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國家

福利國家(英語:Welfare state)是一類國家理念,以最大限度的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並把每個國民的幸福度看得極其重要,多集中於北歐

定義

不同語境之下的福利國家通常有以下三種解釋:

  1. 國家提供福利服務;
  2. 國家對他的居民所有福利負責,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但從理論上說,這種責任應該包括全面的福利,福利國家也意味着國家的責任要覆蓋最低的全面保障要求,在這方面「福利國家」和「福利社會」的概念有所混淆,因此也容易引起爭論。
  3. 部分福利國家,尤其是像美國等國家,福利並不由聯邦政府提供,而是地方政府、慈善團體、合作組織、私人企業等共同提供的零碎「福利」項目,這種現象有時也被牽強附會為「福利社會」[1]

有時福利國家也指國家資本主義的國家形態。 福利稅收的本質是公民把自己勞動所得的一部分,交給一個完全透明、自己授權選舉出來的代理機構去保管和經營,期間有大量增值,相當於一種穩固的投資,未來得到的,會多於自己當初繳的。

語源

「福利國家」這個詞來源於19世紀的德國,當時鐵血宰相俾斯麥實行的警察國家政策,1870年德國的歷史學家描述俾斯麥的「國家社會主義」政策是在創造一個「福利國家」(德語:Wohlfahrtsstaat)。[2][3]後來英國作家在一篇文章中採用了這個詞彙[4]。不過,現聯邦德國使用社會國家(德語:Sozialstaat)來表示類似概念。制度上來自於德國,著作上則來自於1941年英國大主教William Temple出版的《公民與教徒》(Citizen and Churchman),後被《貝佛里奇報告書》(Beveridge Report)引用。

福利國家的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把「貧富再分配」的政策。根據統計,以瑞典富人窮人工資為例子,瑞典年薪最高的100多名企業家工人的平均工資收入相比約為13:1;不過,在經過納稅和福利補貼來調節後,兩者的實際上的收入差距降為5:1。再以兩者的納稅稅率為例,瑞典的所得稅稅率為累進制,收入越高,納稅越多。這制度中,工人的平均所得稅稅率為35%、職員則為40%、而收入最高的企業家、商人演員運動員等的平均所得稅稅率則可高達80%。

意大利語稱為「社會國家」(意大利語Stato sociale)。

瑞典的福利國家稱為「人民家園」(瑞典語Folkhemmet),是從1936年開始,是由工會和大公司達成協議,共同創立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健康保障體系。

法語稱為「國家保障」(法語:État-providence),是起源於1854年-1870年第二帝國期間諷刺帝國實行的福利國家政策。

西班牙語「福利國家」(西班牙語:estado del bienestar)和葡萄牙語「社會福利國家」(葡萄牙語:Estado de Bem-Estar-Social)都是直接表示。

日本南韓均採用漢字「福祉國家」(日語:福祉国家、韓語:福祉國家(복지국가))來表示此概念。

福利國家的發展

現代福利國家是從19世紀逐漸發展起來的,和救濟貧困不同,最早見於德國俾斯麥的社會保險體系,北歐國家是從自治、互助福利體系發展起來的,其他從1930年起,如荷蘭澳大利亞烏拉圭新西蘭等是由政府提供發展起來的。

20世紀的大蕭條促使許多國家選擇了福利國家的道路,為窮人提供了「從搖籃到墳墓」的服務,被認為是共產主義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中間路線[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許多國家選擇了為人民提供部分或全面的社會服務體系。

現代福利國家從提供現金福利(養老金、失業補助)擴大到其他方面(衛生保障、嬰幼兒保障)等,通過這些福利,福利國家已經影響了他們公民的消費和休閒的習慣[6][7]

由於石油收入的增加,沙特阿拉伯[8][9]科威特卡塔爾巴林阿曼汶萊等產油國也成為了福利國家。

方式

成為福利國家有兩種方式:[10]

