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隆尼斯·孟克

美国爵士钢琴家和作曲家(1917-1982)

塞隆尼斯·斯菲爾·孟克Thelonious Sphere Monk[2] (1917年10月10日[3] – 1982年2月7日) 是一名美國爵士樂鋼琴家作曲家[4]孟克擅長即興表演,同時也為爵士樂發展做出貢獻。孟克是史上作曲數排名第二的爵士樂作曲家,僅次於艾靈頓爵士(艾靈頓爵士作曲超過1000首,孟克作曲超過70首)。[5]

塞隆尼斯·孟克
塞隆尼斯·孟克,1947年於紐約明頓俱樂部。
音樂家
出生
塞隆尼斯·孟克

(1917-10-10)1917年10月10日
逝世1982年2月17日(1982歲—02—17)(64歲)
職業鋼琴家作曲家
音樂類型爵士樂咆勃爵士樂硬博普樂
演奏樂器鋼琴
活躍年代1940年至1973年[1]
網站http://www.monkzone.com

他的作曲與即興表演充滿了所謂「不和諧的和聲」,和其非傳統的鋼琴手法搭配,極富衝擊感。但這並不是一種廣受認可的演奏風格,詩人兼爵士樂評論家菲利普·萊金稱其為「琴鍵上的大象」。[6]

孟克演奏習慣也頗為迥異。他因自己在衣服、帽子和墨鏡的獨特風格而出名。同時,他有時也會離開鋼琴站起來跳一會兒舞,然後才繼續演奏,儘管樂隊的其他樂手從未停止演奏。

他也是五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爵士樂手之一[7]。(其餘四人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艾靈頓爵士溫頓·馬塞利斯戴夫·布魯貝克

早年生活

塞隆尼斯·孟克於1917年10月10日生於北卡羅來納州的洛磯山,於1922年隨全家遷至紐約。孟克6歲起便開始學習彈奏鋼琴。儘管他受過一些正式的鋼琴訓練,並偷聽過姐姐的鋼琴課,但他主要還是無師自通。曾在美國史蒂文森高中讀書,但並未畢業。十多歲時和一位福音傳教士週遊,並且彈奏教堂風琴,之後改彈爵士樂。

在1940年早期至中期,孟克在一個叫做「明頓俱樂部」的曼哈頓夜店演奏。在這裏,他曾與許多出名的爵士樂手鬥技,其許多風格也自此開始出現的。明頓俱樂部在波普爵士樂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為它讓孟克得以和許多大師接觸。之後他所發展出來的風格被人們稱作「hard-swinging」。而他那種豐富創造力創造的成果,則被當時許多樂手效仿利用。[8]

早期創作(1944–1954)

1944年,孟克與科爾曼·霍金斯合作發行了第一張唱片霍金斯也是最早認可孟克的著名爵士樂手之一。1947年,孟克首次在藍調唱片公司製作唱片,在此展現了他在作曲方面的才能。也在這一年,孟克娶了奈麗·史密斯,並在1949年成了父親(其子之後成為了爵士鼓手),後於1953年獲女。

在1951年8月,紐約警方在孟克及其友人巴德·鮑威爾的車上發現毒品,認定屬於鮑威爾。由於孟克拒絕為警方作證,警方沒收了他在紐約的演奏許可證,孟克因此無法再展才華。於是在1950年的早中期,孟克只能作曲、錄曲,並在一些劇院演奏。

1947年至1952年,孟克不間斷地為藍調唱片公司製片。之後兩年與 榮譽唱片公司 簽約。在此曾與薩克斯手索尼·羅林斯以及鼓手亞特·布萊克利麥克斯·羅徹合作。1954年,孟克參加了創作出邁爾斯·戴維斯曲集Bags' GrooveMiles Davis and the Modern Jazz Giants 的聖誕夜活動。戴維斯發現孟克古怪的伴奏風格很難讓自己即興,便讓孟克停止演奏,這幾乎觸發了兩人之間的爭吵。但在自己的自傳中,戴維斯聲稱孟克與自己並未互相生氣,而爭吵更是「謠言」與「誤解」。[9]

1954年,孟克第一次來到了歐洲,在巴黎演奏並錄曲。演奏過後瑪麗·露·威廉姆斯把他介紹給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位女公爵(同時也是紐約多名爵士樂手的贊助人),之後二人成為了好友。

河邊唱片公司時期(1955–1961)

