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城(1500年—1564年),字叔防,號月梧陝西省綏德衛官籍江西萍鄉縣人,世居榆林衛,官籍。正德年間,何城父親何炫在江淮為鹽商,入籍揚州府江都縣。明朝政治人物。

何城

大明分巡冀南道山西潞安兵備副使
籍貫 陝西省綏德衛
字號 字叔防,號月梧
出生 弘治十三年(1500年)庚申七月十七日
逝世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配偶 朱氏
親屬 曾祖何洪,祖何英
何炫,前母趙氏;溫氏;嫡母劉氏;生母楊氏
出身
  • 嘉靖元年壬午科舉人
  •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同進士出身

生平

其父在揚州經商,於是定居於江都[1]。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陝西鄉試第六十一名舉人,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一百八十名,廷試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進士。工部觀政,選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歷官兵部武庫司主事,提督武學,降安州添註同知,築堤捍禦水患,民號「何公堤」。轉徽州府同知,陞工部虞衡司郎中,監督改建圜丘

嘉靖二十年(1541年)奉勅至黃州府,建御書樓,命陶仲文祝延聖壽。次年陞武昌府知府。楚世子朱英燿與心腹指揮甘玉海謀叛,何城察覺之後,先發制人,於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告發,並殺甘玉海。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擢山西潞安兵備副使,分巡冀南道。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計官員,何城罷黜,返回江都。倭寇猖獗,何城建議修築外城防禦。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卒[2][3]

家族

曾祖何洪,鎮撫;祖何英,鎮撫;父何炫(1459年-1517年),號介菴,正千戶;前母趙氏、溫氏;嫡母劉氏;生母楊氏。慈侍下。弟何堅(號石庵,嘉靖庚子應天鄉試第口口名,授臨江府通判);次弟何塤,生員。

從兄何堂(指揮同知),從弟何基,生員;何址;何增;何坤。

子何汝敬(例貢、授鴻臚寺署丞)。姪何汝礪,嘉靖丁酉陝西鄉試……縣。

孫昌祚;昌德;姪孫燦然,儀直縣學生員;廓然,□□縣學生□□,龍圖出。瑞麟(曾孫);文麟(曾孫 昌祚出);王麟(曾孫);聖麟(曾孫);與麟(曾孫 昌德出)。

參考資料

  1. ^ 羅洪先《明故武畧將軍介菴何公合葬志銘》
  2. ^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進士履曆便覽》:治《易經》,年三十三歲中式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進士。七月十七日生,行一,曾祖何洪,鎮撫;祖何英,鎮撫;父何炫,正千戶;前母趙氏;溫氏;嫡母劉氏;生母楊氏。慈侍下,妻朱氏,兄堂(指揮同知),弟堅;基;址;增;坤;塤,子汝敬(例貢授鴻臚寺署丞);□□(姪),孫昌祚;昌德;燦然(姪孫 儀直縣學生員);廓然(姪孫 □□縣學生□□龍關出);瑞麟(曾孫);文麟(曾孫 昌祚出);王麟(曾孫);聖麟(曾孫);與麟(曾孫 昌德出)。由國子生中式陝西鄉試第六十一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八十名。觀工部政,改刑部主事,兵部武庫主事,提督武學,降安州添註同知,築堤得水患民號何公堤,轉徽州府同知,陞工部虞衡郎中,監督改建圜丘,辛丑奉勅至黃州府建御書櫻命陶仲文祝延聖壽,壬寅陞武昌知府,丙午首發楚世子弒逆,聞於朝,舉為間官之首,復請於撫按前世子腹心指揮甘玉海殘黨與二十七人於市世子黨孤正法坐死。丁未,擢山西潞安兵備副使,分巡冀南道,己酉人晉關取士得人,首拔大學士蒲州張公四維置魁選,庚戌大察甘黨據要津坐譛還江都家食十五年。值江淮倭亂,□受慘戮。又謂□司鈔部俱留外城,首倡築新城禦倭,至今賴之。屢經臺省交薦舉編材,嘉靖甲子卒,葬城西句城□之東劉家原。
  3. ^ 《江南通志》:何城,字叔防,榆林人。父,賈揚,因家江都。嘉靖壬辰進士,由庶吉士,改刑部主事,知武昌府。楚世子英燿與所幸甘玉海謀為叛。城飛書白巡按,乘其未發先,擒玉海,杖殺之,散其防衛,楚中晏然。世子伏法,陞冀南道,罷歸。倭冦作亂,議築外城,時多迂之。未幾,倭犯揚州,城外蕩然煨燼,城中安堵,城之力也。
官銜
前任:
李中孚
明朝徽州府同知
1539年-1540年
繼任:
胡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