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劍客
《三劍客》(法語:Les Trois Mousquetaires)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在1844年出版的小說,又譯作《俠隱記》、《三個火槍手》或《三槍俠》、《三銃士》;最初於1844年3月-7月連載在報紙《時代》(Le Siècle)上。小說的背景設在十七世紀,記錄了年輕人達太安離家前往巴黎,加入火槍隊 (法國皇家衛隊)的故事。達太安不是小說標題中的那三劍客,三劍客是他的朋友阿多斯、波爾多斯、阿拉密斯。達太安提出了座右銘「人人為我,我為人人!」("tous pour un, un pour tous"),火槍手們都遵循這個原則。[1]達太安的故事在《二十年後》、《布拉熱洛納子爵》中出現,合為《達太安浪漫三部曲》。
三劍客 | |
---|---|
原名 | Les Trois Mousquetaires |
作者 | 大仲馬 |
類型 | 歷史小說 |
系列 | 達爾達尼央浪漫三部曲 |
語言 | 法語 |
故事時代背景 | 17世紀 |
發行資訊 | |
出版時間 | 1844年3月-7月(連載) |
出版地點 | 法國 |
媒介 | 印刷(精裝) |
系列作品 | |
續作 | 《二十年後》、《布拉熱洛納子爵》 |
創作過程
在序言中,亞歷山大·仲馬稱他的資料源於《達太安先生回憶錄》,由阿姆斯特丹紅石書局印發。在書中,他稱達太安回憶了他與火槍隊長德·特雷維爾先生的第一次會面,在候客廳遇見了三個年輕人,名叫阿多斯、波爾多斯、阿拉密斯。這些信息令大仲馬頗為吃驚——他這樣稱——他繼續研讀、調查,並發現了標題為《德·拉費爾伯爵先生回憶錄》。興奮之餘,他請求重印手稿。請求被同意了:
今天,我們奉獻給讀者的,是這一珍貴手稿的第一部分,並起了一個合適的書名。同時我們也保證,這一部分果如我們深信的那樣,獲得應有的成功,就緊接着發表第二部分。
教父也就是第二個父親,因此,讀者看得有趣還是無聊,都請把責任算到我們頭上,而不要怪罪德·拉費爾伯爵。
交代完這一點,就書歸正傳吧。[2]
大仲馬所引述的書是《國王陛下的第一火槍隊副隊長達太安先生回憶錄》[3]德·桑德拉斯[4]。書是從馬賽公立圖書館借來的,其索引卡留存至今;直到返回巴黎,大仲馬一直持有着這本書。[來源請求]
在大仲馬的序言後,歐仁·多里亞克[5]在1847年寫了達太安的傳記[6]
《三劍客》於1843年3月至1844年7月在巴黎《世紀報》上連載,法國文學批評家阿爾梅拉在《亞歷山大·仲馬和〈三劍客〉》一書中指出:「三位才華大相逕庭的作家共同寫出這部小說:庫爾蒂茨制訂了梗概和情節;馬凱擬了初稿;仲馬賦予它生動的敘述、對話、風格與生命。」1907年中國的伍光建翻譯為《俠隱記》,茅盾標點及校對,多有刪節,後來李青崖從法文譯出全書,取名《三個火槍手》。
內容
1625年法國,一個貧窮的貴族青年——達太安離開他在加斯科涅的家,啟程前往巴黎,準備加入火槍衛隊。然而,在盧瓦爾河畔默恩,一個貴紳嘲諷達太安的馬激怒達太安。促使達太安決定與他決鬥,但僕眾打昏達太安時弄斷他的劍。他給火槍隊長德·特雷維爾的介紹信也被此人偷走令達太安決意復仇,後續故事顯示這是德·羅什福爾伯爵,紅衣主教黎塞留的手下,當時他正在給米萊狄·德·溫特送信,後者也是黎塞留的手下。達太安到巴黎拜訪火槍侍衛隊長特雷維爾。由於達太安缺乏經驗,特雷維爾將其安排到次一階的艾薩爾先生禁衛軍麾下,等候晉升機會。透過窗戶,達太安看到路過的德·羅什福爾,便衝出去。但在過程中他不小心冒犯三名火槍手,阿多斯、波爾多斯、阿拉密斯,三人都要求與達太安在下午決鬥。當達太安為第一場決鬥做準備時,他發現阿多斯的助手竟然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正當決鬥要開始時,紅衣主教黎塞留的衛隊出現準備因非法決鬥逮捕火槍手們。雖然在人數上佔劣勢,四人聯手出擊以少勝多。達太安在過程中與主教衛隊長,出名的鬥士朱薩克決鬥取勝並獲得三名火槍手的友誼。
