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頰南鰍

鼓頰南鰍學名Schistura bucculentus)為輻鰭魚綱鯉形目條鰍科南鰍屬魚類,俗名鼓頰條鰍。分佈於泰國湄公河水系以及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瀾滄江水系等,本魚體延長呈圓柱狀,口亞下位,具觸鬚3對,頭頂具有蟲紋,體色灰色,腹部白色,身體有9-13深色橫帶,些微寬於間隙,略不規則地豎立,有時不達到腹部,背鰭基底前面地具有一個黑色的斑點,背鰭基底前面地具有一個黑色的斑點,跟隨着橘色的小區塊與一個低的細長灰色的斑塊,體長可達10.4公分。棲息在水流湍急、沙石底質的河川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靠近老撾的Huey、Nam Puat,屬湄公河水系。[1]

鼓頰南鰍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科: 條鰍科 Nemacheilidae
屬: 南鰍屬 Schistura
種:
鼓頰南鰍 S. bucculentus
二名法
Schistura bucculentus
Smith, 1945[1]
異名
  • Noemacheilus bucculentus,Smith, 1945
  • Nemacheilus bucculentus,Smith, 1945

參考文獻

  1. ^ 1.0 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鼓颊南鳅.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擴展閱讀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鼓頰南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