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又稱鄂豫皖蘇區,是土地革命戰爭中國共產黨所創建中共統治區之一。1930年成型,以大別山為中心,最盛時期包括周圍20餘縣,成為僅次於中央蘇區的全國第二大中共根據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的前身是鄂東根據地豫東南根據地皖西根據地

合武鐵路沿線大別山一帶

1932年11月,紅四方面軍由於遭到第四次圍剿,戰敗後突圍。留在根據地的紅軍重建了紅25軍。1934年11月,紅25軍長征北上,當地又組建了紅28軍,在高敬亭等領導下,繼續打游擊,直到1937年國共合作抗戰的開始。

中國共產黨擁有第一架軍用飛機的時間可以追溯回1930年鄂豫皖蘇區中華民國國軍部隊擄獲之德國雙翼機,該機後改名列寧號,飛行員龍文光(1899-1933)投誠,成為中共第一名飛行員。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軍隊挺進中原,前出大別山地區,重建了鄂豫皖根據地,並使之成為解放區的一部分。

前奏

1927年11月,潘忠汝等領導了湖北黃安麻城地區的農民起義,開闢了鄂東根據地,部隊為紅三十一師;1929年5月,徐子清等領導了河南商城的農民、士兵起義,開闢了豫南根據地,部隊為紅三十二師;1929年11月,舒傳賢等領導了安徽六安霍山農民、士兵起義,開闢了皖西根據地,部隊為紅三十三師。

雖然三個根據地的紅軍部隊均以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番號命名,但因第十一軍未設軍部,三個師分屬三省黨組織領導,沒有形成統一指揮[1]

成型

1930年時,豫東南根據地皖西根據地已緊密相連。1930年2、3月間,中共中央陸續發出指示,決定設立鄂豫皖邊特別區,以鄂豫皖邊特委統一領導當地的革命鬥爭。3月20日,中共中央巡視員曹大駿湖北省黃安縣箭場河主持召開鄂豫皖邊區黨代表大會,依照中央指示,宣佈成立中共鄂豫皖邊特別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郭述申為書記。4月,依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第十一軍三個師集中改編為紅一軍。軍長許繼慎,前敵委員會書記、紅一軍政治委員曹大駿,政治部主任熊受暄,副軍長徐向前。6月20日,在河南省光山縣王家灣召開鄂豫皖邊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佈成立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1932年2月,改稱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甘元景為主席[1]

1931年,紅軍攻佔光山縣新集(今新縣縣城)後,將三個根據地連接成鄂豫皖蘇區。1931年11月,成立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下轄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

反圍剿作戰

1930年12月上旬,蔣介石調集近10萬兵力圍攻鄂豫皖蘇區,是為豫鄂皖邊區第一次圍剿。12月9~12日,國軍第44師進佔湖北黃安縣城和河口鎮,此時鄂豫皖紅1軍主力遠在皖西,於是中共鄂豫皖臨時委員會組織地方武裝2萬人,開展游擊戰。中旬進至湖北黃麻地區的紅15軍攻入河口鎮,殲滅守軍一部分;接着將國軍2個師阻於黃安七里坪地區;同時紅1軍主力在皖西作戰,一度包圍六安,威脅霍山;30日,在東、西香火嶺迎戰國軍第46師,擊潰國軍6個團。1931年1月3日,紅1軍西進,在河南商城四顧墩國軍第30師一個團。

1931年4月開始豫鄂皖邊區第二次圍剿,國軍集中12萬兵力進攻蘇區,中旬以7個團進佔皖西麻埠等地,紅4軍主力進入皖西。25日,紅軍一個師在麻埠外圍打援,4個團進攻獨山,殲滅國軍一個團,麻埠等地等地國軍退回霍山。同時,留置在鄂豫邊的紅軍和地方武裝不斷襲擾國軍的追剿軍。爾後國軍將圍剿重心東移,準備在鄂豫邊建立堵擊線;於是紅軍主力西進,在新集以北滸灣重創國軍4個團。5月下旬,在黃安桃花鎮地區,殲滅守軍一部分;並在十里舖設伏,殲滅援軍3個營。

1931年11月,國軍15個師準備圍剿蘇區,是為豫鄂皖邊區第三次圍剿,紅四方面軍在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間,分別進行黃安戰役商潢戰役蘇家埠戰役潢光戰役,殲國軍6萬人。

1932年,蔣介石調集24個師30萬兵力圍剿蘇區,是為豫鄂皖邊區第四次圍剿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張國燾堅持進攻,令紅四方面軍出擊平漢路,奪麻城,進而威逼武漢。8月上旬,國軍進攻蘇區腹地,紅軍撤圍麻城,倉促出戰;8月11~17日,紅軍在馮壽二、七里萍地區與國軍戰鬥,殲國軍一、二縱隊五千人,但自身也傷亡慘重,撤退至檀樹崗待機。22日,國軍第二縱隊繞道黃陂宣化店集結,準備進攻蘇區中心新集(今新縣縣城),張國燾以為國軍撤退,令紅軍北上迎擊國軍第一縱隊,紅軍剛到新集以北,國軍第二縱隊即來,紅軍於扶山寨至金蘭山一線阻擊,殲兩千人。9月6日,國軍從南、北兩面夾攻紅軍側後,紅軍遂向皖西轉移,於9月底返回黃麻地區。10月上旬,國軍對紅軍形成合圍之勢,紅軍主力決定轉移至外線,隨即紅四方面軍2萬主力越過平漢路,撤離蘇區,反圍剿失敗。

參考文獻

  1. ^ 1.0 1.1 胡遵遠. 红一军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責任編輯:於海洋. 中國軍網,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0-03-13 [202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