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會大廈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9年12月23日) |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或許不適合百科全書。 (2012年9月22日) |
德國國會大廈(德語:ⓘ,簡稱ⓘ;官方名稱為「帝國國會大廈大會場」,德語: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äude)[1]是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米特區的一座建築。1894至1918年間首先是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後來在威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1933年毀於火焚。二戰後位於西柏林並已廢棄,東德在東柏林另建共和國宮以召開人民議會,西德則在波恩以聯邦大廈召開聯邦議院。1960年代該建築受到局部翻修,但是直到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的時候才得到完全恢復,此時根據建築設計師諾曼·福斯特的方案重建。從1994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邦大會在這裏選舉德國聯邦總統。1999年開始它是德國聯邦議院的會址。
德國國會大廈 | |
---|---|
Reichstagsgebäude | |
概要 | |
所屬國家/地區 | 德國 |
行政區 | 柏林 |
座標 | 52°31′07″N 13°22′34″E / 52.5186°N 13.3761°E |
起造 | 1884年6月9日 |
竣工日 | 1894年 |
翻新 | 1961-1964年、1992年 |
技術細節 | |
材料 | 石灰岩、砂岩、花崗岩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保羅·瓦洛特 |
保護情況 | 建成遺產[*]、Heritage monument in Berlin[*] |
翻新團隊 | |
建築師 | 諾曼·福斯特 |
網站 | |
http://www.bundestag.de | |
地圖 | |
參考 | |
上書 |
德語中Reichstag一詞本意為國會,產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現在專指德國國會大廈,而Bundestag則用來表示現在的國會。
歷史
臨時議會
德意志帝國帝國議會的前身是原普魯士上院。1867年以普魯士為主力的北德意志邦聯成立後,普魯士的上院成為北德意志聯邦的帝國議會。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後南德國家的議員也加入這個議會,因此議會需要一個大一些的會址。一開始帝國議會移到萊比錫街75號原普魯士下院的院址,但是很快就非常明顯這裏的地方也不夠大。1871年4月19日帝國議會接受了一個提議,其中說道:「建造一座符合德意志帝國議會的任務、符合德意志人民的代表的地位的議會建築是一個急迫的需要。」同時還有一份在語氣上充滿民族主義口氣的提議沒有獲得多數議員的批准。
一個議會建造委員會受託替一座「適合」的新樓進行籌建任務。其任務包括尋找建築地面、準備建築、組織建築師設計比賽以及在過渡期間做出一個過渡解決方案。最後這個任務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在僅70天內位於位於萊比錫街4號原柏林王家陶瓷廠的建築改造為議會建築。本來計劃到新建築建成前的過渡時間為五至六年,實際上議會在這個臨時建築里召開了共23年。
