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是對賀蘭山東麓西夏帝王陵園遺址的統稱,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該陵園遺址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被譽為「東方金字塔」。
西夏陵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
座標 | 38°26′06″N 105°59′14″E / 38.43500°N 105.98722°E |
分類 | 墓葬 |
時代 | 西夏 |
編號 | 3-248 |
認定時間 | 1988年 |
西夏王陵建於西夏存續期間,在西夏滅亡時遭到了蒙古軍隊的毀滅性破壞,以至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組織考古探察之前,這些陵墓的建造年代一直無法得到確認。1972年,國家文物局對西夏王陵組織大規模考古發掘,並從中發掘出了大量文物。截至2014年,西夏王陵遺址共確認出西夏帝陵9座,陵邑遺址1座,陪葬墓254座,窯址幾十處,祖廟1座,除7號陵和182號陪葬墓外,其餘墓葬的墓主人尚無法得到最終確認。
1988年,西夏王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當年開始被旅遊開發。2006年時,西夏王陵被列入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歷史
埋葬帝王 | 陵名 | 下葬時間 | 陵寢編碼 |
---|---|---|---|
太祖李繼遷 | 裕陵[1] | 1038年 | 不詳 |
太宗李德明 | 嘉陵[2] | 1038年 | 不詳 |
景宗李元昊 | 泰陵[3] | 1048年[4] | 不詳 |
毅宗李諒祚 | 安陵[5] | 1068年 | 不詳 |
惠宗李秉常 | 獻陵[6] | 1086年 | 不詳 |
崇宗李乾順 | 顯陵[7] | 1139年 | 不詳 |
仁宗李仁孝 | 壽陵[8] | 1193年 | 七號陵 |
桓宗李純祐 | 莊陵[9] | 1206年 | 不詳 |
襄宗李安全 | 康陵[10] | 1211年 | 不詳 |
神宗李遵頊 | 不詳[11] | 1226年 | 不詳 |
獻宗李德旺 | 不詳[12] | 1226年 | 不詳 |
末主李睍 | 不詳[13] | 1227年[14] | 不詳 |
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他將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遷葬於賀蘭山東麓,其中李繼遷葬於裕陵[1],李德明葬於嘉陵[2]。此後,在西夏國存續期間,除神宗李遵頊[11]、獻宗李德旺[12]和末主李睍之外,每一任皇帝都記載了明確的陵名,但沒有記載埋葬的具體位置。
1227年,西夏為蒙古所滅,西夏末主李睍投降[14],不久後被殺害,葬處不詳[13],西夏滅亡。此後,西夏王陵被蒙古軍隊嚴重破壞[15]。明代洪武年間,西夏王陵被明朝政府發現,並且已經出現了認為這裏是西夏王陵的論斷[16]。曾有人對西夏王陵部分進行盜掘,但並未發現有價值的陪葬品[17]。
1938年,德國飛行員烏爾夫·迪特·格拉夫·楚·卡斯特將他在中國航拍到的相片整理成《中國飛行》一書,其中在銀川拍攝的照片中出現了西夏王陵。[18]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當地文物管理部門一度認為西夏王陵是一片唐墓[19]。1972年,中國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正式作出挖掘西夏王陵的決定。這次發掘活動的負責人為王冶秋,寧夏回族自治區展覽館承擔西夏王陵的主要發掘工作[18]。截至2014年,已經確定7號陵的墓主人為西夏仁宗李仁孝,182號墓主人的身份為梁國正獻王嵬名安惠,其餘墓主人的身份的確切證據尚在發掘之中[15]。
佈局
整體佈局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部3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陵區北起泉齊溝,南至銀巴公路,南北長約10公里;東臨西幹渠,西靠賀蘭山,東西寬約5公里,總佔地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陵區位於賀蘭山中段南段東側,為山前洪積扇地帶,海拔1150-1220米。地表遍佈礫石和粗砂,地基承重力大,保水性差,自然排水條件好。良好的地基使西夏王陵成功渡過了西北地區歷史上的多場大地震。陵園所處位置常年降水量偏少,山洪暴發的可能性很低,利於陵園的整體保護[20]:11。[21]
