李,後由舅父收養,改姓鄭,遷至臺北州新莊郡新莊街(今新北市新莊區)。[1]七歲入學「新莊公學校」受日本教育,戰後在台北讀初中時才開始學習中文,任職華南銀行四十多年,利用閒暇從事寫作,五十九年不斷[2],著有多本著作。2017年11月4日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壽85歲。曾得吳三連文藝獎、桐山環太平洋書卷獎及國家文藝獎。
鄭清文 | |
---|---|
出生 | 李清文 1932年9月16日 日治臺灣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今桃園市) |
逝世 | 2017年11月4日 臺灣台北市 | (85歲)
職業 | 作家 |
國籍 | 大日本帝國(1932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17年) |
教育程度 |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學士 |
創作時期 | 1958年─2017年 |
體裁 | 報導文學、散文、小說、劇本、童話、翻譯 |
代表作 | 《簸箕谷》、《三腳馬》 |
獎項 | 吳三連文藝獎、桐山環太平洋書卷獎、國家文藝獎等 |
學、經歷
鄭清文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並任職於銀行業直到1998年退休。[1] 1958年在《聯合報》副刊發表第一篇作品〈寂寞的心〉[3]後踏入文壇,此後創作頗豐,重要里程碑包括1965年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簸箕谷》出版、1970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峽地》出版等。此外,2017年,他成為「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的共同發起人。[4]
創作歷程
鄭清文從大學時代開始廣讀文學書,並開始着手進行寫作。在〈偶然與必然──文學的形成〉文中,鄭清文表示:「我讀文學書,可能是進入大學以後。我時常到舊書攤找書。一本日本新潮社的《俄羅斯三人集》,果戈里、契訶夫、高爾基,可說影響到我以後的寫作生涯。」[5]
1958年,鄭清文在「聯合報副刊」發表第一篇作品〈寂寞的心〉。同年,鄭清文於聯合報副刊發表了五篇作品,作為一個新銳作家,因為主編林海音的提攜,從而在世人眼中展露頭角。196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簸箕谷》;1970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峽地》,此後一生創作不斷,在兼顧銀行工作之餘,持續書寫。除了短篇小說以外,晚年也專注於台灣童話文學的寫作,着重於培養兒童創新的想像力,出版《燕心果》、《天燈、母親》等童話作品。[1]
相較於其他作家,鄭清文因為通曉日文,在未有中文譯著的年代裏,以日文直接閱讀西方經典,造就他深受西方文學影響的背景。而他的作品亦深受西方作家啟發,他常以含蓄簡潔的筆法,描述人物複雜的心理,這樣的風格主要受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影響:「凡是你所知道的東西,都能刪去;刪去的是水底看不見的部分,是足以強化你的冰山。」[6]鄭清文喜歡透過結構簡單、敘事語言平淡的書寫,將深層的含義隱藏作品之中,雖然時常受到讀者「簡單卻讀不懂」的抱怨,他卻始終堅信着這個原則,使看來並不艱深的作品蘊含縱深的心理意涵。
風格
鄭清文大部分的短篇小說,都由人內心生活的透視來浮現時代、社會的轉變給人內心的制約與反應,擅長以平淡無奇的筆觸來呈現驚浪怒濤迭起的深層心理活動。[1]
鄭清文與李喬同屬於本省戰後第二代台灣作家。經歷過台灣日治時期,曾受過幾年日文教育,對「日本天年」的陰影記憶猶深。由於這些本省第二代作家通曉日文,所以對外國文學的吸收能力和領悟力較高。李喬曾說他「擅長描寫『悲劇的流程』」。鄭清文的作品常出現地名「舊鎮」,實影射其童年居住地新莊。[7]
作品列表
小說
長篇小說
- 《峽地》,臺中:臺灣省新聞處,1970年6月
- 《大火》,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4月
- 《三藩市─一九七二》,臺北:一方出版公司,2003年2月
- 《丘蟻一族》,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9年6月;西田勝日譯,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2013年9月
短篇小說集
- 《簸箕谷》,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65年10月
- 《故事》,臺北:蘭開書店,1968年6月
- 《校園裏的椰子樹》,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11月
- 《鄭清文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2月
- 《現代英雄》,臺北:爾雅出版社,1976年4月
- 《最後的紳士》,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2月
- 《局外人》,臺北:學英出版社,1984年9月
- 《滄桑舊鎮》,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6月
- 《報馬仔》,臺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7月
- 《不良老人》,香港:文藝風出版社,1990年2月
- 《春雨》,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1月
- 《合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2月
- 《相思子花》,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2年7月
- 《故里人歸》,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6月
- 《檳榔城》,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10月
