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

中國先秦歷史人物,春秋時代吳國政治人物

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羋姓伍氏。名wan4子胥以字行,後投奔吳國,封於,因此又叫申胥。伍子胥家族因在楚國被迫害,投奔吳國。受吳王闔閭重用,大破楚國,北鎮,南服越人,官拜相國公。吳王夫差繼位後,對其「聯齊抗越」戰略不滿,又聽信伯嚭的讒言,最終賜死伍子胥。

伍子胥
吳國上將軍
本名姓:羋
氏:伍
名:員
出生前559年
逝世-484年(74—75歲)
國籍楚國
吳國
父母父:伍奢
別稱申胥
伍子胥藏匿淮水間,選自月岡芳年繪《月百姿》

生平

楚殺父兄

伍子胥先祖伍舉,以正直進諫楚莊王而成名,因此其後代於楚國亦有名聲。周景王四年(前541年)公子圍殺楚王熊員,自立,是為楚靈王,子干子皙逃到外國。周景王十七年(前528年),楚國公子蔡公棄疾,與子干子皙攻擊篡位的楚靈王,靈王自盡。蔡公棄疾又利用謠言,迫使子干與子皙自害,自立為王,是為楚平王,平王用子胥父親伍奢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太子被奸人費無忌所誣陷,伍奢也受到了牽連。平王七年,伍奢被監禁時,楚平王召伍子胥與其兄長伍尚,否則便殺了他們的父親。伍子胥料到楚平王欲殺其父子,勸其兄伍尚勿往,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伍尚明知道會死,依然不忍見父親被害,於是向伍子胥說;「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負責為父親而死,你負責為父親報仇。」還是前去,伍奢知道伍子胥沒有來,說:「楚國上下要遭受兵戈之苦了!」最後,伍尚就和伍奢一起被楚平王處決。

昭關奔吳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伍子胥欲逃往吳國,奈何路途遙遠,只好作罷。之後他因太子建在宋國,遂投靠之;但宋國內亂,只好與太子一起投奔鄭國太子建晉國大夫中行寅在鄭國合作,打算聯合推翻鄭定公,被定公知曉而被殺,最後子胥只好偕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一起投奔吳國。途中過陳國,欲出昭關至吳國,昭關守衛通緝二人,兩人只好徒步逃亡。《東周列國志》虛構了東皋公、皇甫訥幫助伍子胥過昭關的故事。東皋公收留了伍子胥,伍子胥一夜白頭,東皋公讓與伍子胥相貌相似的皇甫訥,幫助伍子胥出了昭關。

伍子胥出了昭關,怕有追兵趕來,急忙往前奔跑,但遇到大江攔住了去路。正着急時,江上老漁夫划著小船把他渡過江。過了大江後,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交給老漁夫說:「這把寶劍是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值一百金。送給你,聊表我的心意。」老漁夫回答說:「楚王為了追捕你,出了五萬的米糧作為賞金,還答應封告發者為大夫。我不貪圖賞金和爵位,怎麼還會貪圖你的寶劍呢?」

伍子胥逃出楚國後,白天躲藏,晚上趕路,不久便抱病。此時盤纏用盡,只好拖着病軀沿路乞討[1]

助吳政變

周敬王五年(前515年),伍子胥在吳國結交專諸要離,夏四月使專諸刺殺吳王僚,協助公子光成為吳王闔閭,其後又令要離刺殺吳王僚之子慶忌

伐楚鞭屍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冬十一月闔閭重用伍子胥,並重用伍子胥發掘的孫武元帥,發兵擊敗楚國,五戰皆捷。次年四月,破楚首都(今江陵紀南城),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報父兄之仇。好友申包胥派使者責備伍子胥鞭屍的作為,伍子胥回答:「幫我向申包胥道歉,我的日子不多了,就像黃昏時趕遠路(日暮途遠),所以只能違背常理,不擇手段(倒行逆施)了。」伍子胥被吳王封到申地(今河南省南陽市北),故又稱申胥。周敬王十五年(前505年)六月,申包胥以師救楚,吳敗還,楚昭王歸國。