此事為當時的法王路易十三與紅衣主教黎塞留的政治衝突埋下伏筆,也表示火槍手陣營與黎塞留陣營的對立。隔日,達太安又與另一名紅衣主教衛隊士兵貝納舒因事決鬥,後來更引發國王陣營與紅衣主教陣營士兵全體的衝突。但以達太安與三個火槍手為首的國王陣營大獲全勝。路易十三認為此事大挫紅衣主教士氣便召見達太安等人,賞賜四十金幣。達太安租居所,僱傭跟班弗朗舍。爾後房東波納瑟找到達太安拯救他遭綁架的妻子。波納瑟夫人為王后奧地利的安妮心腹,因而捲入黎賽留與國王、王后的紛爭中。後波納瑟夫人逃出回到家中卻又遭紅衣主教手下給偷襲。達太安出手搭救波納瑟夫人對她產生鐘情。波納瑟夫人跟達太安解釋因在王后與英國首相白金漢公爵的幽會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遭紅衣主教迫害。黎塞留欲發動英法戰爭決定揭露這場不倫戀。黎塞留在揭發此次會面失敗期間將矛頭指向王后贈予白金漢的十二顆鑽石別針(另一則說法是項鍊、鈕扣),因為那個別針是國王送給皇后的生日禮物。黎塞留在安排舞會時說服國王要求王后在近期的舞會上佩戴該別針,還派米萊狄至英國竊取別針上的兩顆鑽石作證據。當皇后為這件事感到不知所措並且告訴波納瑟夫人,波納瑟夫人原本要欲遣丈夫去英國取回別針,但是波那瑟此時已被黎塞留控制,達太安得知此事因此為愛自告奮勇與三個火槍手接下任務。一路上,他們被主教的黨羽攻擊,達太安差點擊殺德·瓦爾德伯爵,結果只有達太安和其跟班到達倫敦。雖然米萊狄偷走別針上的兩個鑽石,但白金漢公爵成功地拖延小偷的行程補上剩餘的珠寶。達太安將珠寶及時交給安娜王后挽回她的面子並得到一個鑽石戒指作為感謝。
隨後達太安與波納瑟夫人約會,不過提早到的波納瑟夫人卻被羅什福爾伯爵給綁架。達太安沿原路找回他的朋友,期間,達太安推知阿多斯如何被妻子背叛而陷入情傷。不久朋友們都從傷病中走出來,於是他們回到巴黎。達太安正式約見米萊狄·德·溫特,他很快愛上這位美貌的夫人,但卻從使女那裏得知夫人其實對他非但毫無興趣且有殺意。爾後達太安為復仇戲弄米萊狄,並在與她的爭執中意外發現米萊狄受過烙刑與阿多斯描述的妻子相同。
此時,紅衣主教已向拉羅謝爾發動戰爭,禁衛軍與火槍侍衛隊被召上前線。期間米萊狄屢次暗殺達太安未能成功並得知王后將波那瑟夫人從監獄裏救出來,火槍手們在酒館裏偷聽主教與米萊狄對話發現她被派去謀殺白金漢公爵(他支持拉羅謝爾叛亂,並派兵前去支援)。主教甚至為米萊迪提供赦免令,但阿多斯以前夫身份威脅從她那裏將赦免令搶回來。
第二天早上,阿多斯為尋找一個談話的方便之處便與軍隊打賭,誇口自己和同伴們可以在棱堡里待一小時。他們獲得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並擊斃二十二個敵人,期間他們找到方式來提醒德·溫特和白金漢公爵提防米萊狄。米萊狄一到英國就被溫特給關起來,但她誘惑警衛費爾頓(對真人約翰·費爾頓的虛構)唆使他放自己出去,並令他刺殺白金漢公爵。 回到法國後,米萊狄藏在女修道院中發現波那瑟夫人也在那裏。天波那瑟夫人原本打算追隨米萊迪認為她可以碰到達太安,但是她卻在達太安趕到時被米萊狄給毒殺身亡。火槍手們在米萊狄回到紅衣主教黎塞留身邊之前找到她。他們找到一名官方劊子手對她進行審判並判處死刑。執行完成後,四人回到拉羅謝爾圍城戰中。達太安又碰上一路上讓他煩不勝煩的羅什福爾伯爵。羅什福爾逮捕達太安將他直接帶到紅衣主教那裏。當紅衣主教提起米萊狄下落時達太安遞出赦免令,上面寫着持有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經主教許可過的。然而主教對達太安的厚顏無恥深感震動,並為擺脫狡猾奸詐的米萊狄而暗自高興。主教撕毀赦免令寫下一份新推薦書,告知本推薦書的持有人將會晉升為火槍隊的副隊長。主教稱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本推薦書來獲得晉升,但暗示這是為達太安預留的。達太安把推薦書遞給阿多斯、波爾托斯、阿拉密斯三人,但他們都表示拒絕,稱達太安才是最佳人選。拉羅舍爾圍城戰在1628年結束,也標誌着本小說的結束。阿拉密斯回到修道院、波爾托斯迎娶富有的太太,阿多斯在達太安手下效力到1631年後繼承財產,從此也退役。
四個火槍手在小說《二十年後》中再次團聚。
主要人物
火槍手
- 達太安:加斯科尼的年輕貴族,為加入火槍衛隊而隻身來到巴黎。他不是標題中「三個」火槍手中的「其中之一」,但他擔任火槍手一職。由於陰差陽錯,達太安跑到了德·艾薩爾而不是德·特雷維爾手下效力。小說講述了達太安試圖成為一名火槍手的經歷。
- 阿多斯:火槍手,達太安的好友之一。
- 波爾多斯:火槍手,達太安的好友之一。
- 阿拉密斯:火槍手,達太安的好友之一。
隨從
- 布朗歇:達太安的隨從。
- 格里莫:阿多斯的隨從。
- 木斯克東:波爾托斯的隨從。
- 巴贊:阿拉密斯的隨從。
其它人
- 國王路易十三:法蘭西的第一號人物,受紅衣主教的挑撥而冷落王后奧地利的安娜。
- 王后奧地利的安娜:因為她沒有給予紅衣主教所要求的感情,所以紅衣主教對她懷恨在心,不斷陷害她。
