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貢院
廣東貢院為中國封建時代廣東地區省一級舉行科舉鄉試的場所,始建於南宋,歷史上多次遷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定址於廣州內城東南隅小南門內承恩里,即今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文明路東端,其範圍包括今廣東省博物館舊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文明路總館東部和廣東實驗中學等地。清代時廣東貢院曾與順天貢院、江南貢院和河南貢院並稱為中國四大貢院,今建築僅存龍虎牆與明遠樓。
歷史
廣東貢院始建於南宋淳祐十年(1250),原在廣州城東北,元末毀於戰亂。明初鄉試考場一度設在光孝寺,宣德元年(1426)重建貢院於內城東北隅小北門內西竺寺舊址[志 1],即今小北路北段的大石街、小石街和洪橋街一帶,明末又毀,今明代貢院附近尚存洪橋街(原黌橋街)、天香街、丹桂里(原丹桂巷)和步蟾坊等與貢院科舉相關的地名[1]。
清初則先後於光孝寺、廣東布政使司署和明代總兵府舊址[注 1]舉行鄉試,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由廣東巡撫李士楨主持重建貢院於城東南隅承恩里,此後經歷了兩次重建(道光二十一年(1841)毀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次年重建,咸豐七年(1857)毀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十一年(1861)重建)和四次擴建(道光元年(1821)、二十二年(1842)、同治二年(1858)、同治六年(1862)四次擴大號舍規模)。此外嘉慶十七年(1812)將廣州城牆東南角上的四方樓改建為魁星樓,因其靠近貢院,攸關文風[志 2]。清代貢院附近同樣留下了拾桂坊、龍騰里等與貢院科舉相關的地名[2]。
光緒三十二年(1905)科舉廢除,兩廣總督岑春煊奏改貢院為培養中學及師範學堂師資的兩廣優級師範學堂,民國元年(1912)改稱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民國十三年(1924)孫中山以大元帥名義明令該校與廣東公立法政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合併為廣東大學,十五年(1926)為紀念孫中山而改名為中山大學。民國二十一年(1932)中山大學遷至石牌新址,原址屬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後演變為今廣東實驗中學。
自改為兩廣優級師範學堂開始,原貢院建築即被陸續拆除以興建新校舍,其中南部建操場,因民國十五年(1926)國民革命軍曾在此誓師北伐,今改為革命廣場[3];中部建大鐘樓、西堂和東堂等西式建築,中山大學時期曾分別作為禮堂、文學院教學樓和理工學院教學樓與實驗室,僅存的明遠樓則作為圖書館閱覽室。後因大鐘樓因於民國十三年(1924)作為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民國十六年(1927)魯迅任教於中山大學時也一度居住於此,1959年改為由廣東省博物館所轄的廣州魯迅紀念館,現同時作為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保護(文明路215號),西堂於20世紀80年代被拆除改建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文明路213號),東堂抗日戰爭時期被毀,1957年原址劃歸籌建中的廣東省博物館並興建陳列大樓(文明路215號)[2]。
建築
全盛時期的廣東貢院坐北朝南,按咸豐十一年(1861)重建時的規模為東西四十五丈(約155.25米[注 2]),南北一百一十四丈(約393.3米),北近惠愛大街、東南臨城牆、西靠民舍及禺山書院,即今北起中山路、南至文明路、東至越秀中路,西至龍虎牆[4]。主體建築呈左右對稱的長方形佈局,分為候場、試場、外簾辦公(監考官員辦公)和內簾辦公(閱卷官員辦公)四個區域,中軸線上以明遠樓為中心,外三門、內三堂[志 3]。
