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研究 (龔菱)

文心雕龍研究》是龔菱著述《文心雕龍》的著作。1982年由文津出版社出版。

內容

此書分為上、中、下編三編。上編七章,包括作者劉勰、寫作背景、寫作動機、書名的涵義、成書年代與其他著述、版本着錄、文論體系。中編二章,包括了樞紐論和文體論。下編二章,包括創作論和批評論。總計全書十一章,二十八節。每章之前有概說,章末有結語,書末有「總結論」。

分析

牟世金認為有些章節沒有勉強設立章節的必要,例如「書名的涵義」一節就分作《取名「文心」的用意》和《取名「雕龍」的用意》,指「勉強而實沒有特立章節的必要」。他認為,和王更生的《文心雕龍研究》相比,指雖然未算是「後來居上,但在論述的全面系統上,卻是有所發展的」,指王著對於對創作論的研究過於單薄,而此書雖只一章,卻有在創作論方面有九節,佔全書的二十八節的三分之一。但是在書中也出現有可以斟酌的位置,例如創作論首論《神思》和《養氣》兩篇,但是卻沒有說明其實際的理由。他又指,作者為了做到追求還原原著,但是又求全面,因此難免出現「面面俱到的平實陳說,雖言簡意賅但是點到即止」,陳述不夠深入,也有語焉不詳的感受。此外,此書使用的表格很多,一共有十八種,其中兩種是轉用自王更生李曰剛的,牟世金認為當中的表格過多,而並非全屬必要的。[1]:94-97

張少康認為,龔菱的著作雖然沒有很多新的論點,但是這對於劉勰和《文心雕龍》的基本問題介紹全面而具體,對於了解《文心雕龍》有很好的積極作用[2]張文勛認為,雖然精深不及王更生的《文心雕龍研究》,但是也有創新之處,指他沿用《文心雕龍》本身的篇章體系作比較性的研究是值得稱道的。[3]

參考

  1. ^ 牟世金. 台灣文心雕龍研究鳥瞰.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85. 
  2. ^ 張少康; 汪春泓; 陳允鋒; 陶禮天. 文心雕龍研究史.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530-534 [2022-04-30]. ISBN 7-301-04982-X. OCLC 489292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3. ^ 張文勛. 張文勛文集 第三卷 第四輯《文心雕龍》研究史.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2000: 699-700 [2022-04-30]. ISBN 9787810682084. OCLC 9533715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