西夏王陵中帝陵共有9座,根據1990年所編號碼[20]:11,一號、二號、三號、五號、七號和九號陵位於平原之上,四號、六號和八號陵則依山而建。[15]每一座帝陵均坐北朝南,呈縱向長方形,佔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以上。這些帝陵的外郭形制雖然有開口式、封閉式和無外郭式三種,內部結構卻大體相同,分為角台、闕台、月城、陵城四部分。這些帝陵的外郭或宮城的長寬比例都在1.5:1.7之間,與史籍記載的興慶府城郭的長寬比大致相當。[21]史籍當中記載西夏王陵有名號的也只有9座,而神宗李遵頊、獻宗李德旺、末主李睍的陵墓史籍沒有記載,可能存在的其餘三座帝陵則或許由於西夏末年兵荒馬亂而並未建造[22],也有可能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當地某建築單位夷平[23]。在這些帝陵之間的4個區域,集中分佈着至少254座陪葬墓。[15]在陪葬墓集中的七號、八號、九號陵一帶,考古人員清理出1座西夏祖廟的遺址。[24][25]
此外,九座帝陵現存碑亭遺址共16處,其中一號、二號陵各3座,三號陵2座,四號陵現只存1座西碑亭,五號陵3座,六號陵2座,七號陵2座。八號、九號陵除陵塔外,所有地面建築均被夷平,故碑亭已不存。按照西夏陵區其他帝陵的陵園建築規制、佈局,估計這八號、九號陵原來至少各有2座碑亭。九號陵西碑亭曾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某單位基建時出土了4件雕像石碑座。[26]
陵區北部偏東,有一座規模較大的陵邑性質的建築遺址。遺址內廣場、道路、院落、水井和房屋等遺蹟都清晰可見,佈局十分規範整齊,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四周築有夯土城牆。城內分前、中、後三個部分,中部和後部的正中各有一座規模宏大的殿堂,其他建築多集中在城的前部和中部,並組成一座座封閉式庭院。遺址中發掘出大批色澤鮮艷的綠色琉璃板瓦、筒瓦、瓦當、滴水、脊獸、鴟吻和其他建築裝飾構件,如乳白色或青白色帶有冰裂紋的小白瓷板瓦、側邊有黑色釉的牛郎合瓦、精雕細琢的石刻。[15]
陵邑附近,西幹渠西岸、昊王渠及其東西兩側的自然岡丘上,由北向南分佈着一系列西夏窯址,綿延七八公里,計幾十餘處之多。其中有燒制方磚、長方磚、條磚、板筒瓦、瓦當、滴水、琉璃飾件等建材的磚瓦窯和石灰窯。據研究人員推測,該窯址為專門燒制西夏王陵建築材料而建。[21]
各陵結構
一號陵
一號陵位於陵區最南端,前方2公里處為銀巴公路。陵區坐北朝南,方向南偏東15度。地面建築基本全部變成廢墟[20]:13。整個陵園為封閉式外神牆包圍,牆外有角台,陵園內從南到北有闕台、碑亭、月城、內城;內城中有獻殿、墓道、陵台等建築[20]:13。
該陵園的外城已經全部倒塌,呈南北長方形,南北長360米,東西寬250米;南牆正中留有門道,寬約35米[27],其餘三面封閉,牆體為夯土實心,外表包砌石塊,厚度在1.7米左右。陵園南端外神門內兩側建有東西相對的2座闕台,彼此相距65米,由黃沙質夯土築成,基底呈正方形,每邊長8米,高6米左右。現殘存平頂,周圍殘存板瓦、筒瓦殘片以及磚塊、褐紅泥皮堆積。陵園內共有三座碑亭遺址,其中在東側有2座,西側有1座。靠北的一側東西兩座碑亭相對,距離闕台各40米,兩碑亭相距65米。西碑亭殘存台基約1.5米,台面邊長10米,台面殘存鋪地磚,台基周圍被倒塌的殘磚亂瓦及土石填起,堆積呈圓台型,堆積之上及其周圍散佈大量磚瓦、石碑碎塊,還有少量琉璃瓦和槽心瓦殘塊。東碑亭比西碑亭略高,其他情況與西碑亭類似。東碑亭南側10米處有1座小碑亭,堆積高約1米,正方形台基,邊長約8米,其他殘骸與另兩座碑亭類似。在碑亭以北約110米處有一處月城遺址,神牆多已倒塌,門址兩側各殘存一段較高的牆體。月城的牆體為黃沙土夯築,夯層厚8至13厘米不等,月城內神道兩側各有兩列石像生遺址,間距15米,石像生殘塊已很難找到[20]:13。
月城以北為內城遺址,該遺址呈南北長方形,南北長約115米,東西長200米。四面以神牆環繞,南端距離外城137米,東、西、北三面均相距22米左右[27]。牆基寬約3米,黃沙土分段夯築,殘存最高可達4米有餘。南神門遺址寬12米,周圍有大量磚、瓦以及琉璃瓦、槽心瓦殘塊。門址兩側牆體加寬,另外3面神牆正中亦辟門,都散見磚瓦,門道暢通。內城牆四個轉角處夯土皆殘存較多,均有磚瓦等建築材料散佈。在南神門內偏西約30米處有一處獻殿遺址,殘存台基為東西向長方形,台面長18米,寬12米,其上及周圍散見大量磚、瓦、琉璃瓦、槽心瓦、脊飾等建築材料。從遺址堆積分析,獻殿的風格疑似為歇山式殿堂。在獻殿之後約5米處為墓道封土,成魚脊形狀隆起,東南低西北高,除砂礫填土外,表面多較大的石塊,其末端已經被破壞。墓道封土北端東側約15米處近距陵台的地方有1處鍾虡遺址,僅剩高約4米,底面邊長5米的夯土台,其周圍散見琉璃瓦等建築材料陵園內城西北有1處陵台,該陵台距離北牆35米,距離西牆45米,外形呈八角形,分七個層次,每層向內收分,頂部趨尖。陵台夯土周身有椽洞,洞孔隨收分成層分佈,其孔徑10至30厘米不等,陵台周圍數布大量青磚、灰瓦及琉璃瓦、糟心瓦等建築材料[20]:13-15。在外神牆的外側有4處角台,外形呈覆斗型,高約5米[27]。前角台緊靠外神牆,其連線跨越月城中央。台體為底邊長4米的夯土築成,均坍塌嚴重,周圍有磚瓦等建築材料,后角台在外神牆轉角外側[20]:16。
二號陵
二號陵位於一號陵西北部約30米的位置處。地面建築基本全部變成廢墟。其除四周角台殘存高度比一號陵略低之外,其餘殘存情況[27]、整體架構、建築組成、地理朝向等均與一號陵類似[20]:16。
三號陵