其中,外三門自南至北依次為頭門、儀門和龍門,頭門即廣東學政點名入場之處,頭門外設照壁、鼓樓和旗杆等,並以屏牆圍合成廣場(東開興賢門、西開育才門),參試士子在此候場。內三堂自南至北依次為「至公」、「戒慎」和「聚奎」三堂,戒慎堂以北有門以分隔內外簾,分別居住內外簾官。外簾辦公區內以至公堂為貢院大堂,左右為收卷、掌卷、對讀、彌封、謄錄、供給各所,戒慎堂左右為監臨、提調、監試各所;內簾辦公區內的聚奎堂為主考官住所及閱卷之處,東西為同考官住所及閱卷之處[志 4]。明遠樓為巡查官指揮、巡視和號令整個考場之處,東西為號舍,即試場區,其四角設望樓,東西兩側設夾道,中部道路兩側設水井二十四口。每間號舍按訓蒙讀本《千字文》字號排列,如「天」字在東,「地」字在西,「玄」字在東,「黃」字在西,依此類推[2]。
歷康熙始建至清末,廣東貢院的號舍數量不斷增加,最初為五千餘間,道光元年(1821)兩廣總督阮元認為原號舍低下狹小,重新改擴建,數量達到七千六百餘間。道光二十二年(1842)和同治二年(1858)又分別增加五百餘間,達到八千六百五十四間。原廣東鄉試四千餘人,取中七十一人,同治時上諭以廣東省捐輸及釐金數額較大,增加鄉試中額以示嘉獎,故同治六年(1862)廣東巡撫蔣益澧再增號舍三千餘間,最終達到一萬一千七百零八間,同年廣東鄉試也達到應試萬餘人、取中一百零九人的規模[志 5]。按阮元重修碑記,當時擴大重建後的號舍寬三尺四寸(約1.08米[注 3])、深四尺六寸(約1.47米)、高六尺五寸(約2.08米),前後之間的長巷深二尺一寸(約0.67米)。號舍內架設號板兩塊(原上長下短,後改為同長),白天可分開寫作,晚上可並起睡臥,巷尾設有廁所[志 6]。
廣東貢院明遠樓與中山大學天文台舊址 | |
---|---|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廣州市越秀區 |
分類 |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1684年 |
編號 | 1-10 |
認定時間 | 1978年7月 |
龍虎牆和明遠樓為廣東貢院現存的主要建築,其中龍虎牆即放榜牆,因放榜多在九月的寅日或辰日,寅屬虎、辰屬龍故名,原為貢院西界牆的一部分,現狀存長約30米、高約4米的青磚牆,位於德政中路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西門邊,為防止牆體倒塌而以水泥柱加固[5],2005年被列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6]。
明遠樓因漆為紅色又俗稱紅樓,現位於越秀中路125號大院內33號,為木結構兩層樓閣,佔地面積250平方米,建築面積156平方米,旁有兩棵樹齡超過160年的木棉樹。建築面闊進深均為五間,樓身面闊進深均為三間,上下層柱位對齊無收分,構架為七架桁屋前後三步梁用四柱周圍廊,抬樑穿鬥混合式結構,樓梯設置在東側迴廊內,首層外檐柱施插栱(丁頭栱)承托挑檐梁挑出腰檐(角柱施兩跳、其它施一跳),二層同樣施插栱承托挑檐梁出檐,重檐歇山頂上覆以黃琉璃瓦[注 4],具有典型的清代嶺南建築特色[7]。2016年大修後作為廣東貢院歷史陳列館對外開放,內設《從紅樓到鐘樓——清代科舉與廣東近代教育發展》專題陳列[8]。
2014年在維修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加固地基時於南牆角發現號舍遺址,2015年又在庭院施工過程中發現中軸線上的條石路面通道和兩口水井,其中號舍遺址距離地面不到半米深,其地基和室內鋪面大部分保存完整,建築規模與文獻記載相同。遺址中出土了大量明清陶瓷殘件,多為燈具、碗碟等日常用品,推測為考生所遺棄。兩口水井分別位於大鐘樓向南大院露天的芒果樹下和東外牆4米、地下0.3米處,井面砌有方形井台石壁,井身以圓形青磚所砌[9]。現兩處遺址均已在清理後對外展示。
鄉試
