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孜伯克(Niyaz Bek),其名也被記作尼牙孜[1]尼亞斯呢牙子[2]等,維吾爾族,清朝葉爾羌阿奇木伯克,後投靠阿古柏洪福汗國和闐阿奇木伯克,阿古柏死後又轉投清軍被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擊敗。

生平

尼亞孜原為清朝任命的葉爾羌阿奇木伯克。1865年4月,浩罕將領阿古柏喀什噶爾扶持布素魯克建立「哲德沙爾汗國」。4月下旬,阿古柏率軍攻打葉爾羌,尼亞孜充當阿古柏部內應,但最終阿古柏部在巷戰中失利,被葉爾羌當地的維吾爾族和回族擊退。1866年4月,阿古柏再度進犯葉爾羌,在尼亞孜的策應下成功佔領葉爾羌回城和漢城[3]

1877年5月,阿古柏在庫爾勒暴斃,尼亞孜佔據和闐割據。10月,尼牙孜反正降清。10月底,尼牙孜伯克被伯克胡里糾合玉努斯江擊敗,穿過沙漠投奔清軍[3][4]

對於阿古柏之死,有資料稱是尼牙孜通過收買阿古柏的近衛,在阿古柏茶里下毒將其毒死的[5],但尼牙孜通過清軍官員向清政府上報的說法是阿古柏服毒自殺,並未將此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因此尼牙孜毒死阿古柏的說法多被認為並非史實[6][7]:167-169

相關

1866年,喀拉喀什河水被引到約特干灌溉土地,沙質土被河水衝出許多深溝,漏出底下的遺址文化層,尼牙孜伯克得知消息後,立刻派大量勞工到約特干挖寶[1]

參考

  1. ^ 1.0 1.1 约特干遗址探秘. 中國新疆-新疆日報. 2014-09-17 [2022-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7). 
  2. ^ 左宗棠. 奏稿·穷追回夷连复阿克苏乌什两城请奖恤出力阵亡各员弁折 光绪三年十一月初五日. 左宗棠全集. 嶽麓書社. 2009-11-01. ISBN 9787807611943. 就四城而言之,和闐回目呢牙子早已遞稟輸誠,英吉沙爾蕞爾彈丸,無能作梗。 
  3. ^ 3.0 3.1 紀大椿. 阿古柏对新疆的入侵及其复灭. 中國邊疆網. 2014-05-07 [2022-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4. ^ 管守新. 刘锦棠与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西北民族研究. 1996, (1)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5. ^ 包爾漢. 再论阿古柏政权. 歷史研究. 1979, (08): 68–80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0). 
  6. ^ 許建英. 从两份档案看奥斯曼土耳其对阿古柏的军事支持.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9, (1). 
  7. ^ Kim, Hodong. Holy War in China: The Muslim Rebellion and State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1864–187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22-08-28]. ISBN 9780804767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