三號陵園座落在一片開闊地上,其西南約3公里遠處為一號、二號陵,其北約1.5公里為五號、六號陵,其西約2公里則為四號陵。三號陵園坐北朝南,方向南偏東55度。地面建築被嚴重破壞。整座陵園從南到北由角台、闕台、碑亭、月城、內城、獻殿、墓道封土、陵台等共同組成。[20]:162000年10月至11月、2001年4月至6月以及2001年9月至10月,考古人員對三號陵園建築遺址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揭露面積2萬多平方米[28]。
陵園南端左右兩側各有1座闕台遺址,兩座遺址東西相距約120米,由純淨黃土築成。東闕台基部呈方形,邊長約8米,高約8米,上部向內收,頂部有一較小的台基,頂部和周圍散落有大量建築殘塊,經過細緻發掘後發現根部已經被掏空[29]。西闕台已剝落成2層圓台形狀,台高6.8米。周圍散落磚瓦殘塊等建築材料。[20]:16位於雙闕台以北約50米有2座碑亭遺址。碑亭東西相對,間距120米,已經全部被發掘[29]。其中東碑亭台基呈方形,邊長21.5米,夯築土台,台基四周以扭繩紋長方形磚砌成三級逐漸收縮的台階,高2.35米。台而為圓角方形,邊長15.5米,中部為一圓形基址,直徑13.4米,室內直徑7.5米,其外為寬2.85米的牆基,室內鋪方磚、中部殘存3個人像石座。周圍有大量西夏文碑殘塊及銅鈴鐺、甲片等建築材料。碑亭南面開門,門內有25塊方形花紋磚呈方形排列,門外延伸出斜坡式踏道。在西、北兩邊側有5座灶坑,灶坑鑿穿了台基,內壁堅硬,有很重的煙痕,坑內堆積與台基上部堆積的殘塊種類相同。發掘物中以建築用磚最多,數量驚人,卻極少見列瓦片。由於破壞燒毀嚴重,屋頂的建築風格已無法推測。富有物征的花紋磚,圖案達8種以上。粗繩紋磚中部多在凹槽內有1漢字,如李、牛、言、五等漢字姓氏或記號,表明了營建陵園過程中曾有漢族工匠參與[30]。西碑亭堆積高約3米,表面佈滿殘磚塊,其間生有雜草,堆積範圍在1000平方米左右[20]:16。在發掘過後,西碑亭上方加蓋了簡易保護棚,東碑亭已用砂土封蓋[29]。碑亭北側有一處月城遺址,該遺址呈東西長方形,東西長約130米,南北寬約50米。月城築於陵城南面,由東牆、南牆、西牆圍成,南牆中部辟門,月城東牆、西牆北接陵城的南牆。月城內東部、西部各有兩列南北向的石像生基址殘跡,兩列基址東西間距8.8米,神道兩側的基址東西間距32米。牆垣夯土版築,基寬2.45至2.55米,夯層厚0.07至0.1米,牆體殘高多不到1米[28]。
月城北側為內城遺址,四面用神牆環繞,呈南北長方形,南北長180米,東西寬160米。佔地約40畝。神牆中部較窄,靠近轉角漸寬大,純淨黃土分段夯築而成,中部每段約3米,殘高約3米,比較平齊,各段如須彌座形狀。神牆四處轉角皆很高大,類圓柱形,從各轉角往神牆兩側,連體圓柱愈來愈矮小,各有5個,共40個。其殘存最高達6米以上,最低的3米,發現在轉角處5個連體圓柱夯土台周圍皆有磚瓦殘存。內城四面神牆皆正中辟門,門址寬約12米,地面散佈瓦片、脊飾殘塊等。[20]:19根據統計,內城坍塌牆體在2002年時已達189.1米,約佔牆體總長度的27.8%。[29]南神門內約25米偏西處有一處獻殿遺址。根據考古發掘情況看,可能原為一正方形台基,台面周長65米,直徑約20米,堆積厚約1米。台基以純淨黃土墊起,其上及周圍殘存大量青磚灰瓦及琉璃構件[20]:19。獻殿之後約6米為墓道封土,南北長約42米[28],呈東南——西北走向,形似魚脊,以砂石填充。其末端為盜坑,盜坑直徑約20米,深約5米[20]:19。坑內長有若干小樹,兩側有土堆[29]。內城西北隅有一處陵台,八角形,高約20米,分7級,每級向內收分。陵台收分處及周圍地面散佈大量瓦片、瓦當、滴水等建築材料。夯土台整體形狀為塔形,其上露出一個個椽洞,有水平方向的,還有豎斜方向的,證明原來有椽出頭。[20]:19距離陵台較遠的四角各有一座角台,其中東南、西南的兩座角台已坍塌,西南角尚可分辨認出台基,相距約520米。其連線在雙闕台之前,北面的2座角台相距290米。東北角台殘高1米多,坍塌嚴重,只有西北處的角台保存比較完好,殘高約5米,但嚴重風化。北邊兩角台相距272米。南北聯線約460米。[29]夯土台因剝蝕已趨圓柱形,底面周長20米。純淨黃土夯築,周圍散落着大量紅褐色板瓦、筒瓦殘片。[20]:19
四號陵
四號陵位於三號陵以西2公里處的賀蘭山下,該陵園東、西、北三面環山,面北朝南,朝向為南偏東16度。地面建築除早年破壞外,現代也有破壞。陵園佈局和建築類型與三號陵基本相同,由闕台、碑亭、月城、獻殿、陵台、角台等部分組成。[20]:20
陵園南端有東西2座闕台,相距70米,由黃沙土夯築而成,基底呈方形,邊長9米,殘高8米有餘。夯土台個別部位發生坍塌,闕台上下都有所收縮,頂部有台基,周圍散落着磚、瓦等建築材料[20]:20。在西闕台之後約45米略偏西、在月城之南50米略偏西的位置有該陵園內唯一一處碑亭遺址,堆積高約1米,迎積周邊長68米,中部為方形台基,邊長10米,台基平面夯土中有大青石板、台簽,周圍散落大量磚瓦、碑石殘塊。該闕台東側相應位置已經變成廣場,無法確認是否曾經存在碑亭。碑亭北側為月城,曾長期被當地放羊人佔用,破壞嚴重。現存牆基寬約2米,東西長方形,東西長90米,南北寬40米,南牆正中留門,門址兩側各殘存加寬的斷牆,長約15米,寬約3米、高約2.5米,黃沙土夯築。月城內石像生基址已看不清楚,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此處地面佈滿羊糞,旁邊不遠處圍有羊圈,神道正上方還蓋有放羊人居住的房子[20]:20,後已由當地政府出面,借旅遊開發之機全部整頓拆除[31]。
