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

瑞士沃州首府

洛桑(法語:Lausanne法語發音:[lɔzan] 法蘭克-普羅旺斯語Losena意大利語Losanna羅曼什語Losanna)是瑞士法語區城市,位於萊芒湖北岸,與法國城市埃維昂萊班隔湖相望,北面是侏羅山脈。洛桑位於日內瓦東北約62公里處,是瑞士聯邦沃州洛桑區英語Lausanne District首府,同時也是大洛桑都會區核心城市、瑞士第四大城市。洛桑與鄰近的日內瓦一樣,是許多著名的國際組織例如國際奧委會等的總部所在地,因此也稱為「奧林匹克之都」。位於洛桑的高等教育院校包括洛桑大學以及自1970年代從該校分拆出來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後者為瑞士兩所聯邦理工學院之一。另外,洛桑境內的洛桑管理學院亦是知名的研究機構。

洛桑
Lausanne
 瑞士市鎮
洛桑旗幟
旗幟
洛桑徽章
徽章
洛桑的位置
地圖
洛桑在瑞士的位置
洛桑
洛桑
洛桑在沃州的位置
洛桑
洛桑
坐標:46°32′N 6°38′E / 46.53°N 6.63°E / 46.53; 6.63
國家 瑞士
 佛德州
洛桑區
面積[1]
 • 市鎮41.37 平方公里(15.97 平方英里)
人口(2018年12月31日)[2]
 • 市鎮139,111人
 • 密度3,363人/平方公里(8,709人/平方英里)
時區CETUTC+01:00
 • 夏時制CESTUTC+02:00
郵政編碼1000—1007
1010—1012
1014—1015
1017—1018
市鎮編號5586
電話區號021
車輛號牌VD
海拔495米
網站https://www.lausanne.ch

歷史

公元前15年,羅馬人在現在洛桑市維迪區法語Vidy建立了一個聚落,名為「Lousonna」。

中世紀洛桑位於英國坎特伯雷羅馬朝聖路線法語Via Francigena上,因此主教的影響力較強。從1032年,洛桑由洛桑主教統治,成為一個小型的政教合一國家。1525年洛桑市民與主教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市民尋求伯恩人的援助,並與伯恩、弗里堡簽訂互助條約。1536年,伯恩人突襲洛桑,佔領西庸城堡,驅逐洛桑主教,並開啟宗教改革,自此洛桑開始長達200多年的伯恩統治時期。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洛桑也受到影響,當地市民謀劃反抗伯恩人的統治。1798年,沃州革命爆發,在拿破崙的支持下,伯恩人的勢力被趕出了洛桑,洛桑成為赫爾維蒂共和國萊芒州法語Canton du Léman的州府。1803年,瑞士聯邦接受拿破崙的調解和重組,洛桑成為新成立的沃州州府。

1915年,為了尋求一個和平和穩定的環境,皮埃爾·德·顧拜旦決定將國際奧委會總部遷往洛桑,洛桑由此成為「奧林匹克之都」。

1923年,協約國與土耳其簽訂《洛桑條約》,確保了凱末爾領導下新土耳其共和國領土完整和政權合法性。

1964年,洛桑舉辦了瑞士國家展覽會法語Exposition nationale suisse de 1964

2020年,洛桑舉辦了第三屆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3]

地理

 
日內瓦湖中遠望洛桑

洛桑最重要的地理的特徵是萊芒湖,與法國城市埃維昂隔湖相望。洛桑建立在瑞士高原南方的斜坡。

市中心是一條古老的河——弗羅訥河(Flon)的所在地,它從第19世紀起就已經消失了。這條以前的河形成一道峽谷經過老城中心南邊城市的中間,通常跟隨Rue Centrale,帶有幾座橋經過臨近的地區。「弗隆」這個名字也用於位於峽谷的地下鐵車站。

洛桑的邊界,東至廣闊的產酒區拉沃葡萄園梯田,西至la Côte

洛桑都會區的人口大約25萬人(2005年)。

氣候

洛桑一年內平均有119.7天降水,平均降水量為1,153毫米(45.4英寸)。降水量最多的月份為五月份,其時降水量為117毫米(4.6英寸)。在五月份里平均下來有12.1天在降水。最乾旱的月份為二月份,平均下來有8.8天降水,降水量為67毫米(2.6英寸)[4]

