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江城

消失中的江城》(又譯《江城》,原名《江城:長江上的兩年》,英語: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是2001年彼得·海斯勒(漢名:何偉)出版的一本書。講述1996年及之後的兩年彼得·海斯勒作為和平隊隊員參與在四川省涪陵師範學院(今長江師範學院)教學任務時的所見所感。本書為何偉現代中國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兩部為:甲骨文和尋路中國。涪陵現為重慶市的一部分。

消失中的江城
《消失中的江城》簡體中文版封面
原名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
中文名消失中的江城: 一位西方作家在長江古城探索中國(台版)
江城(大陸版)
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譯者吳美真(台版)
李雪順(大陸版)
類型回憶錄
系列現代中國三部曲
語言英語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主題中國
故事背景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維基數據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哈珀 (出版社)英語Harper (publisher)(英文版)
久周文化(台版)
上海譯文(大陸版)
出版時間2001年
出版地點紐約(英文版)
台北(台版)
上海(大陸版)
中譯本出版日期2006年(台版)
2012年(大陸版)
媒介精裝本
續作甲骨文
規範控制
ISBN9787532756728
「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江城
臺灣消失中的江城:一位西方作家在長江古城探索中國

本書獲得2001年桐山獎。2006年在台灣由吳美真翻譯為中文版《消失中的江城》,久周文化出版。2012年中國大陸由何偉在涪陵師專的同事李雪順[1]——書中為韓老師(阿爾伯特)——翻譯,書名為《江城》,上海譯文出版,中國大陸版內容有刪減。

2006年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學院[2]指定《消失中的江城》作為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必讀書目。[3]

2016年3月,美國逃亡者影業簽約中國導演陸川,將合作拍攝電影版《消失中的江城》。[4]

參考資料

  1. ^ 劉琳 盧雨 李斌. 凭老交情拿下《江城》翻译权. 重慶: 重慶晨報. 重慶晨報. 2012-04-16 [2016-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2). 
  2. ^ 南卡羅來納州只有College of Charleston,應譯為查爾斯頓學院。西維吉尼亞州有一所查爾斯頓大學(University of Charleston)。
  3. ^ 李雪順, 彼得·海勒斯 著 ; 李雪順 譯. 《译后记》. 張吉人 (編). 《江城》 2012年2月第1版.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327-5672-8 (中文(簡體)). 
  4. ^ 柳青. 陆川又拍文艺片 《江城》将涪陵变迁搬上银幕. 網易. 華龍網(重慶). 2016-03-17 [2016-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