月城北側為內城,四周用神牆環繞,呈南北長方形,南北長190米,東西長120米。內城四面神牆正中有神門;但除南神門暢通外,其餘門內全部夯築了一定高度的牆,殘存高度大約3米,在門闕處有小缺口,該缺口不足以通行。南神門址寬約1.5米,兩側寬大的牆體厚4米,高約5米。門址周圍磚瓦建樹散佈,四面神牆當中,東面的保存較好。在神牆各個轉角處散落着建築材料。南神門內偏西處有一處獻殿遺址,基址較大。獻殿的遺址為一座東西長22米,南北寬14米的長方台基,高約1米,上面及周圍散落着大量板瓦、筒瓦、琉璃瓦、磚殘塊等,型號、規格都比較大。獻殿之後約2米的位置為墓道封土,南端比較高大,一直延伸到陵台,高約1米,類似魚脊,坡度比較緩,寬約10米,北端受盜坑影響,破壞嚴重。盜坑在陵台前約15米處,直徑10米,深有4米,封土表面有多角頁岩石塊。位於內城偏西北的位置有一處陵台,整體由黃砂土夯築,每個夯層10厘米。基部平面呈八邊形,邊長11米,明顯分為5級,從上至下逐層收縮,高約15米。收分處掛有瓦片等。陵台西北一角坍塌,整座陵園包括陵台周圍都散落着磚瓦碎塊。陵台前盜坑往東約35米處為鍾虡遺址,僅剩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夯土堆積成的殘基,4米長,2米寬,夯土中有石塊,一號、二號陵東側小型基址性質相同[20]:20-22。此外在陵園的四角各有一處角台遺址,除東南角處的角台完全損毀,並一度被各種現代建築包圍之外[27],其它3個都有所殘留,其中以建在山坡上的兩座保存較好,底邊長6米,高約5米,所位於的山坡高約11米,周圍散落着建築材料,頂上散落着瓦片[20]:22。西南處的角台已經嚴重風化[27]。
五號陵
五號陵位於六號陵東約500米,整體朝向為南偏東15度。整個陵園佈局和建築構成與六號陵相似,由闕台、碑亭、月城、內城、獻殿、陵台、角台、開口式外神牆等部分組成。[20]:23
陵園最南端有2座闕台,東西相對,間距65米,黃砂土夯築而成。基底呈方形,邊長6米,殘高5米多,夯土層中央有數層石塊、椽洞共有3層,間距1米,孔徑10-15厘米不等,有的洞孔由二根椽洞組成。以1米的高度為分界,夯土台上、下皆向內收縮,周圍皆散佈有磚塊、板瓦、筒瓦、灰槽瓦、琉璃構件等建築材料。雙闕台北側有3座碑亭,其中西邊1座,東邊2座南小北大。兩座較大的碑亭各距闕台50米,二者相距55米,已經全部清理完畢。碑亭台基呈方形,邊沿豎宜,台基邊長14.5米,高1.5米,黃土夯築,其中夾有石塊,夯層7至10厘米不等。台基皆在內側有一踏步,斜長3.5米,寬2.5米,分作9級台階,台基之上以方磚砌出方形,邊線已不清,共殘存邊長為36厘米的方磚5塊。西亭中心有約2米見方的範圍內沒有磚,可能原放有石像座。從旁邊清理後的堆積物中發現有:陶質板瓦、筒瓦、獸面瓦當、花卉滴水,琉璃筒瓦、脊飾及灰槽瓦、碎殘塊、人像石座殘塊等。東碑亭之前約10米有1個小碑亭,未經清理,方形,台基邊長約8米,周圍堆積物基本上類似已經清理的兩座碑亭。在碑亭以北約28米處有一月台遺址,整體形狀為東西長方形,長130米,寬50米。牆基寬約2米,月城正中開門,門址兩側各有1個方形土台,已坍塌,範圍不清,可能是門闕,在夯層中夾雜着大量石塊。沿月城牆基散見板瓦、簡瓦、磚、灰槽瓦、滴水等殘塊,在月城東南部牆基內側發現有成片的紅色堆積層,可能是原牆面塗抹的紅色牆皮。靠南牆內側約有20米長一段,沿牆基底有豎直嵌入的板瓦,可能是原來作排水用的。月城神道兩側各有3列石像生基址,殘存大量紅砂岩石像生殘塊,大多風化成為小碎塊,基寬約4米,間距16米[20]:23-24。
月城北側為內城,四面環繞的補牆多已坍塌,從遺址上看近似方形,南北長190米,東西寬180米,神牆正中各有神門,南神門址高出地面半米多,寬12米,門址兩側神牆比其他地方的更寬,周圍散落着大量建築材料,其它各門址周圍亦散見磚瓦等建築用材。各轉角處略顯高大,可能原來建有角樓。南神門內中軸線40米偏西約8米處有一處獻殿遺址,已清理,台基為東西長方形,長20.2米,寬15.2米,高70厘米,台基邊緣向上略有收分,上部為黃沙土夯築,下部為黃沙土層與砂石層相間夯築,南部有踏道,斜長3.5米,寬3米,台基踏道兩側,各有一列基址.地面有石像生殘塊,基址南北向,南北長10米,東西寬2.8米,兩縱側砌有長方形磚。獻殿清理出的堆積物主要有:長方磚、方形磚和板瓦、筒瓦、灰槽瓦及瓦當、滴水等遺物殘塊,以筒瓦最多。距獻殿約5米處為墓道封土,呈東南-西北走向,但方向擺動不大。寬6至10米,西北端高大,整個墓道封土高度介於0.5至2米之間,形似魚脊,主要為砂石土。北端靠近陵台有一半圓形盜坑,直徑約6米,深約5米,破壞了陵台南部底邊。內城西北處有一陵台,四面坍塌嚴重,殘高約為10米,黃土夯築,各層夯土之間夾有幾層石塊,椽洞分佈不勻,夯層的厚度在8至13厘米不等。西側清理的堆積中有磚瓦等建築用材。從盜坑斷面來看,陵台似乎是平地起建的,沒有打地基陵台底部的外表覆蓋有紅泥皮。位於內城牆外約5米處為外神牆遺址,牆基寬1.7米,沿牆基準礫石,最終連通至內城南牆。外神牆到達東、西、北三神門處,皆向外凸出一個長方形空間,長17米左右,寬12米左右,空地內地面平整,沒有其它遺蹟現象[20]:24-26。外神牆外有4座角台遺址,已經全部坍塌,北面兩座角台基址相距340米,南面兩座角台相距365米。東南角台還殘存大約4.5米的部分,方形夯土台邊長4.5米,夯土中央有石塊,周圍散落部分建築材料,其餘三座角台殘存均不超過1.5米[27]。
六號陵
六號陵是西夏王陵當中截至2014年唯一一個打開地宮進行發掘的遺址,在發掘的時候該陵址的編號為八號陵[32][33]。六號陵位於陵區中部偏西,依賀蘭山而建,整體朝向為南偏東15度,整個陵園由闕台、碑亭、月城、內城、獻殿、墓道、陵台、角台等部分組成。[20]:27