在他與河邊唱片公司簽約前,孟克已經被同行與一些評論家高度認可,但他的唱片並沒有很好的銷量,而他的音樂仍被認為很難被市場接受。經過孟克的同意,河邊唱片公司僅用108.24美元就買斷了他在榮譽的合約。之後孟克欣然地創作兩個爵士標準曲集來充實自己的作品。其中便有與低音大提琴手奧斯卡·派迪福德和鼓手肯尼·克萊克創作的Thelonious Monk Plays the Music of Duke Ellington( 其中有艾靈頓公爵的"Caravan"以及"It Don't Mean A Thing (If It Ain't Got That Swing)")。

在1956年的「Brilliant Corners」中孟克收錄了自己的音樂。儘管其中的主題曲目太難演奏以至於最終需要多次演奏拼湊而成,但這一曲集被認為是孟克首次成功。

在重獲演奏許可證後,孟克重新開始了自己在紐約的職業生涯,並在五點咖啡館開始了為期六個月演奏。但由於樂隊中一人簽約榮譽唱片公司,僅有少量音樂得以記錄。其餘的一部分則通過別的方式被發行。

1957年「Crepuscule With Nellie」是孟克唯一無即興表演的曲集,而為此孟克也費了極大的心血。同年聖誕,「五點」的六月演奏也結束了,孟克在1958年6月之前都沒有再次在五點咖啡館組織樂隊。

1958年10月15日,演奏再次結束,孟克準備前往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喜劇俱樂部表演,而在特拉華州他和女公爵友人由於拒絕與警察合作,被警棍擊打。隨後警方在其友人車上發現毒品。但由於二人是被非法拘留,並被毆打,法官認定搜索無效。[10]

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時期(1962–1970)

經過協商後,孟克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孟克和河邊唱片公司的關係由於薪金的問題惡化,在1959年6月製作出「5 by Monk by 5」後便停止錄曲。

加入哥倫比亞公司後的孟克在1963年發行了「Monk’s Dream」。哥倫比亞公司的資源讓孟克可以更好的發展,而「Monk's Dream」成為了他一生銷量最好的唱片。[11]1964年2月28日,孟克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其中有關於他的文章「The Loneliest Monk」(孤獨孟克)。[12]之後孟克繼續創作出廣受好評的曲集,例如1963年的「Criss Cross」和1968年的「Underground「。但在這一時期他的作曲數目受到了限制,僅有他在哥倫比亞公司最後作品「Underground」中含有大量新曲,其中則有他唯一的華爾茲樂曲「Ugly Beauty」。而和在河邊唱片公司一樣,孟克在哥倫比亞公司的唱片包含了許多現場錄音,例如1963年的「Miles and Monk at Newport」、1964年的「Live at the It Club」和「Live at the Jazz Workshop」。

晚年生活

孟克在1970年中期消失在公眾眼裏,之後偶有露面。他最後一張作為領奏的唱片是在1971年11月由黑獅唱片公司發行的,是在世界巡演後與和自己合作多年的團體「The Giants of Jazz」完成的。

路易斯·波特為約翰·柯特恩所寫傳記「John Coltrane: His Life and Music」中展現了孟克的另一面。柯特恩說:「孟克簡直就是邁爾斯·戴維斯的對立面:他一直談論音樂,而且他給你的感覺就是他願意花很長時間來為你解釋你問任何東西。」[13]

紀錄片「Thelonious Monk: Straight, No Chaser」(1988)把孟克的奇怪行為歸因為精神疾病。在片裏,孟克的兒子T.S.Monk表示,父親有時認不出他來,而且在1960年後期由於精神疾病的惡化而不時住院。但從來沒有檢查結果得到公佈,而孟克也會在出院後激動幾天,之後的幾天開始踱步,直至最終症狀消失但不再說話。醫生曾建議使用電休克療法,但孟克的家人表示反對,最終使用了安定劑來進行治療.[14][15] 關於孟克的病症還有其他傳言: 孟克自傳「Straight, No Chaser: The Life and Genius of Thelonious Monk」(1997)的作者,萊斯利·高爾斯表示至少有一個精神病醫生並沒有發現孟克患有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的相關證據。而另一個醫生認為孟克被誤診而在住院期間提供了可能損傷大腦的藥物。[14]

由於孟克的健康不斷惡化,他人生的最後六年是在摯友羅斯柴爾德女公爵位於新澤西的家中度過的。在這段時間裏,孟克不再演奏鋼琴,儘管他的房間裏就放置着一架,同時他也很少與拜訪者說話。1982年2月17日,孟克死於中風,並被埋葬在紐約哈茨代爾的芬克里夫墓園。1993年,孟克被授予了「格萊美終身成就獎」,[16] 並在2006年被授予「普利策特別褒揚獎」。[17]

美國著名鼓手亞特·布萊克利透露,孟克還十分擅長下國際象棋和跳棋。[18]

2009年,孟克入選了「北卡羅來納音樂名人堂」。[19]

錄音作品目錄

藍調時期作品(1948–1952)