立基
但是在尋找地址時就出現問題了。一開始委員會決定在國王廣場(今共和國廣場)的東側建造。當時這裏是普魯士外交官和藝術收藏家阿塔納茲·拉辛斯基伯爵的宮殿。委員會當時認為在皇帝的支持下拉辛斯基伯爵會同意讓出這塊地來。因此他們開始提出設計競爭。
上百建築師參加設計競賽,最後1872年路德維希·波恩斯台特的設計獲勝。他的設計也是在公眾中獲得最好評論的。但是拉辛斯基伯爵拒絕讓出他的地方,而威廉一世雖然表示覺得這個地方合適,但是不願沒收拉辛斯基伯爵的財產,因此波恩斯台特的計劃無法實行。
漸漸地委員會達成協議決定在國王廣場的西側建造新建築。這裏本來是一個劇院和娛樂場所。由於在此後幾年裏始終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因此在帝國議會上數次對此提出建議,但是每次都被否決。許多議員無法想像他們未來的工作地方是在這個「娛樂場所」,其他的議員則覺得尤其在壞天氣里從他們的旅館到那裏的路太長了。威廉一世也開始不耐煩了。在一封給帝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的信中他也支持西側方案。他寫道:「實際上一些病弱的代表的鼻涕是唯一反對這個地方的原因……」1874年拉辛斯基伯爵病逝,情況突然轉變,東側計劃似乎可行了。但是實際上還是在數年之後,經過長期的協商,他的兒子才同意以高價讓出這塊地方。
計劃(1881年-1884年)
1881年12月帝國議會決定買地。當時公眾曾很激烈的討論是否波恩斯台特可以直接加工修改他1872年的設計而不必再競賽。
1882年2月德國還是決定進行一次新的競賽。按照德國建築師和工程師協會的要求這次競爭只允許說德語的建築師參加。獲勝者可以贏得很高的獎金。波恩斯台特也參加了競爭,但是毫無希望。從189分匿名投入的設計中最後法蘭克福設計師保羅·瓦洛特和慕尼黑設計師腓特烈·馮·蒂爾希獲勝,兩人並列第一名。由於瓦洛特獲得的投票數目高,因此他的設計方案最後被取納。
獲獎的建築師的工作並不容易,他必須與多方合作。1880年帝國議會通過了一道法律,規定在建造新的帝國議會時建築師必須與建築科學院作為顧問合作。事實上這個規定非常糟糕,因為該科學院內的許多成員也參加了競賽。雖然科學院沒有做出任何違法行為,但是其對瓦洛特的工作經常的、過分細膩的公開批評使得其客觀性令人懷疑。
此外普魯士的建築局作為監督部門也不時提出更改要求。瓦洛特向來非常耐心,只在他的私人信中發牢騷。每幾個月他就不得不修改內部設計以及外牆設計。不相關的觀察者認為最後建築物與其原來的設計面目全非。
1884年6月9日新建築終於奠基。當天大雨傾盆,參加奠基典禮的多為軍人,只有少數議員在場。霍亨索倫王朝有三人作為中心人物出席:威廉一世、儲君和儲君長子。威廉一世敲象徵性的第一錘時錘子崩散。
建造(1884年-1918年)
外觀
在工程期間尤其是拱頂的設計帶來了特別的困難。由於不同的要求,瓦洛特不得不將它從本來計劃的中心大會場的上方移向西邊的入口上方。工程按照這個計劃開始,但是隨着工程的推進,建築師越來越堅信這個被迫的更改必須還原。經過極其困難的討論,瓦洛特終於獲得了還原的批准。但是此時大會場的支持牆已經完成,根據當時所有的計算數據,它們不夠強來支撐計劃中的石拱頂。直到1889年,奉命解決這個問題的建築工程師赫爾曼·齊默曼才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法。他將拱頂的高度從85米降低為約75米,此外他建議使用一個較輕、且對當時技術而言很難的鋼和玻璃拱頂。這樣產生的拱頂為大會場提供自然採光,此舉為議會大廈提供了一個莊嚴的拱頂,同時也是德國工程師技術的一個典範。