陵園南端有2座闕台遺址,東西相對,間距為65米,由夯土築成,基部呈方形,邊長9米,高7.1米,頂部有台基,以土坯砌成,殘高1.3米,台基上及四周散落着大量磚瓦等建築材料。闕台北側有2座碑亭遺址,這2處遺址東西相對,東碑亭台基近方形,長22米,寬21米,台基四周以條磚砌成5級逐漸收縮的台階,高2.4米,台面長19米,寬18米,枱面上有1個圓形基址,地面鋪方磚,西側有斜坡踏步。在東側碑亭周圍發現大量西夏文、漢文碑殘塊及磚塊,但卻沒有瓦片。西碑亭台基也近似方形,長16米,寬15米,台基四面外壁用碎石縱向砌成,台面鋪方磚,以自然扁平石塊為柱礎。堆積中有大量磚、瓦、鴟吻等建築材料,東西兩側正中均有斜坡踏道,堆積中發現有大量西夏文碑殘塊。碑亭北側為月城遺址,東西長100米,南北寬45米,正小有門,月城內神道兩側各有兩列石像生基址[33]。
月城北側為內城,呈南北長方形,南北長183米,東西寬134米,神牆基寬3米,分段夯築,殘高5米,南神門正中有門道,寬17米、門道內外均有3條斜坡式踏道,每條寬約3米,用磚鑲砌,門址內外散落着大量磚瓦、鴟吻等建築用材。另外三面神牆正中也有門道,但門道內側用土坯砌成高4米多的一堵牆,看起來無法通行。位於南神門內偏西位置有一處獻殿遺址,台基為東西長方形,高約90厘米,地面以方形花紋磚砌之,殘缺不全,底端可見柱礎。內城西北處有一座陵台,用黃沙土夯築,八角形,底面邊長12米,高約20米,分成7級,從下至上逐級收縮,原建築底部外有包磚,其中幾層塗有紅泥。陡台每層出槽,形狀看起來像是浮圖。陵台在墓室後部約10米處。該陵園的墓道呈30度斜坡,水平長度49米,墓道東西兩壁各有上下二列與墓道相平行的椽洞,相距2米,甬道的基道表面做有草拌泥,但不甚光整,但多已剝蝕,並沒有繪製壁畫。甬道門前發現有散亂的圓木和朽木板,可能是用於封閉甬道口的。南道兩壁繪有武士修番一幅,但大部分已遭破壞。武士像臉面朝甬道口,南道門以北直到墓室全部被盜坑破壞。墓室地面距地表將近25米,墓室分主室和左右配室,中室前寬6.8米,後寬7.8米,南北長5.6米,墓壁和頂部已經被破壞,左右配室寬約2米,長約5米,過道為窿夸頂,墓室下壁有護地板痕跡,空間較小。中室充滿淤泥及回填盜坑時的大石塊和陵園地面建築石雕,室內沒有發現葬具。該陵園的外神牆距離內神牆約15米,寬約2米,其南端通到碑亭,以石塊壘成。此外陵園有4座角台,總共4座,是兆域的標界,基部呈方形,邊長6米,高7米,周圍散落着建築材料[33]。
七號陵(壽陵)
七號陵在陵區北部,距離五號陵約1.5公里,在柏油馬路以南約200米。陵園大部分為現代住房和場院侵佔,破壞嚴重,陵園建築僅剩下雙闕台、雙碑亭、月城、內城的南神牆和西神牆、陵台及西南角台、外神牆的一部分。[20]:29
位於陵園南端有2座闕台遺址,東西相對,距離70米形、雙闕周圍皆已坍塌,邊長難以測量,高約7米,平頂處攀上頂部,煙臺周圍散見磚瓦建築材料。位於雙闕台以北約50米,月城以南50米的位置有2處碑亭遺址,皆已經過清理,高2米,台基呈正方形,邊長10米,周圍殘存大量磚、瓦、石碑殘塊,在清理後發現西夏文殘塊1265塊,漢文碑殘塊51塊。月城位於碑亭北側,呈東西長方形,東西長125米,南北寬45米,月城內全部被破壞,依稀可辯神道兩側各有2列石像生基址,相距20米。內城位於月城北側,近似方形,東西長190米,南北寬180米,內城除南神牆、西神牆殘存一部分外,其餘基本都被破壞,牆寬3米,黃土夯築而成,夯層厚度為10-12厘米不等。獻殿和墓道封土皆己不存在,地面已經成為一片場地。位於內城偏西處有一座陵台,八角形,分作7級,從下至上逐級收縮,出檐結構明顯。陵台周圍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時被改建為場地和庫房。從陵園西南部殘存有部分外神牆,從其走向看大致為封閉式。殘存的外神牆寬約1.8米,黃土夯築,但因破壞嚴重,總寬度和長度皆不已經無法看出,內外神牆相距22米。在陵園的西北角,緊挨外神牆邊側有一處已經坍塌的角台,該角台的位置在月城中部連線的延長線上,由黃土夯築而成。[20]:30
在清理東、西碑亭時,共發現西夏文碑殘塊1265塊。其中部分殘塊經過整理,其上有西夏文「 」字樣,可譯為:「大白高國護城聖德至懿皇帝壽陵誌銘」[34],史籍記載壽陵為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聖德皇帝李仁孝之陵號,可以確定該陵為壽陵。[20]:28-31
八號陵
八號陵位於陵區北部,僅存1座陵台。在九號陵場塌裂的陵台之西約300米,在七號陵台西北約300米,陵園其它建築已經全部被破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陵園被現代住房、道路、廣場侵佔,當時陵台就在一排住房之後的一片樹林中、陵台頂部修有水塔,水塔後被拆除。[20]
九號陵
九號陵在陵邑宗廟遺址以西約500米,七號陵以北約300米,陵園遭到現代建築的徹底毀壞,地面建築僅剩一座毀壞的陵台,夯土僅剩三分之一。[20]
陪葬墓
