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之戰

維也納之戰(英語:Battle of Vienna)發生於1683年9月12日,是波蘭立陶宛聯邦哈布斯堡帝國聯軍對圍困維也納兩個月的鄂圖曼帝國軍隊進行的一場解圍之戰。這場阻止了鄂圖曼帝國攻入歐洲行動的戰役被視為鄂圖曼帝國向外擴張的句點,並維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歐的霸權。

維也納之戰
大土耳其戰爭鄂圖曼-哈布斯堡戰爭波蘭-鄂圖曼戰爭的一部分

1683年9月12日之維也納之戰
日期1683年9月12日
地點
結果 神聖同盟勝利
參戰方

神聖同盟
 波蘭立陶宛聯邦
 哈布斯堡君主國

 哥薩克酋長國

 瓦拉幾亞

(秘密支援)

 鄂圖曼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波蘭立陶宛聯邦 揚·索別斯基
波蘭立陶宛聯邦 斯坦尼斯瓦夫·揚·雅布諾夫斯基英語Stanisław Jan Jabłonowski
波蘭立陶宛聯邦 米古拉·希羅尼姆·謝尼亞夫斯基英語Mikołaj Hieronim Sieniawski
波蘭立陶宛聯邦 馬爾欽·卡茨基英語Marcin Kazimierz Kątski
神聖羅馬帝國 利奧波德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 恩斯特·呂迪格·馮·施塔海姆貝格伯爵英語Ernst Rüdiger von Starhemberg
神聖羅馬帝國 蓋歐格·林普勒英語Georg Rimpler 
神聖羅馬帝國洛林 洛林的查理五世
神聖羅馬帝國 約翰·格奧爾格三世
神聖羅馬帝國 華爾戴克親王蓋歐格·腓特烈英語Georg Rimpler
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選侯國 尤里烏斯·法蘭茲
神聖羅馬帝國巴伐利亞選侯國 馬克斯米連·埃曼努爾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 歐根親王
神聖羅馬帝國 里維奧·奧德斯卡奇英語Livio Odescalchi
神聖羅馬帝國 安東尼奧·卡拉法英語Antonio Carafa (general)
瓦拉幾亞

謝爾班·坎塔庫齊諾英語Șerban Cantacuzino(秘密支援)

鄂圖曼帝國 大維齊爾卡拉·穆斯塔法帕夏 處決
鄂圖曼帝國 Kara Mehmed of Diyarbakir
鄂圖曼帝國 Ibrahim di Buda
鄂圖曼帝國 Abaza Sari Hüseyin
鄂圖曼帝國 Pasha of Karahisar
穆拉德·格萊
摩爾達維亞 喬治·杜卡斯英語George Ducas(被俘)
特蘭西瓦尼亞 阿帕菲·米海一世英語Michael I Apafi
瓦拉幾亞

謝爾班·坎塔庫齊諾英語Șerban Cantacuzino
兵力

維也納守軍

  • 11,000正規軍[1]
  • 5,000志願民兵[1]
  • 312門火炮(僅141門可運作)[1]

(1683年9月10日)


援軍
神聖羅馬帝國[2]

  • 47,000人
  • 2,000名帝國騎士
  • 112門火炮

波蘭立陶宛聯邦[3]

  • 27,000人
  • 28門火炮

合共:約90,000人[4]
150,000[5]-170,000人[6]
約150門火炮[7]
傷亡與損失

野戰傷亡:
神聖羅馬帝國 3,500人[8]:661
波蘭立陶宛聯邦 1,300人[9]


圍城傷亡:神聖羅馬帝國 12,000人[7]
野戰傷亡:8,000–15,000人[8]:661
攻城傷亡:20,000[8]:661
被俘:5,000–10,000人[8]:661

背景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哈布斯堡帝國元氣大傷,鄂圖曼土耳其趁此機會展開對歐陸的攻勢,而首要目標是維也納。攻佔維也納城早已是鄂圖曼帝國的戰略抱負,因為其聯鎖控制着多瑙河(黑海到西歐)南歐與陸上(東地中海到德國)貿易路線。在此由顯要的科普魯律家族支持的第二次圍攻期間前(第一次發生於1529年),鄂圖曼帝國執行了大量的後勤準備,包括修建通往神聖羅馬帝國與其後勤中心的橋與道路,運輸來自全鄂圖曼帝國各地的彈藥、火炮與其他資源到這些中心並進入巴爾幹半島。鄂圖曼土耳其更與法王路易十四達成戰略同盟,共同對付哈布斯堡帝國。1679年起瘟疫已在維也納肆虐。[10]

