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反坦克導彈

米蘭反坦克導彈(法語:Missile d'infanterie léger antichar; "英語:Light anti-tank infantry missile")是與HOT式反坦克導彈同時研製的反坦克導彈,同樣由德法兩國於1963年開始共同研製至1974年裝備部隊,不同於HOT式作為重型反坦克導彈,米蘭作為輕型反坦克導彈由步兵使用,射程約為HOT式的一半即2公里,米蘭也是有線導引,步兵要連續瞄準目標直至命中為止,其彈頭採用高爆反坦克彈,可炸穿650毫米厚鋼裝甲。

米蘭反坦克導彈
MILAN
類型反坦克導彈
原產地 法國
 西德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72年—現今
使用方參見使用國家
參與戰爭/衝突
生產歷史
研發日期1970年代
生產商MBDA
 印度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英語Bharat Dynamics Limited
單位成本7,500英鎊[5]
生產日期1972年
製造數量10,000具發射器、350,000枚導彈
衍生型參見衍生型號
基本規格
重量16.4公斤[6]
長度1.2米
直徑11.5厘米
米蘭1型:10.3厘米

彈頭成型裝藥戰鬥部
米蘭3型:串聯成型裝藥戰鬥部
彈頭量2.7公斤
引爆機制觸發引信

引擎固體燃料火箭引擎
翼展26厘米
作戰範圍0.2—2公里
米蘭ER型:3公里
速度200米/秒
導引系統半自動視線指令導引

米蘭反坦克導彈曾參加1982年的英阿福克蘭群島戰爭,英軍的米蘭導彈用來摧毀阿根廷軍的地下碉堡,法軍的米蘭也曾加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

米蘭反坦克導彈也作為法德兩國步兵坦克的反坦克導彈。

基本資料

 
米蘭反坦克導彈的瞄準畫面
  • 彈重:7.1公斤
  • 炸藥量:2.7公斤
  • 彈長:1.2米
  • 口徑:0.115米
  • 最遠有效射程:2000米
  • 最短射程:25米
  • 速度:200米/秒
  • 穿甲威力:650毫米


衍生型號

  • 米蘭1型:單一,主形裝藥戰鬥部(1972年),口徑為103毫米
  • 米蘭2型:單一,主形裝藥戰鬥部,帶有用於增加穿透力的對位探針(1984年),穿透力幾乎提高了一倍,口徑為115毫米
  • 米蘭2T型:單一的主形裝藥,在對峙探針末端帶有較小形的裝藥戰鬥部,以擊退反應裝甲(1993年)
  • 米蘭3型:縱排,異型裝藥戰鬥部(1996)和電子信標
  • 米蘭ER型:擴展範圍(3,000 m)和更高的穿透力

後來的米蘭型號具有串聯的反戰車高爆彈 (HEAT)。這樣做是為了跟上蘇聯裝甲技術的發展步伐-蘇聯坦克開始出現具有爆炸性的反應裝甲,這可能會擊敗早期的反坦克導彈。較小的前體反戰車高爆彈(HEAT)穿透並引爆,為主反戰車高爆彈(HEAT)穿透後面的裝甲鋪平了道路。


使用國家

 
法軍AMX-10P步兵坦克的反坦克武器是米蘭導彈
 
正在發射米蘭導彈的德軍貂鼠式步兵坦克
 
正在操作米蘭反坦克導彈的愛沙尼亞士兵
 
埃及軍的米蘭導彈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Delcour, Roland. À Ras-el-Khanfra, les efforts du Polisario pour rompre le mur de sécurité entourant le "Sahara utile" ont échoué. Le Monde. 19 January 1982 [2024-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6) (法語). 
  2. ^ Hofnung, Thomas. Soldats tués à Bouaké : la France a laissé faire. Libération. 3 July 2006 [4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5 September 2018) (法語). 
  3. ^ Capdeville, Thibault. Infantry units fires during OP Serval (PDF). Fantassins. No. 32. Spring 2014: 55–58 [12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5 December 2018). 
  4. ^ RCA: violent accrochage entre Sangaris et des rebelles à Boguila.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3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4 September 2018) (法語). 
  5. ^ Written Answers Defence: Weapons and Equipment (Costs), Parliamentary Debates (Hansard) 63, 10 July 1984, 63, column 453W [21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June 2016) 
  6. ^ Milan.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26 August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 January 20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