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荃麟(1906年—1971年),原名邵駿遠,曾用名邵逸民筆名變磷浙江慈谿人,中國作家、文藝理論家、文學評論家。

生平

1926年,大學就讀於復旦大學,期間加入共青團中國共產黨,並開始從事共青團和中國共產黨的相關工作。

1928年1月,出任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和中共浙江省委常委。

1934年1月,擔任反帝反戰大同盟宣傳部長。

1934年,被捕入獄。約1936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和翻譯工作。1937年,出獄。出獄後在浙江貴州重慶等地做宣傳工作。

1938年,與葛琴結婚。

抗日戰爭初期,擔任華東局領導的東南文化委員會書記。

1944年,擔任中共重慶局文委委員。1946年,赴香港出任工委副書記、文委書記。

1949年,調往擔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計劃局長。

20世紀50年代,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黨組書記

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衝擊。1962年7月,中國作協大連召開了「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會上,邵荃麟強調「現實主義深化」,提倡人物形象多樣化,除正反兩類人物形象外,還應該寫中間狀態的人物。這對於克服農村題材小說創作的浮淺單調現象起了積極作用。但後來他的這一論點被說成是主張用寫「中間人物」來反對寫英雄人物,是中間人物論。他因此受到公開批判。1971年6月10日含冤病死於秦城監獄[1]

著作

  • 《糖》
  • 《車站前》
  • 《話批評》(1948年)
  • 《大眾文藝叢刊評論專集》(1946年)
  • 《論主觀問題》(論文
  • 《對當前文藝運動的意見》(論文
  • 《文藝的真實性與階級性》
  • 《邵荃麟評論選集》
  • 《英雄》
  • 《邵荃麟散文集》

相關

參考

  1. ^ 鄭績著. 浙江現代文壇點將錄[M]. 北京:海豚出版社, 2014.08.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