截至2014年,考古人員在西夏王陵共發現254座陪葬墓。[15]按陵區地貌和陵墓遺存格局將50平方公里陵區自南向北分為4區:1區以一、二號陵園為中心,有62座陪葬墓;2區以三、四號陵園為中心,有65座陪葬墓;3區以五、六號陵園為中心,有108座陪葬墓;4區以七、八、九號陵園為中心,附近殘存18座陪葬墓。[25]254座陪葬墓可分為夯土冢、土家冢、積石冢三種:有的用黃土、碎石夯築,呈圓錐或圓台形;有的用自然沙土、礫石堆積,呈土丘狀;有的在沙土、礫石的土丘上碼放石塊。[25]據寧夏博物館調查,陪葬墓分佈方式多種多樣,有一域雙墓叢葬式、一域多墓叢葬式 ( 包括一域三墓、一域四墓等) 、聯域並穴叢葬式等。[21]陪葬墓主人一般為爵高位重的皇親國戚或貴族官僚。每座帝陵的陪葬墓多寡不等。在西夏陵區內,除了個別較大之外,絕大多數陪葬墓規模都比帝陵小得多。在形制上,陪葬墓沒有帝陵所必有的闕台、角台、獻殿等個體建築,在墓冢的形狀、城垣的顏色以及建築材料的使用上,都有明顯的差距。[35]
在這254座陪葬墓中,多座陪葬墓被徹底發掘,其中第182號陪葬墓(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時編號為108號陪葬墓[36])在墓中發現了殘存的碑文,經整理後證實墓主人為西夏梁國正獻王嵬名安惠。[36]部分考古人員在根據第161號陪葬墓與帝陵相近的陵台形制、發掘時發現的殘存碑文及墓前盜洞的規格推斷,該墓有可能是西夏在滅亡之前搶修完成的一座神宗李遵頊與獻宗李德旺的合葬陵。[37]
陵邑
西夏陵陵邑遺址是一個平面佈局呈長方形的建築群體[15],座北朝南,方向南偏東20度。遺址中圍牆、院落、殿堂等遺蹟清晰可辯,其表面散佈大量磚、瓦、瓦當、滴水、脊獸等建築材料,以及碗、盤、瓶等瓷器碎片。[20]
遺址最外圍是一圈土築牆垣,殘高1米多,寬3米。南面正中間的位置有城門遺址,但已經在現代施工中被翻土掩埋。東、西牆南北兩端原似各有一座門址,西城牆開有一面側門,並築有瓮城。[20]
城內建築自南而北自然形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兩個東西對稱的小型四合院建築和中間一條寬闊的中心大道組成。四合院似長方形。其中東、西院外側建牆,其餘三面為房基,中間形成一個長方形天井;第二部分,約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由三座相連接的四台院組成,兩座呈方形居東西兩側,一座為長方形居中,三座相連形成凸字形。凸字形底邊是三座院落的過殿,也是一、二部分的分界線。東院呈方形,邊長56米,四面均有夯土房基,院內有1座天井,直徑2米,已經被淤泥填滿,院內東南拐角有高約2米的疑似樓闕類建築遺蹟。西院除了沒有天井之外,其餘特徵與東院相似。中院呈長方形,長120米,寬50米,在南北中軸線上。中院四面均為夯土房基,中部偏北有1座大型殿堂基址,南北長42米,東西寬28米,是整個遺址中心建築。第二部分北端東、西兩拐角各有一條曲尺形牆址,將二、三部分分開;第三部分,只在中部有一座南北長方形基址,長34米,寬24米。在整個遺址的北面,距圍牆約十米外建有1堵牆。[20]
該遺址是於1972年對西夏陵區進行調查時發現的。1986年和1987年,文物部門先後兩次這裏進行過考古發掘,揭露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第二部分的中院一帶。清理過殿堂、過道、廂房等建築基址多處以及牆基、鋪地磚、鋼路石、路道等多處重要遺蹟及遺物。[20]
出土文物
在三號陵的外圍發掘中,除筒瓦、石像生殘塊等建築構件外,還有銅鐸、銅帶扣、銅獸面飾和銅節約各1件。[28]
在六號陵的中室,發現遺物有鋼針、帶環鐵釘、鋼泡飾、銅甲片和瓷片等;配室中發現零散的銅甲片、銅泡飾、銅鈴、瓷片、竹雕[38]、盔形鐵揣和繞金銀飾等。由於六號陵早年經過大規模盜掘,後期也遭到了盜擾,出土遺物不多,位置紊亂,但這些遺物都是首次出土。[33]
在第177號陪葬墓的墓室中,出土有鎏金銅牛[39]、鐵狗等金屬製品,還有石馬[40]等石雕。在第78號陪葬墓中,出土有石狗[41]等石雕。在第182號陪葬墓中,發現開元通寶、樣符通寶、天聖元寶、皇宋通寶、熙寧通寶等錢幣。[27]墓室內還發現綠釉罐和白瓷碗殘片,殘碎銅片、銅塊,殘斷銀絲、銀帽鐵釘等。[36]
在陵邑遺址第二部分中,共出土建築構件、瓷器、陶器、泥塑、石刻及銅、鐵器等編號文物近300件[20],其中出土白瓷瓶1件(經過復原),白瓷缽1件(經過復原),白瓷高足碗多件(經過復原,已殘),白瓷平底碗多件(經過復原,已殘),白瓷小碗數件,白瓷盆1件,青釉牡丹紋碗多片殘片,青釉葵紋碗1件(經過復原),灰釉碗殘片數件,醬釉小盤1件,泥塑碎塊若干,石碑殘塊若干。[42]
近代研究與保護
1972年起,寧夏考古研究機構對西夏王陵進行了一系列考古發掘,其中包括七號陵及六號陵地宮。[43]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六號陵地宮被回填。由於回填土未夯實,使回填土因雨水浸泡下陷形成了一個大的積水坑,雨水連年浸泡使墓室和墓道均出現了坍塌。[43]2000年,中國撥專款1000萬元對三號陵進行清理發掘和保護。[44]200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通過了敦煌研究院設計的《西夏陵六號陵搶救性保護工程施工方案》,並着手對六號陵施以保護措施。[43]
1988年1月13日,西夏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1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5]在沒有確切證據支持除七號陵之外其他帝陵的歸屬問題[15]的情況下,西夏王陵景區根據部分考古學家的推測,直接以昭穆次序依次將一號陵至九號陵分別定為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獻陵、顯陵、壽陵、莊陵、康陵,並圍繞三號陵「泰陵」建立了景區的主要設施[46]。1998年9月23日,西夏博物館在西夏陵區內東側建成,以展示西夏陵區出土文物及介紹西夏歷史概況為主要內容,自2011年來全年開館[47]。
