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嬪 (嘉靖帝)

李敬嬪河南開封府延津縣[1]明朝嘉靖帝朱厚熜的妃子,李拱臣之女[2]

敬嬪李氏
明朝妃嬪
位號
徽號
婚年1536年
墳墓北京金山
親屬
父親李拱臣
嘉靖帝

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月,因嘉靖帝膝下尚無皇子夏言奏請「慎選賢淑補嬪御,以廣儲嗣」。嘉靖帝命選美女。她的父親李拱臣自己跑到通政司,說女兒美貌出眾,夠資格成為嬪妃[1][3]禮部報知嘉靖帝,嘉靖帝說:「此非大臣獻諛也。既系親陳,當從所願。」遂令李拱臣直接送女兒至京。父女到京的時候,恰好嘉靖帝在行郊禮,夏言就請淑女先住到諸王館,改日參選。嘉靖帝說:「淑女至京,適逢郊享,此高梅之兆也。」下詔不必再參選,直接進宮。[1][4]

李氏入宮後,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二月冊為敬嬪[5][2],無出。《明世宗實錄》和《明宮詞注》記錄相同細節,而《勝朝彤史拾遺記[1]、《明宮詞注》記載封號「寧嬪」,嘉靖帝之寧嬪實為王氏(因弒君案被處決)和郭氏,應以《明世宗實錄》[2]為準。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李敬嬪的妹妹也被獻給嘉靖帝[6],封號不明,未知是否即李常嬪。李敬嬪在《宛署雜記》(成於1593年)成書時尚存,享壽當有80歲以上。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勝朝彤史拾遺記·卷五》李嬪,延津人。嘉靖十四年十月,夏言請慎選賢淑,補嬪御,以廣儲嗣。上命夫人、女官出諸王館選擇。妃父李拱臣自詣通政司上白:「有女端麗,堪充下陳。」因轉送禮部以請,上曰:「此非大臣獻諛也。既系親陳,當從所願。」遂令拱臣送至京。既至,適上行郊祀,夏言請淑女赴諸王館擇日選視。上曰:「淑女至京,適逢郊享,此高禖之兆也。」(原評曰:動必引古,然不可已。)敕勿赴館選,徑進大內。既進,冊寧嬪,無子薨。
  2. ^ 2.0 2.1 2.2 明實錄·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八十四》嘉靖十五年二月[……]甲午○敕諭禮部曰今月二十六日冊淑女王氏為昭嬪李氏為敬嬪王氏為靜嬪其具儀奏聞[……]○丁酉[……]傳制曰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冊封錦衣衛正千戶王隆女王氏為昭嬪李拱臣女李氏為敬嬪王瓚女王氏為靜嬪命卿等[……]
  3. ^ 《明宮詞注》
  4. ^ 明實錄·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一》嘉靖十四年十一月[……]○己巳以冊封端嬪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公服致詞行慶賀禮河南延津縣人李拱臣因詔選淑女以其女獻禮部以聞上以長至在邇而此女適至甚喜之曰此女來及亨時殆有天意十九日慶宴禮成即令由東華門入不必別擇日也因賜拱臣白金彩幣詔光祿寺供其飲饌[……]
  5. ^ 明實錄·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七》嘉靖十五年五月[……]○乙亥[……]朕思昨得奏賀朕躬平吉聖母康泰及擇原選淑女內曰曹王二氏朕御而各有喜期將近已先冊封為端昭二嬪並河南李氏京選王氏補為敬靜二嬪又朕於春三月躬行謁陵禮奉慈車率后妃禮成後[……]
  6. ^ 《萬曆野獲編 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