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經傳衡嶠陝西西安府韓城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二十八年庚子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偕伯兄同捷南宮,初令直隸完縣,縣東南地窪,秋霖漂沒民居,墊溺者不啻百千萬戶,乃借民力,捐清俸,為開河數十里,達方順大河,民賴之蘇,名解公河。四越月,移繁長垣縣。未浹月,丁外艱,服闋,補濟源。清水利,裁浮稅,抑豪強,復調郟縣,如所以綏完、濟者。遷兵部主事,督武學。武學故紈絝藪,悉痛除其習。遼事棘,奉命赴三邊選將,歴車駕司員外,晉職方郎中。赤白旁午,應之裕如。揀拔大小將,一秉至公。有京營弁杜逢春以五千金贄,立疏正法,賄師風頓息。尋以疾歸,起為大梁參政,儀封王窩賊蠹,民莫敢響邇,廉得其狀,即破柱取罪人,疏於朝,褫其爵。歴山西按察使[1]、浙江右布政使[2],晉保定巡撫[3]。時璫滔熾,祠遍海內,保定獨無力,持之也。璫敗,撫畿南,厲兵秣馬,選邊將尤岱等標下,勤王檄詔下,即抵彰義門外,上嘉勞之。移軍通州,會三屯將楊肇基告急,不俟朝命,遣將白騰蛟齎火器斯助之,城得不拔。大司馬疏其功第一,晉兵部左侍郎,節制各鎮援兵。涿督時有覬恆山節者,蜚語潛齮之,遂鎸秩歸。閉門教子孫,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初四日終。

家族

兄弟五人,俱同胞,三進士、一鄉舉、一貢士,長解經雅,次即經傳,三解經邦,四解經達,五解經絃,稱一時間氣[4]

參考資料

  1. ^ 天啟六年正月,升河南參政解經傳為山西按察使,易州兵備。
  2. ^ 天啟六年十二月,升山西按察司按察使解經傳為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貴州按察司僉事張允登為湖廣布政使司右參議。
  3. ^ 天啟七年十二月,陞觧經傳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廵撫保定等府提督紫荊等関兼理海防軍務。
  4. ^ 《韓城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