2003年5月19日,位於保護區範圍內的84號陪葬墓被寧夏平吉堡農場的職工用推土機推平,遭受嚴重破壞,已經無法恢復原貌。當地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後,當即對施工負責人和司機共3人進行刑事拘留。[48]
2006年,西夏王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列入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45]。同年,由於長時間風化,西夏陵出現大面積坍塌危險[44],中國加大了對西夏王陵的保護力度[49]。2009年,一號、二號、四號陵開通馬車旅遊線路[31]。2012年,西夏王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45]2014年,西夏王陵景區將位於陵區最南端的一號、二號陵遺址完全對外開放。[50]
參考文獻
- ^ 1.0 1.1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景德元年正月二日卒,年四十二,子德明立。祥符五年,德明追上繼遷尊號曰應運法天神智仁聖至道廣德孝光皇帝。元昊追諡曰神武,廟號太祖,墓號裕陵。」
- ^ 2.0 2.1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列傳第二百四十四》:「九年十月,德明卒,時年五十一,追諡曰光聖皇帝,廟號太宗,墓號嘉陵。」
- ^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曩霄本名元昊,……在位十七年,改元開運一年,廣運二年,大慶二年,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諡曰武烈皇帝,廟號景宗,墓號泰陵。
-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六十二》:夏國主曩霄卒。……七曰沒移氏,初,欲納為寧令哥妻,曩霄見其美,自取之,號為新皇后。寧令哥憤而殺曩霄,不死,劓其鼻而去,匿黃蘆訛厖家,為訛厖所殺。曩霄遂因鼻瘡死,年四十六。
- ^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十二月,諒祚殂,年二十一。在位二十年,改元延嗣寧國一年,天祐垂聖三年,福聖承道四年,奲都六年,拱化五年。諡曰昭英皇帝,廟號毅宗,墓號安陵。
- ^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元祐元年……秋七月乙丑,秉常殂,時年二十六。在位二十年,改元乾道二年,天賜禮盛國慶五年,大安十一年,天安禮定一年。諡曰康靖皇帝,廟號惠宗,墓號獻陵。
- ^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紹興九年)六月四日,乾順殂,年五十七。在位五十四年,改元天儀治平四年,天祐民安八年,永安三年,貞觀十三年,雍寧五年,元德八年,正德八年,大德五年。諡曰聖文皇帝,廟號崇宗,墓號顯陵。
- ^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紹熙四年九月二十日,仁孝殂,年七十。在位五十五年,改元大慶四年,人慶五年,天盛二十一年,乾祐二十四年。諡曰聖德皇帝,廟號仁宗,陵號壽陵。子純佑嗣。
- ^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開禧二年正月二十日廢,遂殂,年三十。在位十四年,諡曰昭簡皇帝,廟號桓宗,陵號莊陵。
- ^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嘉定四年八月五日,安全殂,年四十二。在位六年,改元應天四年,皇建二年。諡曰敬穆皇帝,廟號襄宗,陵號康陵。
- ^ 11.0 11.1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寶慶二年春,遵頊殂,年六十四。改元光定十三年。諡曰英文皇帝,廟號神宗。
- ^ 12.0 12.1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丙戌七月,德旺殂,年四十六。改元乾定四年。廟號獻宗。
- ^ 13.0 13.1 《元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七·察汗亦力撒合》:眾方議降,會帝崩,諸將擒夏主殺之,複議屠中興,察罕力諫止之,馳入,安集遺民。
- ^ 14.0 14.1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四》:(寶慶三年六月)夏國主睍力屈出降,遂縶以歸。
-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楊浣. 西夏王陵形制综论. 西夏研究. 2010, 3: 56–61.
