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林·蘭姆女爵
卡羅林·蘭姆女爵(Lady Caroline Lamb,1785年11月13日—1828年1月26日),英國女貴族,小說作家,因1812年與拜倫勳爵傳出緋聞而聲名大噪。卡羅林的丈夫是威廉·蘭姆,第二代墨爾本子爵(後為首相),她的丈夫雖貴為子爵,她本人卻從未被尊為「墨爾本子爵夫人」,因為她在墨爾本繼承父親的爵位前就去世了。所以,她被記載為「卡羅林·蘭姆女爵」。
卡羅林·蘭姆女爵 Lady Caroline Lamb | |
---|---|
出生 | 1785年11月13日 |
逝世 | 1828年1月26日 | (42歲)
配偶 | 威廉·蘭姆,第二代墨爾本子爵 |
父母 | 弗雷德里克·龐森比,第三代貝斯伯勒伯爵 亨麗埃塔·龐森比,貝斯伯勒伯爵夫人 |
卡羅林是弗雷德里克·龐森比,第三代貝斯伯勒伯爵和亨麗埃塔·龐森比,貝斯伯勒子爵夫人兩人的獨女。她和其他社交名媛一直有聯繫。卡羅林是喬治娜·卡文迪許,德文郡公爵夫人的甥女,安娜貝拉,拜倫夫人的姻親。
早年
卡羅林出生時,號「卡羅林·龐森比閣下」,在他的父親繼承了爵位後,她改號「卡羅林女爵」。她小時體弱多病,為健康着想,大部分時間都在鄉間渡過。但是,自1794年起,卡羅林遷入倫敦市內的德文郡宮,與表親哈廷頓勳爵(後為第六代德文郡公爵)、喬治娜·卡文迪許女爵和哈麗埃特·卡文迪許女爵,還有德文郡公爵和伊利沙伯·福斯特夫人兩人的孩子一起生活。卡羅林和他們一起讀書,和僅僅比她大三個月的喬治娜女爵特別親近。[1]
摩根夫人在回憶錄中,引述墨爾本,卡羅林小時候像個男孩,十幾歲前都不能靜下來閱讀、寫字。[2]雖然大部分學者都認同這個說法(一部分認為這是摩根夫人誇大其辭),[3]但卡羅林家族的信件似乎證明實情正好相反。卡羅林的外祖母,斯賓塞夫人,致力於推動教育事業,後來更聘請孩子們的家庭教師,做自己的同事。這個家庭教師是塞利娜·特里默(Selina Trimmer),著名的兒童道德故事作者沙拉·特里默(Sarah Trimmer)之女。她的教學內容十分廣泛,不限於書本。在一封作於1796年10月31日(當時她剛剛過11歲生日)的信中,卡羅林不僅顯露出不俗的文筆,更顯出自己的智慧及模仿的天賦。[1]她不僅在家中接受過良好教育,亦曾入讀倫敦一間位於漢斯廣場(Hans Place)的學校。卡羅林少女時期不僅寫過散文、詩歌,更畫過素描肖像畫。懂得這些,讓她此後受益無窮。卡羅林能流利地使用法文、意大利文,精通希臘文、拉丁文,欣賞音樂、戲劇。
結婚
1805年6月,第一代墨爾本子爵之子,政壇新星威廉·蘭姆閣下迎娶時年19歲的卡羅林。雖然蘭姆的母親不許兩人見面,但是兩人情投意合。1802年,兩人在布羅克特堂(Brocket Hall)相遇,隨即「互相着迷」,享受了多年愉快的夫妻生活。卡羅林為蘭姆誕下一子,喬治·奧古斯都·弗里德里希(George Augustus Frederick,1807年8月11日),[1]一女,在出生後不就夭折了。[4]兩次生產後,卡羅林身體都出現不適,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才恢復過來。弗里德里希一出生就出現了一些精神問題,可能是某種自閉症。儘管大部分貴族家庭會將出現精神問題的親屬送往醫院等機構,但蘭姆卻沒有這麼做,他一直把弗里德里希留在家中照料。這個問題,再加上蘭姆的政治野心,使得兩人的婚姻出現了裂痕。 [5]
拜倫勳爵
1812年3月,卡羅林與拜倫勳爵開始了一段廣為人知的感情。卡羅林比拜倫大4歲。卡羅林邂逅拜倫時,並不在意他,以「mad, bad, and dangerous to know.」一句描述他。[6][7]拜倫卻熱情地追求她。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卡羅林和拜倫在公開場合批評對方,私下裏卻接受了對方的愛意。[6][8]拜倫給卡羅林起了一個小名,「卡諾」(Caro)。[9]拜倫拋棄卡羅林後,蘭姆把她帶到了愛爾蘭。離開傷心地,未減卡羅林對拜倫的思念。這段時間裏,卡羅林和拜倫不斷通信。[6]1813年,卡羅林回到倫敦,拜倫卻和他劃清界線,無意繼續他們的戀情。不少人特意她,有沒有試圖和他的前度男友複合。[7]
