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尾類

獸腳類恐龍的演化支

扇尾類學名Ornithurae)即今鳥類[1],是一種遠離非鳥恐龍、接近現代鳥類的一個動物學名稱。在此類動物和「反鳥亞綱」並列,同屬於「鳥胸骨類」,並向下分出「今鳥亞綱」和「扇尾亞綱」。

扇尾類
化石時期:130–0 Ma
黃昏鳥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鳥翼類 Avialae
演化支 真鳥翼類 Euavialae
演化支 短尾鳥類 Avebrevicauda
演化支 尾綜骨鳥類 Pygostylia
演化支 鳥胸骨類 Ornithothoraces
演化支 真鳥類 Euornithes
演化支 今鳥型類 Ornithuromorpha
演化支 扇尾類 Ornithurae
Haeckel, 1866
亞類

扇尾類原本是中生代北美洲歐洲亞洲的一類「陸生及不會飛的鳥[2],其中的「扇尾亞綱」是此類動物在白堊紀末期最典型的代表,不過和非鳥恐龍反鳥一起在白堊紀末滅絕,僅剩下「今鳥亞綱」一支,因為這種機緣巧合,今鳥反而成為大滅絕後唯一能再度飛上天空的脊椎動物,導致扇尾類一躍成為了制霸地球天空生態位的優勢物種並繁榮至今。

歷史

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於1866年開始使用Ornithurae這個名字,包含所有具有現存鳥類尾巴特徵的鳥類。故此,擁有像獸腳亞目恐龍長尾巴的始祖鳥是與它們有所分別的。[3]

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後來將扇尾亞綱轉為一個分支,即比始祖鳥較為接近現存鳥類的分支,如魚鳥黃昏鳥目。他繼而定義鳥類尾巴為比股骨短的尾巴,尾綜骨呈鏵狀及由少於6節的尾巴脊骨融合在一起,且比活動部份為短。他進一步將鳥類的冠群、魚鳥、黃昏鳥目及神翼鳥分類到扇尾亞綱中。

新鳥亞綱Neornithes)最初被建議用來取代扇尾亞綱。不過,高斯特卻認為新鳥亞綱只是扇尾亞綱的次異名。[4]另外,一些學者卻將扇尾亞綱看為一個較為限制的分支,當中以黃昏鳥、魚鳥及現存鳥類為基幹,而新鳥亞綱只是冠群,但是,這和高斯特給鳥綱的定義相同,因而新鳥亞綱成為了鳥綱的次異名。[5]

朱莉亞·克萊克博士(Dr. Julia Clarke)發現義縣鳥松嶺鳥燕鳥是扇尾亞綱的最基群。他發現這個基群同時擁有較原始及進化的特徵。原始的特徵包括胃骨片恥骨聯合。他也發現義縣鳥的模式標本保存有特長的飛羽,且排列與現今的相同。[6]

參考

  1. ^ Benton, Michael J. 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7. ISBN 9787030524935. 
  2. ^ PaleoBiology Database
  3. ^ Haeckel, Ernst. Generelle Morphologie der Organismen. Berlin: Georg Reimer. 1866. 
  4. ^ Gauthier, Jacques, de Queiroz, Kevin. Feathered dinosaurs, flying dinosaurs, crown dinosaurs, and the name 'Aves'. New Perspective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Bird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Honor of John H. Ostrom. New Haven, Conn. USA: Yale Peabody Museum. Yale University. 2001. 
  5. ^ Chiappe, Luis M. Glorified Dinosaurs: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Birds. Sydne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2007. ISBN 978-0-86840-413-4. 
  6. ^ Clarke, Julia A., Zhou, Zhonghe, Zhang, Fucheng.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avian flight from a new clade of Early Cretaceous ornithurines from China and the morphology of Yixianornis grabaui. Journal of Anatomy. 2006, 208: 28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