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度論


初期佛教
經典

最初僧伽
 大眾部
 ├ 一說部
 ├ 說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聞部
 ├ 說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說一切有部
  ├ 說轉部
  └ 經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別說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飲光部
  └ 赤銅鍱部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三法度論》是犢子部的論書,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異譯本有公元382年符秦鳩摩羅佛提等譯的《四阿鋡暮抄解》,題為婆素跋陀(Vasubhadra)[1]造。慧遠於《三法度序》稱本論為山賢造,僧伽先(Saṃghasena)註釋[2]

篇章結構

本論以三分法為主,分三品,每品三真度(犍度),共九真度。下表以《三法度論》譯詞為主,括號中為部份《四阿鋡暮抄解》對應譯詞。

德品 第一
真度
無量
無色
無惡 忍辱
多聞
不惡
(聖分)
真知識(善知識)
真御意(思惟)
真由
(得)

(等具)
善損
(等書)
糞掃衣
無事
乞食
伏根
近行禪
方便 第二
真度
上止
(息)
見地
修地
無學地
第三
真度
辟支佛
聲聞 離欲
未離欲
阿羅漢
惡品 惡行 身惡行 第四
真度
口惡行
意惡行
第五
真度
無明 非智 有為不知 第六
真度
無為不知
不可說不知
邪智 身見
邊見
盜見
惑智 寶不了
諦不了
定不了
依品 色陰 第七
真度
欲界 第八
真度
色界
無色界

(處)
細滑入
(更樂處)
近境界 第九
真度
不近境界
無境界
度入
(異學處)
一處因
不正因
無因
解脫入
(解脫處)
博聞

犢子部宗義

犢子部作為部派佛教最早的四大部派之一,在印度佛教滅亡之後,其理論只在漢譯的《三法度論》(四阿含抄解)和《依說論》(《三彌底部論》)中有所存留。

補特伽羅論

《三法度論》記載:

不可說法

《三法度論》並舉三世有為、無為和不可說的記載:

阿羅漢有退論

中阿含經·大品·福田經》記載:

《三法度論》記載:

第一義諦

《三法度論》記載:

二十七賢聖

《三法度論》詳細解說了《中阿含經·大品·福田經》[8]的十八有學和九無學。

信勝 慧勝 俱勝
未離欲[9] 第八[10] 從信行 從法行 俱行
須陀洹 極七 [11] 家家
薄地[12] 一來 [13] 一種
離欲[14] 信解脫[15] 見到[16] 身證[17]
上流般涅槃 行般涅槃 無行般涅槃 上流般涅槃 生般涅槃 [18]般涅槃 行般涅槃 無行般涅槃 生般涅槃
漏盡[19] 慧解脫[20][21][22] 俱解脫[23][22]
鈍根[6][21] 中根 利根
阿羅漢[24][25] 退法 念法 護法 慧解脫 俱解脫[26] 住法 升進法 不動法