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開始他對國會大廈抱持好感。在拱頂問題上他支持瓦洛特將拱頂移回中心的建議。但是在總體上他對這個拱頂不滿——因為他認為這個拱頂代表着他討厭的議會的權利,而且因為這個拱頂比他的王城宮邸的拱頂(67米)高。從約1892年開始他開始明顯表現出厭惡國會大廈的情緒,稱之為是「庸俗的頂峰」和「完全糟糕的成品」,非官方場合稱國會大廈為「帝國猴館」。他對瓦洛特本人也日漸反感,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瓦洛特有一次即刻駁回了皇帝的一個更改要求[來源請求]。他拒絕向瓦洛特授予多項本來計劃授予他的榮譽。此外他寫信給他的親信菲臘·楚·奧伊倫堡說,他在一次接見中多次得以侮辱瓦洛特。
保羅·瓦洛特希望藉此創造一個在建築中相當於德意志帝國對於德意志小國家和文化圈的統一的新的德意志建築風格,因此整座建築的內部和外部相結合。在外部,他主要運用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風格,並結合了德國文藝復興的元素,如新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和當時流行的鋼和玻璃結構(拱頂)。但當時許多人認為這個結合併非成功,而是非常不合理的多種風格的平行結合。保守派反對拱頂的現代化技術,而革新派則不喜歡主建築臃腫的文藝復興風格。當時柏林知名的城市建築顧問和建築師路德維希·荷夫曼的批評尤其尖刻,他稱這座建築為「高級運屍車」。但是也有一些報道說當時大多數德國建築師對這座建築的評價很高。[來源請求]
1894年12月5日拱頂石納入使用。這次慶典也是一次軍事慶典。瓦洛特帶領皇帝和皇后參觀新建築。在公眾場合威廉二世大加稱讚。其總建築費用為2400萬馬克[2],主要是通過法國在普法戰爭中的戰爭賠款支付的。
內部設施
作為議會建築,德國國會大廈的內部設施優良。其內部建築技術是當時領先的。大廈有一座自己的電站,擁有中心暖氣設施,房間裏有溫度調控、電扇、雙層窗戶、電話、坐式廁所等等。除帝國議會和聯邦議會的會議廳外還有:讀書廳、會議室、一間休息室、存衣室、洗手間和更衣室。圖書館在開始使用時有九萬卷藏書,一共計劃可以容納32萬卷書。檔案館裏很快就藏有上百萬文件。這些文件可以通過一個高級的液壓系統送到讀書廳。
但是大廈內缺乏足夠的議員工作室來讓左右的議員工作。其地基為138×96 米,與歐洲其它議院建築相比較小。有人寫道:「對他(指議員)來說有(……)雕刻精細的壁板、國王廣場的美麗景色(……)有什麼用處,假如他沒有座位坐下、沒有空閒的寫字枱來讀書寫字?」此後幾年裏的改建也未能解決這個問題。威瑪共和國時期的比例代表制使得議員的數字從397名增加到600多名,使這個問題更加突出。1920年代末計劃在國會大廈北部擴建,但是這個計劃沒有能夠付諸實行。
大多數房間(包括大會議廳)以木板覆蓋,採用櫟木、白蠟木、漂白的松木和一些熱帶木材。使用木材的部分原因是為了提高聲響效果,此外木材比石材價格低廉。除此之外還有風格問題。瓦洛特主要是按照德國16和17世紀文藝復興風格來設計內部裝潢和家具。木材覆蓋的牆壁以及木材的裝飾,比如門上方的扇形的三角裝飾,或者方尖塔裝飾、雕刻的立柱和欄杆以及比喻的人形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官方建築(比如富有城市的市政大廈)中非常常見,因此也用來裝飾國會大廈。這個非常精心的裝飾往往被參觀者看作是典型的德國式,因此也使用在此。與此相反的則是國會大廈的外形,雖然具有一些德國式的風格,但是總體上的形象則是當時非常普及的「國際新文藝復興式」。
圖像裝飾
1894年納入拱頂石時,藝術修飾還沒有完成。這個藝術修飾的目的在於體現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統一——德意志各分國在普魯士的領導下統一。入口處山牆上的帝國國徽以及拱頂頂部的皇冠以及入口上方萊因霍爾德·貝加斯塑造的日耳曼尼亞雕塑群代表着達到的目標。另一方面圖像的許多地方也體現出來德意志帝國是由其不同的分國或者州組成的,比如當時德國所有州的州徽和王國的國徽、重要城市的市徽以及擬人化的萊茵河和維斯瓦河。除此之外在角樓上還有當時流行的16個形象:藝術、科學、教育等等。為了保持國家統一性的代表以及避免地區間的競爭建築師選擇了德國各個地區的雕塑家來完成外圍的圖案。