清代廣東鄉試共選拔舉人六千餘名,其中考取舉人後繼而進京考取狀元的有三名,分別為乾隆四年(1739)己未科狀元番禺人莊有恭、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狀元吳川人林召棠和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狀元順德人梁耀樞。五邑人黃章於康熙二十年(1681)參加鄉試時已99歲,應試時讓曾孫提着「百歲觀場」燈籠,為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科舉考生[10]。
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黃遵憲、康有為和梁啓超亦曾在廣東貢院應試,其中黃遵憲參加兩次廣東鄉試未中,清同治十一年(1872)參加順天鄉試被錄取為一百四十一名舉人。康有為參加兩次順天鄉試未中,光緒十九年(1893)參加廣東鄉試被錄取為第八名舉人,梁啓超則在光緒十五年(1889)參加廣東鄉試被錄取為第八名舉人[2]。
此外,清代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第三回稱范進中舉的捷報為「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即范進同樣通過廣東鄉試考取舉人。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 方志
- ^ 清·張嗣衍修,沈廷芳纂,《乾隆廣州府志·卷十八·公署》:貢院舊在城內東北,宋淳祐十年建,元季燬。明宣德元年建於西竺寺故址。國朝初以舊院圮,暫於光孝寺試士,順治十一年因布政司舊址為院,康熙十四年移清水濠。
- ^ 清·戴肇辰、蘇佩訓修;史澄、李光廷纂,《光緒廣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貢院宋淳祐年建,在郡城東北二里,元季毀。明洪武甲子鄉試,於光孝寺暫設棘闈,歷十有六科,至宣德元年始建於城東北隅西竺寺故址,後經兵燹圮廢。國朝初暫於光孝寺試士,再遷於藩署,康熙三年復遷於新城舊總兵府,二十三年巡撫李士楨始建於城東南隅承恩里。嘉慶十七年建魁星閣於左側城上(司案略查,番禺縣屬老城東南角上原有四方樓一座,近在貢院左側,攸關各屬文風,日久傾圮,嘉慶十七年巡撫韓崶批准司詳改建魁星樓,照修理省會城垣之例,在於通省各屬派捐修造)。二十一年布政使趙慎畛重修貢院。道光元年總督阮元以貢院號舍湫隘,捐俸率官紳士商同捐修,將舊號舍拆去重行擴建,增高、拓深且加寬焉,其巷道一併展闊,計南北共展地段一十二丈有奇,東西共展地段一丈八尺。凡號舍內悉甃堦磚,巷道、甬道、大門外悉鋪石塊,又重建龍門外東西官廳、巡綽兵房,修葺謄錄所,自元年十二月興工,二年六月告竣。二十二年紳士潘仕成獨捐資修葺,增建號舍五百六十五間。咸豐七年洋人之變,院地皆為瓦礫。十一年總督勞崇光同紳士詢謀捐建。同治元年總督瑞麟、巡撫蔣益澧以廣東學額、舉額增廣既多,奏請添派同考官三員,舊號舍不足復興,各屬紳士集捐增建號舍三千間。
- ^ 《光緒廣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勞崇光撰碑記曰,廣東貢院自道光二年總督阮文達公擴建號舍,至二十一年而毀。二十二年番禺潘方伯仕成修之,增號舍五百間,至咸豐七年而盡毀。……命匠人度其地,東西四十五丈,南北一百十四丈,惟明遠樓巋然獨存,余皆瓦礫場也。興而復之,其費甚鉅。諸薦紳、任事咸奮鳩工庀材,五閱月而竣事。外三門、內三堂,主考、監、臨眾官所居五十餘所,大者宏整,小者完固,號舍八千一百五十四間,板厚而平,鋪地以磚,甃巷以石,其溝浚,其井皆如其舊,而材興工有加焉。惟謄錄所隘,以對讀廳併入之,可增坐二三百人,而伐樹闢地為對讀廳,此則改其舊者。三堂曰至公堂、曰戒慎堂、曰聚奎堂,戒慎堂地勢獨卑,乃命匠人輦土填地,使三堂遞進遞高,此亦改其舊而僉以為宜者也。