卡羅林與拜倫之間的事,對她日後影響甚大,亦影響了兩人的作品。兩人以對方的方式寫詩,在作品中提及對方,甚至將給對方的訊息,明顯地寫入詩句中。[8]卡羅林探訪拜倫家,遭到挫折,在拜倫的一本書的扉頁上寫:「記住我!」。拜倫則寫了一首詩回應:「Remember thee! Remember thee!; Till Lethe quench life's burning stream; Remorse and shame shall cling to thee, And haunt thee like a feverish dream! Remember thee! Ay, doubt it not. Thy husband too shall think of thee! By neither shalt thou be forgot, Thou false to him, thou fiend to me!」[9]
卡羅林的表親哈麗埃特,是卡羅林兒時的好友,隨着兩人成長,她們之間的關係卻愈發惡劣。1816年,哈麗埃特探訪了卡羅林,發現卡羅林仍在執迷不悟,令她難以置信。[10]
作家生涯
卡羅林最知名的作品是Glenarvon,一部哥特小說,在1816年出版,那時拜倫剛剛出國。儘管這本書的作者並沒有使用本名,但是作者的身份已是公開的秘密。[來源請求]可以輕易看出,書中的女士是卡羅林自己,而男士則是拜倫[來源請求],只是後者被描繪成一位戰爭英雄,從愛爾蘭平亂歸來。這本書出名的原因在於出現了拜倫式英雄,這是拜倫式英雄首次出現在其他人筆下(而不是拜倫本人)。[11]卡羅林在書中諷刺了一些上流社會的重要人物,[8]當中包括澤西夫人(Lady Jersey),她得知此事後,憤而取消了卡羅林進入社交場所的資格。卡羅林亦受到上流社會一致抵制。[12]
拜倫在小說中寫到:「我也讀了卡羅林·蘭姆寫的Glenarvon。天啊!」這部小說十分暢銷,發行了幾個版本,卻遭到批評,稱它為一部廉價小說。然而,後世學者如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認為它有作為嚴肅文學的價值。[13]
1818年,卡羅林冒充拜倫向其出版商索要一幅拜倫的畫像,成功得手。[8]次年,她在敘事詩「A New Canto.」中模仿了拜倫的「Don Juan」。卡羅林最在意拜倫對她的暗喻,例如「Don Juan I & II」「Some play the devil—and then write a novel」一行。[1][9]她在「A New Canto」中寫到:「I'm sick of fame; I'm gorged with it; so full I almost could regret the happier hour; When northern oracles proclaimed me dull.」拜倫從未正面回應這首詩。當時有評論家稱:「作者顯然是要模仿拜倫勳爵。整首詩由頭到尾都是一首狂想曲。」[1][14]
卡羅林後來又出版了幾部小說:Graham Hamilton(1822年),Ada Reis(1823年),及Penruddock(1823年)。
晚年生涯
蘭姆的母親墨爾本夫人(Lady Melbourne)也是拜倫的紅顏知己。[15]墨爾本夫人有意*合蘭姆和卡羅林,為家族帶來政治資本。然而,卡羅林與拜倫傳出緋聞後,她就極力要求兒子與妻子離婚。蘭姆拒絕與妻子離婚,對母親的作為感到遺憾,並一直在支持卡羅林。[16]
1825年,雙方都已經傳出大量緋聞,卡羅林最終說服丈夫,與她正式分居。[5]卡羅林從此遷居布羅克特堂(Brocket Hall)。1827年,一直多病的她健康開始惡化,需要全職醫生照料。1828年1月25日,卡羅林病逝,而蘭姆當時則尚在擔任愛爾蘭布政司(Chief Secretary for Ireland)。[5][15]
流行文化
1972年,莎拉·邁爾斯在電影「卡羅林·蘭姆夫人」中飾演卡羅林。2003年,在BBC電影「拜倫」中,卡米拉·鮑爾斯飾演了卡羅林。
進階閱讀
- Paul Douglass (2004) Lady Caroline Lamb: A Biography. Palgrave Macmillan.