瓦洛特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說這座建築是為德意志人民(DEM DEUTSCHEN VOLKE)而建。當時有很多人都估計這三個詞會在啟用時刻在西部大門上。但是這個部位有20多年空着。一般認為威廉二世親自操縱來阻礙將這三個詞刻上去,但是這個懷疑沒有確鑿證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6年聖誕節這三個詞才安置上去。一般歷史學者研究認為有兩個原因:德國社會民主黨同意戰爭貸款,皇帝為此表示「感謝」;或者是因為當時人民已經厭倦戰爭,因此此舉是用來鼓舞人民的戰心。著名的建築師和工業設計師彼得·貝倫斯使用當時流行的安色爾體塑造了這三個詞。詞本身是用1813年至1815年拿破崙戰爭末期繳獲的兩門大炮的鑄鐵熔化後造的。每個字母高60厘米。
瓦洛特於1899年赴德雷斯頓任教授,但是直到1912年他逝世依然不時因為國會大廈的裝修問題而從事顧問職務。
國會大廈縱火案和納粹時期
1933年2月27至28日夜,阿道夫·希特拉上任德國總理四周後發生國會縱火案,大火從國會大廈的拱頂竄出。會場和一些周邊的房間被焚毀。這次大火被確定為縱火所致,但是至今為止沒有確切說法解釋誰是縱火者。而可以肯定的是納粹在這個事件中得利。當夜他們就以此為契機,對其政敵採取暴力襲擊。次日他們迫使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簽署國會大廈大火法令以「保衛國家和人民」。該法令的重點在於第一條規定德國憲法部分條文暫時失效,第五條規定「叛國」可以處死刑。
1933年5月荷蘭共產黨員馬里努斯·范·德爾·盧貝和當時其他著名共產黨人,包括保加利亞人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在萊比錫的帝國法院上因縱火被告。原告稱大火是進行武裝暴動的信號。盧貝在這次的政治性審判中,依據來源可疑的認罪和倉促改變的法律條文而被處死刑,1934年1月處決。其他被告人因為證據不足而獲釋。由於在法庭上季米特洛夫在辯論內容上遠勝於約瑟夫·戈培爾和赫爾曼·戈林,因此這次審判被納粹宣傳者視為一場災難。
從1933年7月開始只有納粹黨黨員參與德國的議會,議會名存實亡。大火後議會搬到國王廣場另一側的劇院裏召開。雖然拱頂經過臨時修補,卻沒有修理毀壞的會場。大廈內僅進行政治展覽。這裏展出過阿爾伯特·斯佩爾設計的「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的模型。按照這個規劃在國會大廈附近要建造一座拱頂290米高的「人民大廳」(Halle des Volkes)。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會大廈的窗戶被填死,改造為一座碉堡。AEG曾在這裏生產真空管,大廈內還設立過一所醫院,鄰近的夏里特醫院將婦產科搬到這裏,因此有數百名柏林人在國會大廈中出生。後來受到英美盟軍的空襲和蘇聯紅軍的炮擊。
1945年,蘇聯紅軍攻入柏林。他們將國會大廈視為納粹黨政府的標誌之一。經過激烈戰鬥,蘇聯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突擊第3集團軍第150步槍師第176旅佔領國會大廈。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突擊第3集團軍的九個師分別製作了紅旗,1945年4月30日其中一面旗首先插在大廈入口處,後來插在拱頂上。當地時間下午三點鐘第三軍的指揮官打電話給朱可夫說:「我們的紅旗飄揚在國會大廈上!」他還說「在上層和地窖里還有戰鬥。」[3]直到5月1日晚上地窖里的守衛者才投降。升起這面旗幟的三名蘇軍士兵為阿列克謝·別列斯特、米哈伊爾·葉戈羅夫和梅利通·坎塔里亞。