- 《鄭清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12月
-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1─水上組曲》,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2─合歡》,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3─三腳馬》,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4─最後的紳士》,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5─秋夜》,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6─白色時代》,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別卷─鄭清文和他的文學》,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鄭清文短篇小說選》,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12月
- 《五彩神仙》,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2月
- 《樹梅集》,臺北板橋:臺北縣文化局,2002年12月
- 《玉蘭花─鄭清文短篇小說精選2》,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6年6月
- 《青椒苗:鄭清文短篇小說選3》,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12年9月
劇本
- 《春雨》幾米繪,臺北:格林文化公司,1998年12月
報導文學
- 《新莊─失去龍穴的城鎮》,臺北:臺灣省教育廳,1983年4月
兒童文學
- 《燕心果》劉伯樂繪,臺北:號角出版社,1985年3月;玉山社出版公司,2000年
- 《沙灘上的琴聲》陳建良圖,臺北:英文雜誌社,1998年
- 《天燈.母親》林之助繪,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0年4月
- 《春風新竹》,臺北:教育部兒童讀物出版會,2001年
- 《採桃記》,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4年8月
- 《三腳馬》唐壽南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6年2月
論述
- 《臺灣文學的基點》,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 《小國家大文學》,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 《多情與嚴法─鄭清文評論集》,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4年5月
翻譯
- 《可愛的女人:契訶夫選集》,安東·契訶夫著,鄭清文譯,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8]
- 《人生的春天》,古谷綱武撰,谷嵐譯,苗栗:七燈出版,1976年
- 《永恆的戀人:尤金‧歐涅金》,普希金撰,鄭清文譯,臺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9]
- 《婚姻生活的幸福:托爾斯泰小說選》,托爾斯泰撰,原久一郎、中村白葉日譯,鄭清文中譯,臺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10]
- 《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原著,李永熾主編,鄭清文譯,臺北: 光復出版社,1987年[11]
- 《生活與人生》,赫曼·赫塞撰,鄭清文編譯,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8年[12]
主編
合著
- 《新莊往事:失去龍穴的舊鎮》,鄭清文、簡文仁,新北:新莊社區大學,2015年11月
知名作品
〈來去新公園飼魚〉[13]
1990年發表於《臺灣春秋》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的主角是福壽伯與福壽姆這對原本育有兩子的老夫婦,他們的長子-阿和,在十九歲時被警察跟憲兵以匪徒的罪名,於一個寒冷的夜晚被強行逮捕入獄,這個意外,對他們一家四口來說是一個好不了的傷痕,抑或說是一場醒不過來的惡夢,作者以全知的觀點描寫福壽伯與福壽姆前往新公園餵魚的情節,一步步地呈現白色恐怖對這些政治受難者遺族所造成的巨大傷害,以及掌權者對於這個影響眾多臺灣人民的歷史事件的忽視。
夫婦倆前往新公園的路上,是一波三折的,先是在出了門之後,福壽伯才發現自己忘記帶麵包,接着,是推著福壽姆的輪椅,從家裏到新公園之間那段耗時四十分鐘的路程,好不容易到了新公園之後,卻又被圍繞着公園的柵欄給拒之門外,作者刻意以這些路上的波折,代表了政治受難者遺族人生上的阻礙,僅僅是前往個公園就如此艱辛,那在人生的道路上肯定更加難以邁開腳步。
作者在這篇小說中不以強烈的指責來批判政府對於白色恐怖的漠視,而是透過「母愛」這個大多數人觸手可及的情感來帶出政治迫害的可惡,福壽姆在阿和被捕後,總是沉浸在深深的悲痛當中,甚至常常以淚洗面,她說:「我看他,哭他,才算活着。」,她對阿和深厚的母愛在政治迫害的加壓之下,已經不知不覺地轉化成箝制自己的手銬腳鐐,她不再擁有自己的生活,每天所做的就只有「等」,等阿和再次回到他們的身邊,她的思想、情緒無一不被那場意外所影響,看到警察就會想起阿和被抓走的那個夜晚、看到椰子樹幹上的窟窿就會連想到槍痕,她已經被這場意外摧毀了。
〈三腳馬〉[13]
小說由「我」尋找木刻工藝品寫起,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藉由找到三腳馬的創作者曾吉祥,引出這位老先生的人生故事:一個從小因為外在缺陷被取笑為「白鼻狸」的男孩,受盡周圍的歧視與嘲弄。因緣際會之下,他成為了傾向日本人的警察,透過權力的掌握,當起了壓迫自己的同胞、認同意識搖擺不定的「三腳仔」。在日本戰敗後,曾吉祥為了避免報復而逃走,留下妻子吳玉蘭承擔一切。在妻子死亡後,他一生都無法赦免自己,從此雕刻起表情複雜、生動活現的三腳馬。也正是這樣以刻不完的三腳馬作為餘生贖罪的行為,讓曾吉祥的作品得以被「我」發現,更進一步發現「我」的父親也曾是他迫害的一員。故事最後,「我」似乎也能理解曾吉祥內心的矛盾,並未帶走曾吉祥心中有着妻子吳玉蘭形象的三腳馬,而是選擇退出他回憶的空間,讓他獨自在黑暗裏慢慢咀嚼這一切。