- Paul Douglass (2006) The Whole Disgraceful Truth: Selected Letters of Lady Caroline Lamb. Palgrave-Macmillan.
- Paul Douglass and Leigh Wetherall Dickson (2009) The Collected Works of Lady Caroline Lamb. Pickering & Chatto.
註腳
- ^ 1.0 1.1 1.2 1.3 1.4 Leveson-Gower, Sir George (Ed.), Hary-O: the Letters of Lady Harriet Cavendish 1796-1809, London: John Murray (1940).
- ^ Owenson, Sydney (Lady Morgan). Dixon, William Hepworth , 編. Lady Morgan's memoirs autobiography, diaries and correspondence. Wm. H. Allen & Co. 1862. ISBN 0-404-56793-2.
- ^ "Lady Caroline Lamb,"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Paul Douglass. The madness of writing: Lady Caroline Lamb's Byronic identity. Pacific Coast Philology (Pacific Ancient and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1999, 34 (1): 53–71. JSTOR 1316621. doi:10.2307/1316621.
- ^ 5.0 5.1 5.2 Douglass, Paul. Lady Caroline Lamb: A Biography. Palgrave Macmillan. October 2004: 360. ISBN 1-4039-6605-2.
- ^ 6.0 6.1 6.2 Sunday Times: Property. Ireland: Poetic justice at home of Byron's exiled lover. Mad, bad and dangerous to know」 has become Lord Byron's lasting epitaph. Lady Caroline Lamb coined the phrase after her first meeting with the poet at a society event in 1812. (Dublin, Ireland: The Times Online). 17 November 2002 [21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2).
- ^ 7.0 7.1 Castle, Terry; Phyllis Grosskurth. Mad, Bad and Dangerous to Know. " A biography that sees Lord Byron as a victim of circumstances" (NYC, USA: The New York Times). 13 April 1997 [21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9).
- ^ 8.0 8.1 8.2 8.3 Millststein, Denise Tischler. BYRON AND "SCRIBBLING WOMEN": LADY CAROLINE LAMB, THE BRONTË SISTERS, AND GEORGE ELIOT (A Dissertation). Shreveport, LA, US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and Mechan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English. May 2007.
- ^ 9.0 9.1 9.2 Wu, Duncan. 「Appropriating Byron: Lady Caroline Lamb's A New Canto.」 Wordsworth Circle. 26.3 (1995): 140-46.
- ^ Leveson-Gower, F. (Ed.), Letters of Harriet Countess Granville 1810-1845,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894).
- ^ Dikson, Leigh Wetherall and Douglass, Paul (Eds.)"The Works of Lady Caroline Lamb." Pickering & Chatto (2009) Volume 1: Glenarvon: lii + 451; Volume 2: Graham Hamilton and Poems xxx + 229; Volume 3: Ada Reis, A Tale xx + 222.
- ^ Weinreb; Gronow. Almack's Assembly Rooms. London, UK: The Dukes of Buckingham and Chandos. 21 February 2010 [21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August 2009).
- ^ Hennig, John "Goethe's Klaggesang. Irisch." Monatshefte, Vol. 41, No. 2"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49) pp. 71-76
- ^ Monthly Review New Series v. 94 (1821), 329. London, UK
- ^ 15.0 15.1 Cecil, David. The Young Melbourne & Lord M. London, UK: Weidenfeld & Nicolson. 18 October 2001: 566 [20 Feb 2010]. ISBN 1-84212-49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3).
- ^ Cecil, David, The Young Melbourne & Lord M, p.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