- ^ 《光緒廣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李士禎新建貢院碑記略,……於是鳩工庀材,委惠州魏郡丞、府學潘教授董其役。起於癸亥年九月二十二日,迄甲子年七月二十九日工竣。基廣五十丈,袤七十三丈有咫,中為明遠樓,東西號舍五千間,士子構思屬文之所也,北為堂三進,曰至公、曰戒慎、曰聚奎,戒慎堂左右則監臨、提調、監試所也,進為橫垣門焉,以分內外簾。其聚奎堂則主考署也,左右各有廳房為寢興之室。兩旁適中雁行為房各六,亦南向,則五經房、考邸也。外簾收卷、掌卷、對讀、彌封、謄錄、供給各所則在至公堂左右。明遠樓之前為儀門,又前為大門,學使者點名與府縣休憩即在其左右,自大門至屏牆更寬,為諸生應點名地。崇墉周匝,深溝環繞,閚敞堅厚,不事藻飾,取堪永久而已。
- ^ 《光緒廣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巡撫蔣益澧撰碑記曰,廣東鄉試四千餘人,取中七十一人,此舊例也。自康熙以來,貢院號舍五千餘間,道光二年擴而增之,為七千六百餘間,二十二年增五百間,同治二年又增五百間,凡八千六百五十四間。近以軍興捐輸及抽釐金廣東一省凡數百萬,奏奉諭旨加鄉試中額及州縣學額,以示嘉獎。……貢院東南近城垣,北為通衢,乃拓其西,買民居地廣六丈,袤八十六丈,西北取禺山書院地十二丈為增號舍地。貢院頭門之西舊為司道廳,為供給所,東為戎廳,為材官所,至公堂之西舊為大廚,東為謄錄所,今皆為號舍。遷戎廳、材官所於興賢門外,遷謄錄所於內簾之後,而以新拓地為司道廳,為大廚,為供給所,余亦為號舍。凡增號舍三千間,合其舊為萬一千七百八間。舊同考官十房,今奉旨增三員,乃增建其房,合為十三房。其餘內收掌及巡綽、吏承、民壯房皆改建之,育才門圮復建之。六年四月興工,六月工畢。……是歲鄉試,士之得與於試者萬餘人取中一百九人,自開科以來所未有也。
- ^ 《光緒廣州府志·卷六十五·建置略二·廨署》:阮元撰碑記曰,……經始於元年冬十二月,二年六月成,稍增舊舍之數,共七千六百三間,計舊舍後牆至前號舍之後牆六尺四寸者,今展深為八尺六寸,舊舍中有瓦處南北三尺四寸者,今展深為四尺六寸,舊舍左右牆寬三尺一寸者,今展寬為三尺四寸,舊舍瓦檐至地高五尺四寸者,今加高為六尺五寸,舊舍寫坐兩層木板,上長下短,夜不能並而臥,今使板同其長,可安臥。檐之外長巷舊多泥塗,雨水浸入,今皆鋪以石,理其溝高低有準,無積水溓泥之患。濬舊井開新井共二十四井。號之尾有廁,臭延於內,今為高廁,欹槽流其穢於牆之外。凡磚瓦木石灰土之工皆堅厚,又舊圍牆加修高堅,以嚴關防。
- 其它(語言均為簡體中文)
- ^ 《小北路;旧城温情里寻“登峰”往事》. 朱偉良. 南方日報. [2016-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
- ^ 2.0 2.1 2.2 2.3 《谈广东贡院旧址与广东省博物馆筹建》. 曹騰騑. 廣州市政協. [2016-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1).
- ^ 《广场》. 曹讚. 羊城晚報. [2016-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9).
- ^ 《广东贡院“红楼”大修完成 将开辟省内首个“清代广东贡院历史陈列馆”》. 廣州市政協. [2016-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3).
- ^ 《广州有个“龙虎墙” 》. 信息時報. [2016-12-21].[永久失效連結]
- ^ 《百年科举龙虎墙新晋市文物保护单位》. 廣東市政府. [2016-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
- ^ 唐薈珺. 岭南古代木构楼阁建筑特色初探 (M.Sc論文). 華南理工大學. 2012.
- ^ 《百年广东贡院将首次开放》. 廣東省文化廳公眾服務網. [2016-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
- ^ 《钟楼”挖出两口清代水井》. 南方網. [2016-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
- ^ 《清代广东贡院最老落选生99岁》. 央視網. [2016-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