- 紅衣主教黎塞留:法國首相,法蘭西的第二號人物。
- 德·特雷維爾:國王火槍隊隊長,達太安等人的保護傘。
- 米萊迪(Milady de Winter):紅衣主教的幫凶,最終被達太安等人處死。
- 波那瑟:達太安的房東。
- 波那瑟夫人(Constance Bonacieux):達太安的房東太太及情人,王后的侍女,最後被米萊迪毒死。
- 白金漢公爵:英國首相,安娜王后的情人,最後被費爾頓所刺殺。
- 德·溫特勳爵:米萊迪小叔子,後協助達太安等人抓住米萊迪。
- 費爾頓:英國海軍中尉,關押米萊迪時被其迷惑,救走米萊迪,並刺殺白金漢公爵。
版本
1846年,《三劍客》被翻譯成為英語。在三個英語版中,威廉·巴羅(W.Barrow,1817-1877)譯本依然在用,現為牛津世界經典1999年版。為了符合十九世紀英語標準,對性的所有顯性和隱性描述都被刪除,影響了許多場景的可讀性,例如達太安和米萊迪的一幕。
最近的標準英語譯本來自理查德·皮維爾(R.Pevear,2006)版,他在引言中稱許多現代譯本是「教科書式的拙劣翻譯」,「在大仲馬的作品上誤導了許多讀者。」[9]
影響
《三劍客》三部曲是指大仲馬的三部系列小說,另兩部是《二十年後》、《布拉熱洛納子爵》(第二部又譯《續俠隱記》,第三部又譯《小俠隱記》、《布拉日隆子爵》、《露易絲·拉·瓦里埃爾》、《鐵面人》)。
本書是對金庸先生影響最大的一本書,金庸曾對池田大作說過,「在所有中外作家中,我最喜歡的的確是大仲馬,從十二三歲時開始喜歡,直到如今,從不變心」。在所有大仲馬作品中,「《俠隱記》(即《三個火槍手》,或譯《三劍客》)一書對我一生影響極大,我之寫武俠小說,可說是受了此書的啟發」,「《三劍客》教了我怎樣活用歷史故事」。[10]
改編作品
電影《三劍客》
參考資料
註釋
- ^ Dumas, Alexandre. The Three Musketeers, chapter 9. [201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 ^ Dumas, Alexandre. The Three Musketeers, Author's Preface. [201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 Mémoires de M. d'Artagnan, capitaine lieutenant de la première compagnie des Mousquetaires du Roi
- ^ Gatien de Courtilz de Sandras 科隆, 1700
- ^ Eugène d'Auriac, de la Bibliothèque Royale
- ^ d'Artagnan, Capitaine-Lieutenant des Mousquetaires– Sa vie aventureuse– Ses duels– etc. 根據德·桑德拉斯。Editions de La Table Ronde, Paris, 1993 ISBN 978-2-7103-0559-0
- ^ Maurice Leloir,1894
- ^ Henri-Paul Motte,1881
- ^ Dumas, Alexandre The Three Musketeers, Penguin Classics Deluxe Edition, "A Note on the Translation", page xxi
- ^ 金庸自曝:喜欢大仲马 鹿鼎记仿三个火枪手. 環球時報. 201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5).
文獻
- Cooper, Barbara T., "Alexandre Dumas, père", i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ol. 119: Nineteenth-Century French Fiction Writers: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1800–1860, edited by Catharine Savage Brosman, Gale Research, 1992, pp. 98–119.
