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笠

中国民运人士、牧师

張伯笠(1957年),祖籍中國山東黑龍江省望奎縣人。基督教牧師八九民運學生領袖。

生平

張伯笠(張伯利)曾在黑龍江省望奎縣讀小學中學,曾在綏化師專和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習,畢業後在鐵路工程報社任記者,期間寫出許多報告文學作品:《成功者說》、《哈木哈木》、《通向大海之路》、《中國星火》等。

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師從曹文軒錢理群。1989年4月15日將第一首悼念胡耀邦的詩《長相思·雨夜送耀邦》貼在北大三角地。並擔任北京大學《新聞導報》第一任總編輯。

1989年4月17日張伯笠和王丹等人組織了北京大學生第一次悼念胡耀邦的遊行,並參與起草了《請願七條》。

學生絕食期間,張伯笠擔任了天安門大學生絕食團副總指揮,絕食團宣傳部長,李鵬宣佈戒嚴前一小時前,張伯笠代表絕食團指揮部宣佈結束絕食改為靜坐抗議。

張伯笠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期任了天安門臨時指揮部副總指揮,保衛天安門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和生存了一天的天安門民主大學校長。六四鎮壓後,張伯笠逃出北京在東北潛伏下來,6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將他列為21名高自聯骨幹之一,受到全國通緝。張伯笠逃到黑龍江省中蘇邊境躲藏,被當地一名基督徒收留。1989年聖誕夜張伯笠逃亡蘇聯,向蘇聯政府請求過境到歐美被拒並遭遣返。蘇聯軍方將他秘密送到邊境,讓他自行離開蘇聯返回中國。後張伯笠在黑龍江的荒原躲藏(有人稱其為現代魯賓孫),期間妻離子散。他是當時唯一在境內逃亡藏匿兩年沒有被中國政府抓住的六四通緝犯[1]

兩年後(1991年6月)張伯笠通過秘密渠道逃亡香港,並向美國駐香港領事館申請政治庇護,獲准流亡美國。1991年7月被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聘為訪問學者,普林斯頓中國學社研究員,師從余英時教授。後因腎衰竭在美醫院治療,一年後轉至台灣榮民總醫院治療。期間歸入基督並寫作出版回憶錄《逃亡者》[1],後被譯為多種文字,其英文版《Escape From China 》獲美國華盛頓郵報最佳圖書獎(2002年),中文版一章節《逃亡鐵幕內》獲台灣聯合報文學獎。

張伯笠1993年參加了海外民運的華盛頓大會,當選《民主中國聯合陣線副主席》並擔任《中國之春》雜誌總編輯兩年之久。

張伯笠1995年奉獻傳道,並進修於惠頓大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7年進入洛杉磯台福神學院(Logos Evangelical Seminary) 學習神學,獲得道學碩士學位並成為中國福音會研究員,師從趙天恩博士。

張伯笠2001年被於力工牧師、劉富理牧師、劉彤牧師、趙天恩牧師等按立為基督教牧師,2002在華盛頓特區郊區開拓並牧養豐收華夏基督教會,之後在新加坡,紐約,費城,洛杉磯,悉尼等地開拓豐收華夏基督教會,並於2018年獲得了美國林肯大學( Lincoln Christian University )教牧神學博士學位。

張伯笠熱情佈道,創辦了華夏佈道團和華夏福音神學院,現已有三百多畢業生在世界各地服事教會。

張伯笠現任美國豐收華夏基督教會總會主任牧師,北美華夏佈道團主席,美國華夏福音神學院院長。

著作

  • 報告文學:《哈木哈木》
  • 自傳:《逃離中國》(英文版名為Escape from China
  • 2005年發表《中國教會的發展和我們的福音使命》

外部連結

  1. ^ 1.0 1.1 张伯笠《逃亡者》.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