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英(?—1386年),安徽鳳陽人(一說合肥[1]),明朝初期軍事將領。

其最初為西安衛指揮,後因為治理無方,命葉升替換。葉升則稱讚濮英賢能,於是令起繼續守衛。洪武十九年,朱元璋耿炳文在陝西選部隊戍邊,唯獨濮英部隊為勁旅,於是升任都督僉事。次年命部隊跟隨馮勝北征,後抵達金山招降納哈出。當時納哈出雖投降,但是餘眾尚有數十萬,並謀劃伏擊。濮英中伏後突擊不得,被俘。當時元軍欲挾持其為人質,濮英則絕食不言,趁空剖腹自盡。後贈金山侯,諡忠襄。明年進贈樂浪公。其子濮璵繼承侯爵,後因藍玉案連坐而死[2]

參考文獻

  1. ^ 明史》、《明書列傳》、《明史稿列傳》中記載的是廬州人(合肥),但是在《皇明開國功臣錄》、《皇明獻實》、《今獻備遺》、《國朝獻徵錄》、《明分省人物考》中則為鳳陽
  2. ^ 明史》(卷133):「濮英,廬州人。初以勇力為百夫長,積功至西安衛指揮。坐軍政不修,召還詰責,遣葉升代之。升更言其賢,令還衛。洪武十九年,太祖命耿炳文選陝西都司衛所卒備邊,惟英所練稱勁旅,加都督僉事。明年命師所部隨大將軍馮勝北征。抵金山,降納哈出,遂班師,而以英將奇兵三千人為殿。納哈出余眾竄匿者尚數十萬,聞帥旋,設伏於途,謀俟大軍過竄取之。未發。英後至,猝為所乘,衝突不能出,馬踣,遂見執。敵既得英,思挾為質。英絕食不言,乘間引佩刀剖腹死。事聞,贈金山侯,諡忠襄。明年進贈樂浪公。封其子璵為西涼侯,祿二千五百石,予世券。二十三年,命練兵東昌,又令駐臨清,訓練士卒。二十五年,召還,同宋國公勝等簡閱山西士馬。璵能修父職,帝甚嘉之。復令籍山西民兵,所籍州縣最多,事集而不擾。明年坐藍玉黨,戍五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