得獎
傳述
- 《鄭清文自傳》,王璞拍攝作家錄影傳記,1999年
- 《小說與我[錄影]》,鄭清文主講,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11月
- 《走出峽地:鄭清文的人生故事》,鄭谷苑,麥田出版,2007年
研究
-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6鄭清文》李進益選編,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出版。
- 《鄭清文小說中的社會變遷》,詹家觀,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
- 《鄭清文作品中的童年敘事》,邱子寧,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2001年
- 《冰山底下的大水河:鄭清文短篇小說研究》,許素蘭,碩士論文--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01年
- 《從易經類型學解讀鄭清文小說<三腳馬>中之美學結構,張文政,樂聲揚起-第一、二屆桃園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7月
- 《源自於鄉土的人性關懷:談鄭清文的小說世界》,楊菁,樂聲揚起--第一、二屆桃園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7月
- 《成長與記憶之沰:鄭清文小說研究》,呂佳龍,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3年
- 《繼承與創新:論鄭清文的文學世界》,李進益,致良出版,2004年
- 《鄭清文童話現象研究》,徐錦成,博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博士班,2006年
- 《鄭清文童話現象研究:台灣文學史的思考》,徐錦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年
- 《鄭清文童話的特質與教育意義》,陳琪芬,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7年
- 《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江寶釵,林鎮山主編,麥田出版,2007年
- 〈臺灣文學作品的接受、改編與經典化——以鄭清文小說〈春雨〉為例〉顧敏耀,《聯大學報》,第9卷第2期,2012年12月,頁1-22。
- 《樹的見證[錄影]:鄭清文:來自土地的作家》,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製作,新北市文化局,2014年9月
- 『鄭清文とその時代ー郷土を愛したある台灣作家の生涯と台灣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変容』 ,松崎寛子,東京:東方書店,2020年。
評價
- 楊菁:「鄭清文出生於桃園鄉下,在新莊的小鎮長大。他經歷過日本統治時代、二次世界大戰、戒嚴時期,也看到台灣由農業社會轉向工商業社會、科技時代。他目睹社會經過激變後景物變遷,風俗民心也失去了原有的敦厚純樸。緣於他的經歷與觀察,他藉由小說創作,寫下他對舊社會的緬懷,讚頌早期人心的純樸與美善;他也藉着小說人物探討生命的困境,並試圖為生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鄭清文的小說人物多以平凡的小人物為主,反映出他對庶民生活的關懷之情。他的文字雖然簡淡,但因他的對人性有深刻的關懷,因此在簡樸的文字中實有他深厚的蘊涵。」[14]
資料來源
- ^ 1.0 1.1 1.2 1.3 鄭清文. 《鄭清文自選集》. 臺灣. 2013: 6–9.
- ^ 許文貞. 〈鄭清文辭世 一生懸命創作〉. 中時新聞網. 2017-11-05 [202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 ^ 向陽、徐凡. 中央廣播電臺:作家向陽 談鄭清文是淡彩寫人間的小說家. 中央廣播電台:相逢·有詩(續 寫作這條路). 2020-10-30 [202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7).
- ^ 〈調降文言文比率 鍾肇政等135位作家連署支持〉. 自由時報. 2017年9月6日 [202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7 (中文).
- ^ 鄭清文. 〈偶然與必然—文學的形成〉. 台北. 1988: 283–300.
- ^ 海明威. 《死在午後》.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2–193. ISBN 9787532754014.
- ^ 陳螢萱. 〈ㄟ新莊 鄭清文絕版作品重現〉. YHOO新聞. 2015-12-08 [202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 ^ 柴霍夫 Anton P Chekhov1860-1904
- ^ Evgeny Onegin/Aleksandr Sergeevich Pushkin1799-1837
- ^ 托爾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i 1828-1910撰
- ^ 著者誤題為太宰治,實為夏目漱石
- ^ Hesse Hermann1877-1962
- ^ 13.0 13.1 鄭清文. 《鄭清文全集》. 台南. 2022: 118.
- ^ 《源自於鄉土的人性關懷:談鄭清文的小說世界》,收錄於《樂聲揚起--第一、二屆桃園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7月
參考文獻
-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