- Hemmings, F. W. J., "Alexandre Dumas Père", in European Writers: The Romantic Century, Vol. 6, edited by Jacques Barzun and George Stade,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85, pp. 719–43.
- Foote-Greenwell, Victoria, "The Life and Resurrection of Alexandre Dumas", in Smithsonian, July 1996, p. 110.
- Thayer, Tiffany, "Three Musketeers", New York: Citadel Press, 1939. (On the hard cover, the title is printed as "Tiffany Thayer's Three Musketeers".)
- Discussion of the work, bibliography and lin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ibliography and references for The Three Muskete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版本
- The Three Musketeers - 古騰堡計劃. Plain text format.
- The Three Muskete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line at Ye Olde Libra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TML format.
- The Three Muskete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ull text and audio.
- The Three Musketeers. Scanned public domain editions in PDF format from Google Books, some w/ illustrations, introductions and other helpful material.
- The Three Musketeers. Scanned public domain editions in PDF format from Archive.org, some w/ illustrations, introductions and other helpful material.
- 資料
- A Dumas bibliograp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Paris Of The Three Muskete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E. H. Blashfield and E. W. Blashfield. Scribner's Magazine, August 1890.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 History of Dumas' Muskete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hows links between the characters and actual history.
-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Dumas lin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法文) Les Trois Mousquetaires, audio vers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ibrivox Record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ased on Project Gutenberg e-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