1945年6月20日這面紅旗運返莫斯科準備參加勝利日慶祝典禮,現存於俄羅斯的陸軍博物館展出。這面紅旗隨後稱為「勝利旗」,常出現在俄羅斯等原蘇聯國家的閱兵中。攻入國會大廈的蘇聯士兵在牆壁上留下了大量塗鴉,後來的重建中保留下來。
德國分裂(1945-199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位於西柏林地區,但國會大廈及其周圍已是一片廢墟,市民使用周圍的空地種植馬鈴薯和蔬菜。1954年11月22日拱頂被拆——理由是為了對損毀的建築物減輕負擔,一些批評家懷疑這個理由。此後新成立的聯邦建築局僅限於保存其建築。
1955年聯邦議會決定修復國會大廈。但是在當時分裂的德國修復大廈的目的還沒有定論。1961年建築師保羅·鮑姆加藤作為一場招標的獲勝者獲得了計劃和組織重建的任務。1973年重建工程完成。但建築表面的許多裝飾圖案沒有修復,角樓的高度向下降低,而且沒有建造新拱頂。在建築內部大多數舊有結構被石棉遮蓋,新的樓層擴大了使用面積,也大幅度地改變了原來的房屋結構。大會場擴建了一倍,可以容納重新合併後的議會成員。但是按照《柏林四強協定》,從1971年開始聯邦議會不能在柏林召開會議,只有黨派議會團體可以在新設的房間裏開會。
儘管鮑姆加藤的改造受到聯邦建築局(BBD)的支持,部分依建築局要求設計。但也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他改用1960年代的建築風格,不使用任何裝飾。建築內已直線和平面為主。當時有些評論尤其認為19世紀時期造的大型建築過於臃腫,沒有多少保存價值,因此在改建時基本上沒有顧及保護的觀點。除此之外對國會大廈改建工程的評論,除美學觀點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整個建築儘管是一座議會建築,但是在建造時它代表的是一個民主前的國家制度。此後的民主政權非常弱,繼之則是一個非常獨裁的政權。當時德國剛剛開始進入民主政治,因此在改建過程中決定使用現代化的建築風格來完全脫開以往。目前人們對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又發生了變化,因此在再次改建後鮑姆加藤的設計幾乎全面取消,只留下了少數印跡。只有外表的許多雕塑和圖案沒有恢復。除了對這些雕塑和圖案的反對外,還有出自力學上的原因反對恢復這些雕塑的意見。在戰爭中這些雕塑大多已毀得面目全非了。1990年代開始再次改建國會大廈時曾經有人討論是否修復它們,但是這個建議很快被放棄了。
在兩德分裂期間從1961年至1989年柏林圍牆就在國會大廈的東側。建築內有關於聯邦議會以及國會大廈歷史的展覽。外國首腦來訪問柏林是都要到國會大廈的外圍台階上來看柏林圍牆。從1971年開始建築內展出「德國歷史疑問」的展覽,數百萬來訪者觀看了該展覽。
兩德合併後,1990年10月3日聯邦議會在經過非常激烈的討論後,決定將政府和議會從波恩遷回柏林,國會大廈經確定為聯邦議會的會址。
改建(1991年-1999年)
招標
1991年6月20日聯邦議會以僅18票的多數決定將其會址遷往柏林。在搬遷計劃中,德國國會大廈必須改建為一座現代化的議會大廈。1993年開始招標。最重要的標準是透明度、清晰度和模範性的能源技術。在80份設計中最後有三份獲勝:諾曼·福斯特、皮·德·布魯因和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的方案。福斯特的設計中包括一個在大廈上方、與它不相連的一個玻璃頂,這個玻璃頂完全籠罩了大廈及其周圍地區。但是出於美觀(有人稱這個設計為「德國最大的加油站」)以及預計的13億馬克未能獲得公眾批准。在此期間他使用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設計,勝過了他的兩名競爭對手。