 
鄂圖曼帝國於1683年

軍隊規模

這場大規模的戰爭由波蘭國王揚三世·索別斯基率領的波蘭-奧地利-德意志軍隊獲得勝利,他們打敗了大維齊爾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領的鄂圖曼帝國軍隊。

鄂圖曼帝國軍隊於1683年7月14日開始圍困維也納,由大首相卡拉·穆斯塔法領軍,軍隊大約有138,000人(雖然大部分並沒有參與戰鬥,而且當中只有50,000名具作戰經驗的士兵,其餘是作支持的兵員)[11]。當中決定性的一戰發生於9月12日,神聖同盟有70,000人的援軍抵達,對抗鄂圖曼軍隊。

聯軍由以下的軍隊組成:

而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揚三世是這支聯軍的主帥。

解圍

維也納被圍困近兩個月後近乎彈盡糧絕,利奧波德一世最後更怯戰秘密逃離維也納,導致守軍及市民的士氣跌至谷底。解圍的援軍終於9月12日抵達維也納,但是他們沒有立刻進攻圍城中的鄂圖曼人,而是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小心選擇有利的地形佈陣。索別斯基謹慎觀察維也納周遭地勢,發現維也納西郊山脈的禿頭山 (德語:Kahlenberg),地勢居高臨下可俯瞰整個維也納平原,可謂戰略要地,於是選擇於該點發起突襲,先由神羅軍將數門重炮艱苦地推至山頂,擬先以炮火壓制鄂圖曼軍,再以精銳波蘭翼騎兵 (Winged Hussars)往下衝鋒。[12]在幾波試探性的交鋒後,索別斯基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並大約在下午三點後下令全軍衝鋒。

由於統帥穆斯塔法帕夏的疏忽,鄂圖曼軍幾乎完全沒有準備任何野戰防禦工事來應付援軍的背面突襲,使得以步兵、炮兵為主的鄂圖曼部隊,必須在一馬平川、毫無屏障的維也納平原上直接承受禿頭山頂神聖羅馬帝國炮兵的猛烈炮火、以及波蘭翼騎兵可怖的正面衝鋒;遭受突襲後的鄂圖曼軍陣型完全被擊潰,倉惶撤往東方潰退。

結果

1683年的維也納戰役被史學家公認為鄂圖曼帝國由盛轉衰的關鍵。鄂圖曼帝國在過去雖然也曾吃過敗仗,但除了1571年的勒班陀戰役外從沒有受過如此慘重的打擊,從此以後帝國在歐洲被迫轉攻為守。戰役結束後,大維齊爾卡拉·穆斯塔法·巴沙被蘇丹穆罕默德四世處死,但蘇丹本人也在四年後因為第二次摩哈赤戰役英語Battle of Mohács (1687)的失敗而被廢黜。

此戰是中東歐諸國與鄂圖曼帝國持續三個世紀以來衝突的最大轉捩點。戰後教皇英諾森十一世見鄂圖曼帝國勢衰,乘勢發動第五次神聖同盟,組織歐洲各國包括奧地利帝國西班牙帝國(均屬哈布斯堡王朝)、波蘭立陶宛聯邦俄羅斯帝國意大利半島諸城邦對鄂圖曼帝國發起了長達16年的大土耳其戰爭。鄂圖曼帝國在戰爭中節節敗退,當中奧地利殲滅大量鄂圖曼軍主力,更逐步奪回匈牙利南部和特蘭西瓦尼亞。1699年,雙方簽訂和約,鄂圖曼帝國對歐洲的擴張正式劃下句點。

註腳

  1. ^ 1.0 1.1 1.2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83, 2001 
  2. ^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106, 2001 
  3. ^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105, 2001 
  4. ^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83, 106, 2001 
  5. ^ Forst de Battaglia, Otto, Jan Sobieski, Mit Habsburg gegen die Türken, Styria Vlg. Graz: 215 of 1983 Polish translated edition, 1982 
  6. ^ Wimmer, Jan, Wiedeń 1683, MON: 306, 1983 
  7. ^ 7.0 7.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masters2009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 ^ 8.0 8.1 8.2 8.3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Tucker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9. ^ Podhorodecki, Leszek, Wiedeń 1683, Bellona: 140–41, 2001 
  10. ^ Nähere Untersuchung der Pestansteckung, page 42, Pascal Joseph von Ferro, Joseph Edler von Kurzbek, royal publisher, Vienna 1787.
  11. ^ Türkenbelagerung - Die Heere. Wien-Vienna. [2006-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1-11) (德語). 
  12. ^ 杜子信. 奧地利史—藍色多瑙河國度的興衰與重生. 臺北. 2020: 98–100. ISBN 978-957-14-6771-9. 

延伸閱讀

參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