引用

  1. ^ 《四阿鋡暮抄序》:「阿鋡暮者。秦言趣無也。阿難既出十二部經。又採撮其要逕至道法。為四阿鋡暮。與阿毘曇及律並為三藏焉。身獨學士以為至德未墜於地也。有阿羅漢。名婆素跋陀(秦言今賢人名也得無著道)。抄其膏腴以為一部。九品四十六葉。斥重去複文約義豐。真可謂經之瓔鬘也。百行美妙。辯是與非。莫不悉載也。優奧深富行之能事畢矣。有外國沙門。字因提麗。先齎詣前部國。祕之佩身。不以示人。其王彌第求得諷之。遂得布此。余以壬午之歲八月。東省先師寺廟於鄴寺。令鳩摩羅佛提執梵佛念佛護為譯。僧導曇究僧叡筆受。至冬十一月乃訖。此歲夏出阿毘曇。冬出此經。一年之中具三藏也。深以自幸。但恨八九之年。始遇斯經。恐韋編未絕不終其業耳。若加數年將無大過也。近勅譯人。直令轉梵為秦。解方言而已。經之文質所不敢易也。又有懸數懸事。皆訪其人為注其下。時復以意消息者。為其章章注修妬路者。其人註解引經本也。其有直言修妬路者。引經證非註解也。」
  2. ^ 慧遠《三法度序》:「三法度經者。蓋出四阿含。四阿含則三藏之契經。十二部之淵府也。以三法為統。以覺法為道。開而當名變而彌廣。法雖三焉。而類無不盡。覺雖一焉。而智無不周。觀諸法而會其要。辯眾流而同其原。斯乃始涉之鴻漸。舊學之華苑也。有應真大人。厥號山賢。恬思閑宇智周變通。感達識之先覺。愍後矇之未悟。故撰此三法。因而名云。目德品暨於所依。凡三章九真度。斯其所作也。其後有大乘居士。字僧伽先。以為山賢所集雖辭旨高簡。然其文猶隱。故仍前人章句為之訓傳演散本文以廣其義顯發事類以弘其美。幽讚之功於斯乃盡。自茲而後道光於世其教行焉。於是振錫取足者。仰玄風而高。蹈禪思入微者。挹清流而洗心。高座談對之士。擬之而後言。博識淵有之賓。由之而贍聞也。有遊方沙門。出自罽賓。姓瞿曇氏。字僧伽提婆。昔在本國豫聞斯道。邪翫神趣懷佩以遊。其人雖不親承二賢之音旨。而諷味三藏之遺言。志在分德誨人不惓。每至講論嗟詠有餘。遠與同集勸令宣譯。提婆於是自執胡經。轉為晉言。雖音不曲盡而文不害意。依實去華務存其本。自昔漢興逮及有晉。道俗名賢並參懷聖典。其中弘通佛教者。傳譯甚眾。或文過其意。或理勝其辭。以此考彼殆兼先典。後來賢哲若能參通晉胡善譯方言。幸復詳其大歸以裁厥中焉。」
  3. ^ 《三法度論》:「受名者取義也。因業及煩惱癡意計我是我所。是名受。」
  4. ^ 文字增補出自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九章「上座別系分別論者」,第三節「被稱為分別論者的犢子部」,第二項「三法度論與僧伽斯那」。
  5. ^ 增一阿含經·火滅品·第2經》:「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為二。有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彼云何名為有餘涅槃界。於是。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彼云何名為無餘涅槃界。於是。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此二涅槃界。當求方便。至無餘涅槃界。」
  6. ^ 6.0 6.1 增支部·五集·149經、150經》:「「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時解脫之比丘退失。何等為五?即:樂於作業、樂於談話、樂於睡眠、樂於與眾雜處、不如實觀察解脫心是。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時解脫之比丘退失。」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有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一營事業。二樂戲論。三和諍訟。四好遠行。五遇長病。」
  7. ^ 雜阿含經·一〇九一經》(S.4.23. Godhika):「時。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獨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數數退轉。一.二.三.四.五.六反退。還復得。時受意解脫身作證。尋復退轉。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以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
  8. ^ 中阿含經·大品·福田經》:「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云何為二。一者學人。二者無學人。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學人。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謂十八學人。居士。云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
    雜阿含經·九九二經》:「佛告長者。世間有二種福田。何等為二。學及無學。即說偈言。世有學無學。大會常延請。正直心真實。身口亦復然。是即良福田。施者獲大果。」
  9. ^ 雜阿含經·八二三經》:「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貪.恚.癡薄。得一種子道。若彼地未等覺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得須陀洹。彼地未等覺者。得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得隨信行。」
  10. ^ 《三法度論》:「問云何第八若數者應第一不第八。初向後至阿羅漢云何此是阿羅漢耶。答不當觀。如人有八。兒彼非以長為第。八以幼為第。八如是世尊功德子有八。彼阿羅漢為長。諸漏已盡故。謂初向為幼。是以說第八。」
  11. ^ 《三法度論》:「中者。此二中。非一向從家至家般涅槃。亦不一向極七天人生般涅槃。而於中間般涅槃。」
  12. ^ 《三法度論》:「云何薄地。答薄地者。一來一種中。欲界結薄住。故曰薄地。」
  13. ^ 《三法度論》:「此三。一來一種中。一來者此終生天上。一來而般涅槃。一種者。受一有而般涅槃。增益功德故。中者此二俱。是三謂未離欲。」
  14. ^ 雜阿含經·八二三經》:「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中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
  15. ^ 雜阿含經·九三六經》:「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於正法.律如實知見。不得見到。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信解脫。」
  16. ^ 雜阿含經·九三六經》:「若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於正法.律如實知見。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見到。」
  17. ^ 雜阿含經·九三六經》:「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而不見有漏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身證。」
  18. ^ 中阿含經·七法品·善人往經》:「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着。行如是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三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
  19. ^ 雜阿含經·八二三經》:「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20. ^ 雜阿含經·九三六經》:「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彼知見有漏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慧解脫。」
  21. ^ 21.0 21.1 雜阿含經·七一〇經》:「貪欲染心者。不得不樂。無明染心者。慧不清淨。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若彼比丘離貪欲。心解脫。得身作證。離無明。慧解脫。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22. ^ 22.0 22.1 中阿含經·因品·大因經》:「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復次。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復次。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解脫。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盡知。是謂第八解脫。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長阿含經·大緣方便經》:「阿難。復有八解脫。云何八。色觀色。初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有對想。不念雜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滅盡定。八解脫。阿難。諸比丘於此八解脫。逆順遊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脫。」
  23. ^ 雜阿含經·九三六經》:「聖弟子於佛一向淨信。於法.僧一向淨信。於法利智.出智.決定智。八解脫具足身作證。以智慧見。有漏斷知。如是聖弟子不趣地獄.畜生.餓鬼。不墮惡趣。說阿羅漢俱解脫。」
  24. ^ 雜阿含經·七一經》:「是名比丘阿羅漢。(1)盡諸有漏。(2)所作已作。(3)已捨重擔。(4)逮得己利。(5)盡諸有結。(6)正智心解脫。」
  25. ^ 《三法度論》:「阿羅漢者是說供養名。堪受供養故曰阿羅漢。問誰堪受。答為一切眾生。故說阿羅漢。」
  26. ^ 《三法度論》:「俱解脫二。一得具解脫。二不具。俱解脫者。信及慧。已得此二故勝。」
    《四阿鋡暮抄解》:「俱分解脫二。盡解脫報。不盡解脫報。俱分解脫名念解脫慧解脫。是二增去義彼義。」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