對現存相關歷史文獻記載按年代順序進行梳理並發現,古代史事記載最權威的歷史著作《春秋經》、《左傳》及《國語》等對此均未作記載,而《呂氏春秋》、《淮南子》和《穀梁傳》等只記載「鞭墳」、「鞭墓」或「撻墓」等,至《史記》才出現「鞭屍」之敘述。唐代司馬貞和明末清初的顧炎武都對伍子胥「掘墓鞭屍」提出質疑,對歷史層累記載的梳理結果或已說明,「掘墓鞭屍」乃為後世復仇之風熾盛時代所杜撰並加諸伍子胥頭上的不實之辭[2]

輔佐夫差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闔閭與越王勾踐大戰時中箭,闔閭傷腳拇趾,傷重不治,死前囑子夫差勿忘殺父之仇,並託伍氏為輔政大臣,封他最高爵位,稱相國公

伍子胥輔佐夫差富國強兵。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夫差繼位後兩年,夫椒之戰,打敗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消滅越國,但是夫差為伯嚭所讒,不聽「聯抗越」的主張。

伏劍亡佐

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年),夫差以私通齊國的罪名,贈伍子胥劍賜自盡。子胥憤恨自刎,留下遺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雙眼挖出,掛在東城門上親眼看着越國軍隊滅亡吳國。吳王夫差極怒,把伍子胥的屍首裹於鴟夷革(盛酒的革囊)之中並拋棄於閭江。[3]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據說,夫差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雙眼後才舉劍自剄

伍子胥有一子被託付於齊國鮑氏,後來別為王孫氏

貢獻

傳說

由於伍子胥屍沈於閭江之事比屈原投江為早,有些文獻則認為,中國端午節的習俗與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如划龍舟[4]與食粽子[5]

評價

  • 西漢司馬遷史記中對伍子胥的評價頗高:雖然司馬遷對伍子胥破楚時的所為不滿,但認為伍子胥是不拘小節的「烈丈夫」,不願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終為父親報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這應也是司馬遷因為李陵辯護之案受冤屈,被漢武帝處以腐刑,為繼先人之志,完成《史記》之作,隱忍偷生而功成之作,「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藉評伍子胥紓一己胸臆。
  • 司馬貞:「讒人罔極,交亂四國。嗟彼伍氏,被茲凶慝!員獨忍詬,志復冤毒。霸吳起師,伐楚逐北。鞭屍雪恥,抉眼棄德。」
  • 伍子胥在浙江一帶地區被稱為潮神潮王王充論衡》曾說:「山陰上虞在越界中,子胥入吳之江為濤,當自上吳界中,何為入越之地?怨恚吳王,發怒越江,違失道理,無神之驗也。」[6]

文藝作品

註釋

  1. ^ 戲曲《浣紗記》載途中遇浣紗女向其乞飯,允諾日後必當報答,有楚軍至,浣紗女恐受辱,便抱石沉江而死。傳伍子胥仕官後將千金沉入浣紗女沉江處,此為千金小姐典故。但《吳越春秋》並無類似記載。
  2. ^ 吳, 恩培. 伍子胥"掘墓鞭尸"及其证伪.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Sep 27, 2017,. 2017, 34(3) (蘇州市職業大學 吳文化研究院) [Oct 23, 2017]. doi:10.16217/j.cnki.szxbsk.2017.03.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3. ^ 《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4. ^ 《荊楚歲時記》:「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
  5. ^ 《蘇州府志》.增補:「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6. ^ 東漢漢安二年(143年)端午,一名巫師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子胥,被江水淹死,不得其屍。後來他的十三歲女兒曹娥,看到江中的漩渦投江自盡,被撈起時,兩人抱在一起。

參考文獻

參看

延伸閱讀

[]

 史記/卷066》,出自司馬遷史記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