在他的新設計中福斯特並沒有計劃給國會大廈加一座拱頂。在他的解釋中他甚至特別表示反對「出於純象徵性原因」在大廈頂上加任何提高的結構,他不建議加一個頂(如他本來的設計)或者一個拱頂。出於政治家的壓力在1994年和1995年頂部的設計多次修改。1995年5月8日福斯特展示了一個玻璃的、可行的拱頂,這是他的最後設計。議員們同意了這個設計方案。卡拉特拉瓦卻指責福斯特盜用了他本來的設計,因為卡拉特拉瓦參加招標的設計中有一個類似的拱頂。經過專家評審和再評審,最後,大多數專家認為一個像拱頂這樣的傳統建築結構無法有特別的著作權。
克里斯托夫婦
從1971年開始藝術家克里斯托夫婦準備其「包紮國會大廈」的計劃。1994年1月波恩聯邦議會召開大會討論是否一個像國會大廈這樣擁有國家象徵性的建築可以作為藝術品使用。大多數議員表示同意。從1995年6月24日至7月7日國會大廈完全包在銀色的不燃纖維布內,包裹用的繩子有三厘米粗。在兩個星期內這個藝術品吸引了五百萬人參觀。
內部改造
改建前最後大廈內的最後一次活動是1994年12月2日舉行的。1995年5月末改建準備工作完成。這些工作包括去除石棉和將1970年代改建時遮蓋起來的結構釋放出來。許多原來的結構均保存下來,後來又結合到改造後的建築中。保存老建築是對建築師提出的要求之一。歷史遺跡要能夠看到。其中包括1945年5月蘇聯紅軍士兵在建築內的留言。在俄羅斯外交官的同意下包含種族歧視內容及其它下流內容的塗鴉被去除,其它的留言則予以保存並可供參觀。
1995年7月末改建工程開始。鮑姆加藤的改建被去除,清理出4.5萬噸垃圾。為了保證的建築的穩定性,原來保羅·瓦洛特在建築地基里打下的2,300根支柱又增添了90根。
1996年6月開始內部的基礎改建,在老建築的結構中產生了一座新建築。包括貫通所有三層樓的大會場和在三層樓的記者招待廳。北翼和南翼約佔總建築面積的三分之二,基本上保持了過去的狀態,僅有修繕。大會場面積1,200平方米(瓦洛特的大會場為640平方米,鮑姆加藤的為1,375平方米),主席台又改移到東邊,如同建築初始時的狀態。觀眾可以通過一個為此特地建造的中間層到觀眾台。三層樓僅供議員使用。改建時使用了現代的建築材料,在老建築里主要使用淡色和暖色的石灰岩和砂岩。為了提高建築的清晰度,建築內分九個區,每個區有自己的(有時非常鮮艷的)顏色。房間內也有同色的木質牆壁,但是這些顏色有時與房間裏展出的藝術品不諧和。
拱頂
後來設計的拱頂吸引了許多來訪者,成為了柏林的一個標誌。通過西門來訪者可以進入大廈。經過安全檢查後他們首先到達可以行走的樓頂。樓頂上的拱頂直徑38米,高23.5米,重1,200噸。它的鋼鐵骨骼由24根豎直的肋(每根之間有15度的距離)和17根水平的環(每根間有1.65公尺的距離)組成。玻璃的總面積為3,000 平方公尺。在其內側有兩條對稱的、螺旋式的、約1.8米寬、230米長的斜坡可以走到離地面40米高處的一個瞭望台。拱頂的最高處離地面47米,比保羅·瓦洛特設計的拱頂低得多。每天平均有8,000名來訪者。
福斯特在接受改建時得到了非常明確的規定,總改建用費不能超過六億馬克,包括拱頂的用費以及所有其它費用。1999年4月19日在國會大廈的首次會議上象徵性地將大廈的鑰匙交給議會主席。標誌着改建工程按期按價完成。
1999年9月7日德國聯邦議會開始在改建後的國會大廈正式開始工作。至2006年6月共有1,800多萬人參觀了國會大廈。
能源技術
1990年代國會大廈的改建中顧及生態學問題是招標時的重要要求之一。大廈的暖氣和能源系統結合了太陽能技術、機械通氣、使用地層作為冷和熱儲藏、熱電廠、廢熱發電和使用可再生材料。
屋頂上的太陽能設備的面積有300多平方米。此外還有兩座以麥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來的生物柴油為燃料的熱電廠。這些供電設施可以提供國會大廈及其周圍的議會82%的電能。在夏季,一座吸收式冷凍機使用電廠的部分餘熱驅動來為大廈供冷。另一部分餘熱投入地下300米深處的水庫中,將其內的鹽水加熱到約攝氏70度並泵回地下,這些熱水可以在冬季用來取暖。另一個60米深處的水庫則用於存儲冬季的冷氣,也用於夏季供冷。通過這些和一些其它措施,國會大廈的年二氧化碳釋放量可以從約7,000噸降低到400至1,000噸。
