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爾·韋侖諾夫賽道
吉爾·韋侖諾夫賽道(法語:Circuit Gilles-Villeneuve)是一條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滿地可的一條賽道。它是國際汽聯一級方程式賽車加拿大大獎賽的舉辦地。也曾舉辦過世界跑車錦標賽、世界冠軍賽車系列賽等賽事。
位置 | 加拿大魁北克省滿地可讓-德拉波公園 |
---|---|
時區 | UTC-5:00 |
座標 | 45°30′2.08″N 73°31′20.86″W / 45.5005778°N 73.5224611°W |
容量 | 100,000 |
FIA等級 | 1 |
開放 | 1978 |
曾用名稱 | 聖母島賽道 (1978年–1982年) |
主要賽事 | 國際汽聯一級方程式賽車 加拿大大獎賽 (1978年–1986年、1988年–2008年、2010年–現在) |
大獎賽賽道 (2002年–現在) | |
長度 | 4.361千米(2.71英里) |
彎道 | 14 |
比賽單圈記錄 | 1:13.078 ﹙ 華特利·保達斯,梅斯特斯車隊,2019﹚ |
大獎賽賽道 (1996年–2001年) | |
長度 | 4.421千米(2.747英里) |
彎道 | 13 |
比賽單圈記錄 | 1:17.205 ﹙ 拉夫·舒麥加,威廉士–寶馬,2001﹚ |
大獎賽賽道 (1994年–1995年) | |
長度 | 4.450千米(2.781英里) |
彎道 | 20 |
比賽單圈記錄 | 1:28.927 ﹙ 米高·舒麥加,班尼頓–福特,1994﹚ |
大獎賽賽道 (1988年–1993年) | |
長度 | 4.430千米(2.753英里) |
彎道 | 17 |
比賽單圈記錄 | 1:21.500 ﹙ 米高·舒麥加,班尼頓–福特,1993﹚ |
大獎賽賽道 (1978年–1987年) | |
長度 | 4.41千米(2.74英里) |
彎道 | 19 |
比賽單圈記錄 | 1:25.443 ﹙ 內爾松·皮蓋,威廉士–本田,1986﹚ |
網站 | www |
賽道歷史
賽道最初名為聖母島賽道(法語:Île Notre-Dame Circuit),[1]於1978年建造並完工。當時加拿大大獎賽已經加入一級方程式賽車賽程達10年之久,曾在莫斯波特公園和蒙特朗布朗賽道舉辦過,此後數十年則由這條賽道舉辦該賽事。1982年,為了紀念在當年比利時大獎賽中去世的加拿大一級方程式車手基爾·韋侖諾夫,該賽道被重新命名。[2]賽道位於滿地可的讓-德拉波公園。該公園以當時負責組織1967年世界博覽會的滿地可市長的名字命名。
賽道橫跨聖海倫島和聖母島,一座聖勞倫斯河上的人造島,其大部分都是為1967年世界博覽會而建造的。聖海倫島也因1967年世博會而被人工擴大。在賽事的電視轉播中經常能看到博覽會的一個著名殘跡,滿地可生物圈。
賽道附近設有護欄,許多經驗豐富的車手曾因此受阻。賽道特別著名的一部分是在起終點直道前最後的賽道變道區外的牆壁。1999年,這面牆壁上刻有「Bienvenue au Québec」(「歡迎來到魁北克」)的字樣,因此被暱稱為「Mur du Québec」(魁北克牆),結束了三位一級方程式世界冠軍戴蒙·希爾、米高·舒麥加和雅各·韋侖諾夫的比賽。此後,這面牆被暱稱為「冠軍之牆」(The Wall of Champions)。在接下來的幾年裏,2009年世界冠軍莊臣·畢頓(2005年)和四次世界冠軍施巴斯坦·華迪爾(2011年,在練習賽中)也成為了這面牆的受害者。
在它存在的頭幾年,賽道由技術性中速的變道和相對較低的整體圈速組成。然而,多年來,賽道已經轉變成了一條追求直線速度的高速賽道。在1986年至1988年之間(其中1987年發生了一年的間斷),停車道和起終點直道從發卡針的位置移到了快速的右-左變道的出口處,這裏成為了最後一個彎道。在1989年意大利聖馬力諾大獎賽發生了羅蘭·拉岑貝格和艾爾頓·冼拿的致命事故後,1994年在賽道的賭場彎和發卡彎之間插入了一個變道,以降低最高速度。1996年的比賽中,這個變道和賭場彎都被取消了,賽道從底部的發卡彎變成了一條直道。
2002年,賽道的維修站的出口被改變,以提高車手的安全性。這也縮短了賽道的長度。
2005年,在大獎賽前,對最後一個賽道變道的路緣進行的變更在車手中引發了爭議。路緣被提高,並且車手難以看清,使比賽變得更具挑戰性。
2017年,由於新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更高彎道速度以及國際汽聯(FIA)規定的新安全要求,賽道在2017年5月撤除了舊的輪胎障礙,增加了額外的Tecpro障礙。根據2017年的技術規定,專家預測F1賽車在滿地可的比賽中每圈速度將提高三到五秒。2017年的F1比賽還看到了最後一個賽道變道(冠軍之牆)的出口角度發生了改變,因為FIA認為它很危險。
轉彎1和2的組合被稱為冼拿 'S'彎。從鳥瞰圖來看,轉彎1和2在一起可以形成一個「S」形。由於重新設計的出發彎進入第二個彎道,一開始並不那麼明顯。
非常快的Pont de la Concorde彎(第8彎)位於橋下通道之後,在第9彎和發卡w彎之前,被稱為「快速曲線」,車手可在此加速追趕。
發卡針是圈道上最典型的180°發卡彎設計,賽車在F1比賽中需要完全鎖定方向盤。進入發卡彎時採取的不同線路可能導致在彎道內或在比賽中出口時超車。煞車太晚會導致車輛偏離正軌,有些車輛會在看台前旋轉。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Official site
- Circuit Gilles Villeneuve History and Statistics
- Statistics from official F1 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 lap of Montreal with Honda’s Alex Wurz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ontreal –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rackpedia guide to driving Gilles Villeneuve
- BBC's circuit gui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iro Pabón's Racetracks 3D views and virtual laps of all F1 circuits, including this one, via Google Earth
- Spectator testimonial of the Circuit Gilles Villeneu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NASCAR Busch Series on Play-Montreal
- Parc Jean-Drapea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ircuit Gilles Villeneuve on Google Maps (Current Formula 1 Trac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