榮譽時期作品(1952–1954)

河邊時期作品(1955–1961)

哥倫比亞時期作品(1962–1968)

其他作品

伴奏作品

With Coleman Hawkins

With Milt Jackson

With Miles Davis

With Sonny Rollins

With Gigi Gryce

With Clark Terry

作品合集

  • Monk's Miracles (1966)
  • Monk's Greatest Hits (Columbia, 1968)
  • Midnight at Minton's (c.1941, issued 1973 under Don Byas' name. Monk does not play on all tracks of this or the other two CDs of 1941 material)
  • After Hours (c.1941, issued 1973 under Charlie Christian's name)
  • After Hours in Harlem c.1941, issued 1973 under Hot Lips Page's name
  • April in Paris (Monk album)|April in Paris (1981 2-LP set of the April 18, 1961 Paris recordings)
  • Monk's Classic Recordings (1983)
  • Blues Five Spot (1984, unissued recordings from 1958–61, with various saxophonists and Thad Jones, cornet)
  • Something in Blue, Nice Work in London, Blue Sphere and The Man I Love (all 1971 recordings, collected in The London Collection 1988, three CDs)
  • The Complete Riverside Recordings of Thelonious Monk (1991, 15 CD, Riverside)
  • The Complete Blue Note Recordings of Thelonious Monk (1994, 4 CD, Blue Note)
  • Live at Monterey Jazz Festival '63 (sept. 21–2, 1963, MFSL, 2 vols. issued 1996-7)
  • Monk Alone: The Complete Solo Studio Recordings of Thelonious Monk 1962–1968 (1998, 2 CD, Sony)
  • The Complete Prestige Recordings of Thelonious Monk (2000, 3 CD, Prestige)
  • The Columbia Years: '62–'68 (2001, 3 CD, Sony)
  • The Complete Vogue Recordings/The Black Lion Sessions (1954–71) (3LP, Mosaic)
  • All Monk. The Riverside Albums (2010, 16 CD, Universal)
  • The Thelonious Monk Quartet Complete Columbia Studio Albums Collection (2012, 6 CD, Sony)

參考資料

  1. ^ Yanow, Scott. Thelonious Monk. AllMusic. [201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4). 
  2. ^ Thelonious Monk (American musician)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7). 
  3. ^ Robin D.G. Kelley Thelonious Monk: The Life and Times of American Original, London: JR Books, 2010, p.1. The source identifies the day of Monk's fortieth birthday in 1957.
  4. ^ Richard Cook and Brian Morton The Penguin Guide to Jazz, 2008, London: Penguin, p1020
  5. ^ Giddins, Gary & Scott DeVeaux. Jazz (2009). New York: W.W. Norton & Co, ISBN 978-0-393-06861-0.
  6. ^ Spencer, C. (2010). In the steps of Larkin. The Spectator, Sept. 2010, London.
  7. ^ Time cover Feb. 28,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010-12-22.
  8. ^ Mary Lou Williams interview, Melody Maker, 1954. Ratical.org. [201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3). 
  9. ^ Miles: The Autobiography With Quincy Troupe, 80
  10. ^ State v. De Koenigswarter, 177 A.2d 344 (Del. Super. 1962).
  11. ^ Monk, Thelonious. Monk's Dream. Columbia reissue CK 63536, 2002, liner notes, p. 8
  12. ^ Gabbard, Krin. The Loneliest Monk. 時代雜誌 (Time, Inc.). February 28, 1964, 83 (9)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2). 
  13. ^ Porter, Lewis. John Coltrane: His Life and Music.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8: 109. ISBN 0-472-10161-7. 
  14. ^ 14.0 14.1 Gabbard, Krin. Evidence: Monk as Documentary Subject. Black Music Research Journal (Center for Black Music Research — Columbia College Chicago). Autumn 1999, 19 (2): 207–225. JSTOR 779343. doi:10.2307/779343. 
  15. ^ Spence, Sean A. Thelonious Monk: His Life and Music.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 Publishing Group). October 24, 1998, 317 (7166): 1162A. PMC 1114134 . PMID 9784478. 
  16. ^ GRAMMY.com —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Past Recipients.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 
  17. ^ The Pulitzer Prizes. 2006 Special Award. Columbia University.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9日). A posthumous Special Citation to American composer Thelonious Monk for a body of distinguished and innovative musical composition that has had a significant and enduring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of jazz. 
  18. ^ "Art Blakey: Bu's Delights and Laments," by John B Litweiler in Downbeat magazine, March 25, 1976.
  19. ^ 2009 Inductees. North Carolina Music Hall of Fame. [September 10,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2). 
  20. ^ Grammy Hall of Fame. [2013-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