大廈的拱頂也與能源技術結合,用來作為大會場的照明和通風。通過360個漏斗狀排列的鏡子將日光引入會場。為了避免陽光直射並引起會場溫度升高,一部分可通過電腦控制活動的鏡子可以通過太陽的位置改為反光鏡或遮光鏡。在漏斗的內部熱氣可以導引到建築的最高處,通過一個拱頂中心的圓洞排出。在其通道上它還經過一個熱回收設備,將部分餘熱收回。拱頂圓洞下有一個排雨水的裝置。瓦洛特在他的設計中就已經為了建築的通風而建造了許多通風管。這些通風管重新啟用。
藝術作品
在國會大廈改建前就已經有在大廈內陳列藝術作品的計劃,這個計劃在改建過程中得到採納。國會大廈是柏林市中心政府區的建築中藝術陳列的中心建築。在改建過程中又有18位藝術家受邀請為大廈提供他們自己的作品。除德國知名的藝術家外,鑑於柏林過去的佔領時期的歷史,英國、法國、俄羅斯和美國的藝術家也受邀。除此之外大廈內還陳列着許多收買或者租借的藝術品。大廈內共陳列有近30名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以下為其中的幾部作品:
- 卡塔利娜·西維丁在1992年就為紀念納粹所迫害和殺害的議員,在議院休息室中設立了以毀滅和再生為題材、由五幅照片繪畫組成的大型藝術品,此外還有放在木桌上的紀念書。
- 西格瑪·波爾克和格哈特·里希特受託替西側入口70米高的牆設立藝術裝飾。里希特使用黑色、紅色和黃色的彩色玻璃組成了一個有多種理解方法的、21米高的圖。波爾克則裝飾了一組內容來自政治和歷史的、由五個發光盒組成的拚圖。
- 延尼·霍爾策在北側的入口處樹立了一根柱子,上面垂直地不斷有彩色的、1871年至1992年間議員的演講和叫喊,按照藝術家的願望不斷有新的演講加入。
- 喬治·巴塞利茨在南側的入口廳設立了一塊巨大的屏幕,上面投影有倒過來的卡斯巴·大衛·腓特烈式的繪畫,來強調繪畫中的形式元素。
- 伯恩哈特·海伊西奇提供了一幅名為《時間和生命》的繪畫。它以德國表現主義的手法體現了德國歷史中眾多關鍵時刻。
- 約瑟夫·鮑依斯的作品《帶裝備的桌子》是一個長期外借藝術品:一塊用青銅鑄的桌子,上面有一個盒子,前面的地上有兩個球,盒子與秋之間有電線相連。這個作品代表自然與技術能量之間的交流。
- 漢斯·哈克為北側的內院設計了一個藝術品。議員要從他們的選舉縣中帶泥土裝進在一個瘦長長方形的木盒子裏。一開始沒有很多議員響應這個要求。一行霓虹燈的字「為人民」不被泥土遮掩。泥土裏長出來的植物隨它們生長。
在改建時大廈的藝術收藏就已經歷非常激烈的爭論。比如有人強烈抗議收納海伊西奇的作品,因為他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時期與政府的關係非常近,因此有人認為他的作品不應該陳列在民主議會眾。哈克的作品的爭論更加激烈。他的霓虹燈字行與入口處山牆上的字(為德意志人民)非常相似,因此有人指責他是想修改山牆上的字。哈克表示他認為由於德國近代歷史人民這個詞有一定的問題,但是他想通過他的字行給予一些思考,而不是想否認山牆上的字。藝術顧問會開了三次會議討論哈克的作品,議會也開會討論,最後還是接受了這個作品。
國會大廈中所有藝術品的收購價值為八百萬馬克,這與法律規定的公共建築中為藝術作品出的錢的比例相應。每個藝術品的價值並未一一公開。
其它
西陽台
西陽台位於大廈西側大門的右側(北方)。1918年11月9日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議會主席菲臘·謝德曼在第二個西陽台上宣佈「德意志共和國」成立。今天這裏有一塊牌子紀念這個時間。關於他當時的演講今天有多個不同的版本流傳下來。1928年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他的演講是這樣的:「工人和士兵們!戰爭的四年是可怕的。犧牲是恐怖的,人民不得不喪失財產和鮮血。倒霉的戰爭結束了。殘殺結束了。戰爭的後果,我們還將多年肩負艱苦和悲慘。我們要團結,誠懇和擁有責任感!舊的,陳腐的,崩潰了。新的萬歲!德意志共和國萬歲!」幾個小時後卡爾·李卜克內西在王城宮邸宣佈「自由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地下通道