- ^ 明·朱旃《寧夏志》:「賀蘭山之東,數冢巍然,傳以為西夏僭竊時,所謂為裕陵、嘉陵者。其制度、規模,仿鞏縣宋陵而作。」
- ^ 胡汝礪、管律《嘉靖寧夏新志》:「李王墓,賀蘭山之東,數冢巍然,即偽夏所謂嘉、裕諸陵是也。其制度仿鞏縣宋陵而作。人有掘之者,無一物。」
- ^ 18.0 18.1 西夏王陵挖掘30年的“东方金字塔”. 銀川晚報. 2011-06-13 [2014-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4) (中文(中國大陸)).
- ^ 远去的西夏王国. 新浪網. 2006-05-29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韓小忙. 西夏研究丛书·西夏王陵. 蘭州: 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5. ISBN 7806081089.
- ^ 21.0 21.1 21.2 21.3 汪一鳴,許成. 西夏京畿的皇家陵园. 寧夏社會科學. 1987, 2.
- ^ 牛達生. 西夏陵园. 考古與文物. 1982, 6.
- ^ 吳峰雲. 西夏文物·西夏陵园建筑的特点.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8.
- ^ 西夏陵又发现60座陪葬墓. 光明日報. 2000-02-23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25.0 25.1 25.2 程實. 西夏陵又发现陪葬墓. 歷史教學. 2000, 5.
- ^ 余軍. 西夏陵碑亭考古. 西夏研究. 2010, 3: 44–55.
-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孟凡人. 西夏陵陵园形制布局研究. 故宮學刊. 2012, 1.
- ^ 28.0 28.1 28.2 28.3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銀川市西夏陵區管理處. 宁夏银川市西夏3号陵园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 2002, 8: 25–40.
-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王旭東,張魯,李最雄,王昌豐,酈偉堂. 银川西夏3号陵的现状及保护加固研究. 敦煌研究. 2002, 4.
- ^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银川市西夏陵区三号陵园东碑亭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與文物. 1993, 2.
- ^ 31.0 31.1 西夏王陵开通双陵四号陵. 寧夏網. 2009-09-29 [2014-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7) (中文(中國大陸)).
- ^ 【西夏考古】西夏王陵 西夏八号陵的发掘. 華夏經緯網. 2014-02-19 [2014-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7) (中文(中國大陸)).
- ^ 33.0 33.1 33.2 33.3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夏八号陵发掘简报. 文物. 1978, 8.
- ^ 李範文. 夏漢字典 2.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 90. ISBN 7-5004-2113-3.
- ^ 史金波. 西夏社会.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 36.0 36.1 36.2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西夏陵区一〇八号墓发掘简报. 文物. 1978, 8.
- ^ 岳鍵. 161号陪葬墓应为西夏“10号”帝陵. 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2007, 28 (1): 119–122.
- ^ 竹雕. 寧夏博物館. 2014-02-19 [2014-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4) (中文(中國大陸)).
- ^ 鎏金铜牛. 寧夏博物館. 2014-02-19 [2014-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4) (中文(中國大陸)).
- ^ 石马. 寧夏博物館. 2014-02-19 [2014-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4) (中文(中國大陸)).
- ^ 石狗. 寧夏博物館. 2014-02-19 [2014-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4) (中文(中國大陸)).
- ^ 寧夏文物考古研完所. 西夏陵园北端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民族研究. 1988, 9.
- ^ 43.0 43.1 43.2 《西夏陵6号陵抢救性保护工程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 2009-08-27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44.0 44.1 “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面临坍塌危险. 新華網. 2006-05-29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2) (中文(中國大陸)).
- ^ 45.0 45.1 45.2 西夏陵景区简介. 寧夏西夏陵. 2013-01-23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西夏王陵简介. 寧夏西夏陵. 2012-12-14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西夏博物馆发展概况. 寧夏西夏陵. 2013-04-03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西夏陵84号陪葬墓竟被推平. 光明日報. 2003-05-20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国投巨资对“西夏王陵”进行抢救性保护. 新華網. 2008-09-21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5) (中文(中國大陸)).
- ^ 宁夏西夏王陵借申遗新开放“双陵”. 中國日報. 2014-08-15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