第一種是國家只負責向「最需要的公民」提供福利,這種方式需要政府官僚去區分誰是「最需要」的公民,因此政府要密切關注公民的日常生活才能將公民詐騙福利的可能性減到最低,而政府會將人民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接受福利的人民,第二類是需要為政府福利而付出的人民,而需要為政府福利付出的人民往往想將福利減到最低。若區分方法不公平,將會造成嚴重問題。

第二種是國家負責向「所有需要的公民」提供福利(例如育有孩子、有需要病人老人等),將政府的干擾減到最少,為了提供高福利,因此政府需要高稅收,這種方式受到公民的廣泛歡迎,因為每個人民都或多或少的會從福利體系中受益,而北歐國家實行的就是這種方式。

防止貧困

福利國家政策在幾乎所有發達國家中都降低了貧困現象,這些國家的福利支出起碼要佔GDP的五分之一[11][12]

國家 絕對貧困比例
(以美國平均中等家庭的40%為線)[11]
相對貧困比例[12]
福利前 福利後 福利前 福利後
  瑞典 23.7 5.8 14.8 4.8
  挪威 9.2 1.7 12.4 4.0
  荷蘭 22.1 7.3 18.5 11.5
  芬蘭 11.9 3.7 12.4 3.1
  丹麥 26.4 5.9 17.4 4.8
  德國 15.2 4.3 9.7 5.1
  瑞士 12.5 3.8 10.9 9.1
  加拿大 22.5 6.5 17.1 11.9
  法國 36.1 9.8 21.8 6.1
  比利時 26.8 6.0 19.5 4.1
  澳洲 23.3 11.9 16.2 9.2
  英國 16.8 8.7 16.4 8.2
  美國 21.0 11.7 17.2 15.1
  意大利 30.7 14.3 19.7 9.1

批評

對福利國家最主要的批評是福利國家試圖將政治置於經濟之上,這樣其實是在反對自由放任的經濟體系[13]

也有人批評慷慨的社會福利還使許多人陷入了對福利制度的長期依賴,他們覺得工作與否無所謂,因為領取失業補貼和社會救濟,生活照樣可以過得去;福利政策容易造成懶人的出現,人民不再依靠勞動工資收入。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福利多少沒有關係[14]。雖然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福利都不如荷蘭、北歐四國[15],但是美國的人均GDP要高於很多福利國家[16]。在消費品方面,人均電視機[17]、人均計算機[18]、人均收音機[19]都要比福利國家高。

另一種批評聲音來自古典自由主義,他們認為從工作的公民手中拿走財富去幫助不工作的人、殘疾人和兒童,就等於偷竊別人的勞動,違犯了保護個人財產的權利。

福利國家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財政開支太大,加重了政府的負擔;全面福利政策導致一些人懶惰,不利於社會進步;政府對經濟的控制阻礙了市場繁榮[20]

另外一種對福利國家的批評在於錢用錯地方,這些批評者可能還是會支持福利國家,但是認為應該用更恰當的分配方式,例如多國都在批評給老人的福利支出遠多於給未成年者及其父母的津貼、因此加劇了少子化及未來的經濟危機,或是給特定族群的福利支出遠多於有更大需要者。

福利開支

現代世界的發達國家傾向提供福利,發展中的國家沒有足夠的社會福利資金,但經濟發展和福利開支之間並不是完全一致的[21]

從下表可見,高福利開支並不見得就能造成高增長和低失業率,但也不見得就導致低增長和高失業率。

下表列出截至2004年時一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福利開支占GDP比例[22],以及2001年以美圓(US$)購買力平價(PPP)計的人均GDP:

國家 福利開支
(佔GDP%)
不包括教育經費
福利開支
(佔GDP%)
包括教育經費[22]
人均GDP
(PPP US$)[23]
  丹麥 29.2 37.9 $68,007.8
  瑞典 28.9 38.2 $61,028.7
  法國 28.5 34.9 $43,659.0
  德國 27.4 33.2 $51,203.6
  比利時 27.2 32.7 $51,247.0
  瑞士 26.4 31.6 $91,991.6
  奧地利 26.0 32.4 $53,637.7
  芬蘭 24.8 32.3 $53,654.8
  荷蘭 24.3 27.3 $57,767.9
  意大利 24.4 28.6 $35,657.5
  希臘 24.3 28.4 $20,192.6
  挪威 23.9 33.2 $89,154.3
  波蘭 23.0 N/A $17,999.9
  英國 21.8 25.9 $46,510.3
  葡萄牙 21.1 25.5 $24,567.5
  盧森堡 20.8 N/A $133,590.1
  捷克 20.1 N/A $26,821.2
  匈牙利 20.1 N/A $18,728.1
  冰島 19.8 23.2 $68,727.6
  西班牙 19.6 25.3 $30,103.5
  新西蘭 18.5 25.8 $48,781.0
  澳洲 18.0 22.5 $60,443.1
  斯洛伐克 17.9 N/A $21,391.9
  加拿大 17.8 23.1 $51,987.9
  日本 16.9 18.6 $39,312.7
  美國 14.8 19.4 $70,248.6
  愛爾蘭 13.8 18.5 $100,172.1
  墨西哥 11.8 N/A $10,045.7
  大韓民國 6.1 11.0 $34,997.8

數據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4]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5]

參考文獻

  1. ^ Gould, Arthur. Capitalist Welfare Systems. New York: Longman. 1993. ISBN 0-582-08349-4. 
  2. ^ F. A. 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London: Routledge, 1960), p. 502, n. 12.
  3. ^ S. B. Fay, 'Bismarck's Welfare State', Current History, Vol. XVIII (January 1950), pp. 1-7.
  4. ^ Smith, Munroe. Four German Jurists. IV.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December 1901, 16 (4): 669. ISSN 0032-3195. doi:10.2307/2140421. 
  5. ^ "welfare state." O'Hara, Phillip Anthony (editor).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economy. Routledge 1999. p. 1245
  6. ^ Esping-Andersen, Gøsta. Social Foundations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19-874200-2. 
  7. ^ Rice, James Mahmud; Robert E. Goodin, Antti Parpo. The Temporal Welfare State: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PDF).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September–December 2006, 26 (3): 195–228 [2008-11-07]. ISSN 0143-814X. doi:10.1017/S0143814X060005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11). 
  8. ^ Social Services ⑵ - Saudi Arabia Information. [200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26). 
  9. ^ Royal Embassy of Saudi Arabia London. [200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8). 
  10. ^ Bo Rothstein. Just Institutions Matter: The Moral and Political Logic of the Universal Welfare State (Theories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Cambridge. 1998. 
  11. ^ 11.0 11.1 Kenworthy, L. (1999). Do social-welfare policies reduce poverty? A cross-national assessment. Social Forces, 77(3), 1119-1139.
  12. ^ 12.0 12.1 Bradley, D., Huber, E., Moller, S., Nielson, F. & Stephens, J. D. (2003). Determinants of relative poverty in advanced capitalist democrac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8(3), 22-51.
  13. ^ 歐文·E·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年: 110. ISBN 9787300038940. 
  14. ^ A. B. Atkinson, Incomes and the Welfare St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5. ^ R. E. Goodin et al, in The Real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6. ^ 存档副本. [200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8). 
  17. ^ 存档副本. [200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9). 
  18. ^ 存档副本. [200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9). 
  19. ^ 存档副本. [200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1). 
  20. ^ 孫關宏. 政治学概论.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 218. ISBN 7309036611. 
  21. ^ Atkinson, A. B. Incomes and the Welfare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521-55796-8. 
  22. ^ 22.0 22.1 Barr, N. Economics of the welfare sta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4. 
  23. ^ 人均 GDP(现价美元) GDP per capita (current US$). 世界銀行. [2023-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9) (中文). 
  24. ^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Welfare Expenditure Report (Microsoft Excel Workbook). OECD. 2001 [200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30). 
  25. ^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PDF).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UNDP. 2003 [200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5). 

外部連結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