兩德合併後在改建時發現了一個有暖氣管的地道。它將國會大廈與國會主席宮連在一起,今天這個宮內是德國議會協會。有人懷疑1933年2月衝鋒隊成員使用這個地道進入和退出國會大廈放火。但是這個懷疑沒有證明。
聯邦鷹
諾曼·福斯特為多個大會場設計了新的聯邦鷹。福斯特希望這隻鷹瘦一點,但是議員們決定採納原來路德維希·吉斯為波恩的議會設計的胖鷹(外號為「胖母雞」),但是體積略大。福斯特則決定塑造鷹的背面,因此新的聯邦鷹是兩面都有的。福斯特設計的新標誌比舊標誌大約三分之一,重約2.5噸。
希特拉
與一般的意見不同的是,阿道夫·希特拉從來沒有在國會大廈內發言。[4]在威瑪共和國時期希特拉從未是國會議員。1933年1月30日帝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拉為帝國總理。兩天後第七屆國會就由總統興登堡解散。[5]
新國會於1933年3月21日召開,但是此時國會大廈已經毀於祝融,國會轉移到柯羅劇院,希特拉是在德國國會轉移後的會址講話。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德國聯邦議院(德語)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13.
- ^ Hans-Peter Andrä, Markus Maier: 改建柏林帝國議會大廈為德國聯邦議會會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德語,PDF)
- ^ 《朱可夫的回憶錄》
- ^ 胡爾夫岡·蒂爾澤在國會大廈重新啟用時的演講(德文)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4.
- ^ 1933年2月1日国会解散法令(德语). [2014年5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3日).
- Mathias Wallner 和 Heike Werner: 《Architektur und Geschichte in Deutschland.》 S. 158-159,2006年慕尼黑,ISBN 3-9809471-1-4。
- Deutscher Bundestag, Referat Öffentlichkeitsarbeit: 《Einblicke. Ein Rundgang durchs Parlamentsviertel.》 S. 35-45,2006年柏林。
- Thomas G. Dorsch: 《Der Reichsgerichtsbau in Leipzig. Anspruch und Wirklichkeit einer Staatsarchitektur.》,1999年法蘭克福,[Das Reichstagsgebäude und das Reichsgerichtsgebäude wurden zur gleichen Zeit erbaut.]
- Godehard Hoffmann: 《Architektur für die Nation? Der Reichstag und die Staatsbauten des Deutschen Kaiserreichs 1871-1918.》,2000年科隆,ISBN 3-7701-4834-7.。在線版本:(《Beschreibung auf der Homepage des Auto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Oscar Schneider: 《Kampf um die Kuppel. Baukunst in der Demokratie》,2006年Bouvier,ISBN 3-416-03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