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桑

藏人祭祀习俗

煨桑藏語མེ་བསངས་威利轉寫me bsangs),是藏人的祭祀習俗,即焚燒穀物、松柏枝等產生煙霧祭祀鬼神的活動,直譯爲「煙祭」。原本是本土苯教的祭禮,後被藏傳佛教吸收用於禮敬菩薩

2020年2月24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當地人通過煨桑、撒龍達慶祝新年

名稱含義

煨桑是藏語音譯,「煨」的意義是煙、煙火,「桑」的意義是清洗、消除、驅除;煨桑直譯就是「以煙火祛除邪祟之祭祀」。[1]

做法

淵源

藏人的本土宗教苯教脫胎於萬物有靈論,原始苯教的祭禮以煨桑、血祭跳神爲三大要素[1]。經過辛饒米沃的宗教改革,創建雍仲苯教,以及在佛教不殺生思想的影響下,血祭逐漸式微,普遍以其他物品代替血肉祭品,而煨桑和跳神流傳下來。

相關節日

煨桑節

參考文獻

  1. ^ 1.0 1.1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拉薩藏族的煨桑習俗.張宗顯
  1.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藏族煨桑儀式淺析.張榮煥  
  2.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藏族煨桑儀式及其文化內涵的研究.《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 第1期.鍾靜靜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