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勒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4年12月17日) |
塔勒(Thaler、Taler或Talir),或譯為泰勒,一種曾在幾乎整個歐洲使用了四百多年的銀幣名稱及貨幣單位。
詞源上,「塔勒」(Thaler)一詞是銀幣類型「若亞敬塔勒」(Joachimsthaler)的縮寫,該銀幣類型是以波希米亞城市亞希莫夫的德語名「若亞敬谷」(Joachimsthal)命名的,該類型的銀幣是亞希莫夫於1518年最早開始鑄造的。在德語中,「Thal」意為「山谷」,「Thaler」意為來自山谷的人或事物,1902年德語拼寫改革後,兩詞分別變為「Tal」和「Taler」,但英語中保持了「Thaler」的寫法。「托拉爾」(Tolar)是塔勒在捷克語等斯拉夫語言中的拼法。斯洛文尼亞原來的貨幣單位托拉爾(tolar)及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使用的貨幣單位「dollar」均是由塔勒衍生的。
起源
塔勒式銀幣的起源和發展可以追溯到15世紀中葉。15世紀末,由於戰爭損耗和向遠東、印度等地外流等原因,歐洲多個國家處於貨幣短缺的狀態。持續的貶值導致一些葛羅琛式硬幣中的銀含量已經降到了不足5%,貨幣的價值已遠低於可是鑄造時的價值。
為應對這一趨勢,且隨着歐洲銀礦礦床的發現和開採,意大利首先於1472年試探性地邁出了發行大銀幣的第一步,發行了超過6克(3.875dwt.)重的里拉多隆銀幣,而法國的圖爾格羅斯銀幣也增重到了4克(2.625dwt.)。到1474年,里拉銀幣的重量已增至9克(5.75dwt.)。但最終在此次貨幣改革中取得成功並對歐洲貨幣產生重要影響的卻是1484年奧地利大公西吉斯蒙德發行的重約15.5克(10dwt.)的「半金葛羅琛」。這種硬幣幾乎像紀念幣一樣非常罕見,但它的流通卻十分成功,以致需求不能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