洛桑 (1981–2010), 極端數值 (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4.9
(58.8)
15.8
(60.4)
22.6
(72.7)
25.5
(77.9)
31.3
(88.3)
33.6
(92.5)
35.2
(95.4)
37.1
(98.8)
28.6
(83.5)
25.4
(77.7)
19.8
(67.6)
17.7
(63.9)
37.1
(98.8)
平均高溫 °C(°F) 4.4
(39.9)
5.6
(42.1)
10.1
(50.2)
14.0
(57.2)
18.7
(65.7)
22.4
(72.3)
25.0
(77.0)
24.4
(75.9)
19.8
(67.6)
14.6
(58.3)
8.6
(47.5)
5.3
(41.5)
14.4
(57.9)
日均氣溫 °C(°F) 1.2
(34.2)
3.0
(37.4)
6.6
(43.9)
10.0
(50.0)
14.4
(57.9)
17.8
(64.0)
20.3
(68.5)
19.7
(67.5)
15.8
(60.4)
11.6
(52.9)
6.1
(43.0)
3.2
(37.8)
10.9
(51.6)
平均低溫 °C(°F) 0.3
(32.5)
0.7
(33.3)
3.5
(38.3)
6.4
(43.5)
10.7
(51.3)
13.8
(56.8)
16.1
(61.0)
15.9
(60.6)
12.6
(54.7)
9.1
(48.4)
4.2
(39.6)
1.4
(34.5)
7.9
(46.2)
歷史最低溫 °C(°F) −16.7
(1.9)
−12.7
(9.1)
−9.1
(15.6)
−2.9
(26.8)
2.1
(35.8)
5.2
(41.4)
9
(48)
8.2
(46.8)
4.4
(39.9)
−1.2
(29.8)
−6.2
(20.8)
−10.1
(13.8)
−16.7
(1.9)
平均降水量 mm(吋) 77
(3.0)
67
(2.6)
78
(3.1)
87
(3.4)
117
(4.6)
112
(4.4)
92
(3.6)
110
(4.3)
114
(4.5)
113
(4.4)
93
(3.7)
92
(3.6)
1,153
(45.4)
平均降雪量 cm(吋) 10.9
(4.3)
14.3
(5.6)
1.6
(0.6)
0.2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1
(0.4)
7.0
(2.8)
35.1
(13.8)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10.1 8.8 10.2 9.8 12.1 10.4 9.0 9.5 8.8 10.1 10.2 10.7 119.7
平均降雪天數(≥ 1.0 cm) 2.9 2.8 1.3 0.1 0.0 0.0 0.0 0.0 0.0 0.0 0.8 1.9 9.8
平均相對濕度(%) 78 73 68 66 67 66 65 68 73 78 78 78 72
月均日照時數 72 97 159 179 201 229 252 234 183 128 79 58 1,872
可照百分比 29 37 46 47 48 54 59 58 52 42 32 26 46
數據來源1:MeteoSwiss[4]
數據來源2:StatistiqueVaud[5]

體育

 
國際奧委會總部

洛桑也是國際奧委會等的體育總部所在地,因此也稱為「奧林匹克首都」。

也是以下單位的所在地

地區性
國際性

參考文獻

  1. ^ 1.0 1.1 Arealstatistik Standard - Gemeinden nach 4 Hauptbereichen. 瑞士聯邦統計署. [2019年1月13日]. 
  2. ^ https://www.pxweb.bfs.admin.ch/pxweb/fr/px-x-0102020000_201/-/px-x-0102020000_201.px/table/tableViewLayout2/?rxid=c5985c8d-66cd-446c-9a07-d8cc07276160; 檢索日期: 2020年6月2日.
  3. ^ Goddard, Emily. Swiss President Maurer "very excited" about Youth Olympic bid as Lausanne launches official application. Insidethegames.biz. 2013-07-12 [2016-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0) (英語). 
  4. ^ 4.0 4.1 Climate normals Pully (Reference period 1981−2010) (PDF). Zurich Airport, Switzerland: Swiss Federal Office of Metreology and Climatology, MeteoSwiss. 2014-07-02 [2015-04-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11). 
  5. ^ STATISTIQUE VAUD - Accès à la base de données sur la météorologie. www.scris.vd.ch. [2019-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6. ^ About IWUF. International Wushu Federation. [2019-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