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義日

镰仓时代末期武将

村上義日鎌倉時代末期的武將。父為村上信泰。弟弟是村上國信和作為信濃村上氏的棟樑村上信貞。兒子有朝日義隆官位從五位下,官職為左馬權頭通稱彥四郎。他侍奉大塔宮護良親王(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在對抗鎌倉幕府的元弘之變中,在吉野之戰中與次子義隆一起陣亡。雖然史料中對其記錄僅存寥寥幾行,但他在軍記物語太平記》中以村上義光的名義出現,並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被認為是護良親王的忠誠僕人。明治時期被追贈從三位,祭祀於鎌倉宮的村上社。

村上義日
時代鎌倉時代末期
出生日期不明
逝世日期元弘3年/閏2月1日1333年3月17日[1]
墓所・墓所:村上義光墓(奈良県吉野郡吉野町大字吉野山)[2]
祭神:鎌倉宮村上社(神奈川県鎌倉市二階堂
朝廷官位從五位下左馬權頭從三位[2]
主君後醍醐天皇 護良親王
氏族信濃村上氏河內源氏庶流)
父母父:村上信泰
兄弟國信信貞
朝日義隆

生涯

關於村上義光的史料不多,主要是洞院公定所編的《尊卑分脈》,以及散見於《梅松論》一書中。《尊卑分脈》與《梅松論》中都把他的名諱記作「義日」[3][4],而「群書類從」版底本的《梅松論》則記作「義暉」[5]。通稱彥四郎。依《尊卑分脈》,其位階為從五位下,官職則依據寫本的不同而有說是左馬權頭或右馬權頭的[3]

信濃村上氏的祖先是河內源氏之祖源賴信的次子源賴清,依照《尊卑分脈》所述,義光的父親為村上信泰。有弟二人,名為國信、信貞(後來的信濃村上氏的棟樑),有子二人,名為朝日、義隆。

1331年,後醍醐天皇舉兵倒幕,元弘之變爆發。戰爭前期一度敗北而隱藏起來的護良親王,在戰爭後期再次現身,于吉野城籠城鬥爭。元弘3年(1333年)初,鎌倉幕府派大將大佛高直、軍奉行工藤高景、使節二階堂貞藤(道蘊)等率軍攻打[6]。雖然親王軍奮力作戰,但幕府軍在獲得熟悉山城地形的當地人的協助後便分三路前後夾擊親王軍。閏2月1日(西曆3月17日),吉野城被二階堂的部隊所攻陷。

依《尊卑分脈》所述,是日義日與其次子義隆皆戰死。《梅松論》也提及義日為在吉野城落命的護良親王的武將。

明治41年(1908年),追贈為從三位。在奈良縣吉野郡吉野町大字吉野山的墓所雖一度遭到荒廢,後來也被修整了。而且他也是鎌倉宮的境內社村上社的祭神。

《太平記》中的描寫

概要

在軍記物語《太平記》中寫到,元弘之變時,笠置山陷落後,潛伏在南都般若寺的護良親王從般若寺逃往熊野,其中在9位供奉他的近侍中,村上義日作為「村上義光」登場。

《太平記》卷第五 大塔宮熊野落難

 
水野年方畫 村上義光於芋瀨奪回錦旗之圖

逃亡途中,親王一行人於十津川鄉與敵方的土豪・芋瀨(いもせ)庄司相遭遇了,親王一行向其請求放行,芋瀨卻回答道:「為了給幕府面子,與其讓你們白白通過,不如送我們一兩面御旗,也好表明我們和敵人的一兩位名臣戰鬥過。」於是侍奉親王的九名近侍中的一人——赤松則祐(あかまつそくゆう),以為親王效勞為由上前說道:「在主君臨近危機時獻上自己的生命,這才是臣下之道。為了殿下,我赤松則祐便是遭敵殺害也沒什麼。」然而另一位近侍平賀三郎卻勸道:「為了殿下,當不失去任何一個有能的武將。如果我們把御旗交給芋瀨庄司,並說是在一場激戰後逃跑的,我們也就能守住他的地位。」親王聞言便將十分重要的錦旗給了庄司,並得以通過。然而稍後通過的村上義光瞧見芋瀨庄司朝親王一行翻舞錦之御旗以示嘲羞,怒不可遏,罵道:「你怎敢對着帝的御子如此放肆!」衝上前從敵人的手上奪回了御旗。

護良親王褒讚三人說:「赤松則祐之忠如孟施捨之義,平賀三郎之智如陳平之謀略,村上義光之勇凌於北宮黝(ほくきゅうよう)

《太平記》卷第七 吉野城軍事

元弘3年(西曆1333年)初,幕府方面的二階堂貞藤率6萬餘人攻入吉野山。親王軍雖奮戰,但敵兵仍然漸漸地逼近本陣所在的藏王堂。護良親王在此舉行了戰死前最後一次的酒宴,但被義光勸說偽裝逃亡。義光為了欺騙幕府軍,將親王的鎧甲穿在自己的身上,使自己成為親王的替身;於敵兵面前高叫道:「我是天照太神御子孫、神武天皇以來九十五代帝、後醍醐天皇的第二皇子、一品兵部卿親王尊仁,因逆臣之所為而亡,為得報仇於九泉之下,現今自殺而死,以作汝等武運氣數悉盡之時如何剖腹之效仿吧!」切腹自盡。據傳有一則令人驚嘆的軼事,義光切腹之後仍然撕下自己的內臟扔向敵人,然後口叼起太刀,仰向後面倒地而死。

驗屍

義光作為護良親王的「影武者」戰死後,幕府軍中因沒人親眼見過護良親王的樣貌,因此其屍首被送至京都的六波羅探題處。在確認後得知其真實身份不是護良親王。

其子村上義隆本打算與其一同戰死,但義光阻止了他並要求他保護好親王。隨後在護良親王撤退的路途中,義隆為掩護親王而奮戰,全身皆負傷,最後自刃而亡。

墓所

據傳是村上義日的墓所的地方,在藏王堂以西北處約1.4公里。其子村上義隆的墓所則是在藏王堂以南1.5公里的連接勝手神社與下市町之谷的奈良縣道257號線路旁。

參考資料

  1. ^ 新井 2016,第137–138頁.
  2. ^ 2.0 2.1 村田 1997.
  3. ^ 3.0 3.1 藤原. 1903: 109. 
  4. ^ 村上义光. 世界大百科事典 第2版. [2023-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7) (日語). 
  5. ^ 梅松论. 日本. 1928: 107. 
  6. ^ 新井. 2016: 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