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假說

北歐假說(英語:North_European_hypothesis)是一個語言學、考古學理論,試圖解釋印歐語系斯堪的那維亞南部或北德平原的原始故鄉(Urheimat英語Urheimat)開始在歐亞大陸的傳播。[1]Karl Penka英語Karl PenkaHermann Hirt英語Hermann HirtGustaf Kossinna英語Gustaf Kossinna等人提出的這一假設,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得到了一些成功,得到了納粹主義的認可。[2] 但今天北歐假說被大多數人認為已經過時了,支持墳冢假說的學者更多。[note 1]

瑞典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

概述

根據第一個提出北歐假說的人Penka的說法,原始的印歐人肯定是長久以來居住在北方的農民,自舊石器時代以來就沒有外界干預。[2]原始印歐語(*ayes)這一詞彙的構擬,將原始印歐語產生的時間限制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或銅石並用時代山毛櫸(*bhāghos)和大海(*mori)這兩個詞的構擬則有利於產生的地點在北方的結論。[2]

其他的語言學家,如Kossinna,則特別確定產生的時間與地點為銅石並用時代的繩紋器文化(大約在公元前2900年至2300年,但在這段時間被稱為戰斧文化(英語Battle-Axe culture,德語Streitaxtkultur)並持續至約公元前2000年)。[5]

Boettcher則認為,原始印歐人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開始產生,具體的說是維爾姆冰期之後的全球變暖時期,獵人和採集者定居在冰川庇護所中,以重新居住在北歐。他們在考古學上表現為Hamburg文化英語Hamburg cultureFedermesser文化英語Federmesser culture。在某些印歐神話中有明顯描述的常見北方現象來自於北部的這些地區。[6] 這些獵人和漁民群體是Maglemosian文化英語Maglemosian culture(大約在公元前9000-6500年)的基礎。北歐海平面的上升導致Maglemosian人佔領的部分領土(Doggerland英語Doggerland)被洪水淹沒,並迫使他們前往南部。這種文化的繼承者發展了Ertebølle文化英語Ertebølle culture和Ellerbek文化。[7] Boettcher將他們的活動與之後千年的維京人進行了比較。他們被描述為一個發展中的戰士社會,它參與貿易和海盜行為,溯河而上突襲南部平原的Danubian農民英語Danubian culture所佔領的土地,征服他們並成為他們的領導人。 這兩個文化的融合產生了所謂的Funnelbeaker文化英語Funnelbeaker culture(公元前4200年至2600年),從荷蘭延伸到烏克蘭西北部[8],這將是印歐語系語言使用者的第一個原始棲息地。

Jean Haudry英語Jean Haudry指出:「新石器時代的Funnelbecker文化與語言古生物學所證實的印歐民族傳統形象非常吻合:在這種文化中,出現了動物繁殖和植物栽培,馬匹,貨車和戰斧,防禦工事和具有分層跡象的社會。」[9] 據此,最早的印歐文化是Ertebølle文化和線形陶器文化英語Linear Pottery culture最後階段的綜合。[10] 這兩個文化的融合解釋了出現在兩個神話體系中的共同之處,如羅馬的《強擄薩賓婦女》和北歐神話阿薩神族華納神族之間的戰爭。

後來的文化,如雙耳細頸橢圓尖底陶器文化英語Globular Amphora culture繩紋器文化代表了印歐人從原來的位置北歐平原俄羅斯地區(中第聶伯河文化英語Middle Dnieper cultureFatyanovo-Balanovo文化英語Fatyanovo-Balanovo culture[11])和亞洲Koban文化英語Koban culture[12])的擴展。在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的類似運動中,北歐人從北部輻射到歐洲南部和西部,包括在安納托利亞特洛伊[11])。

另見

引注

  1. ^ See:
    • Mallory: "The Kurgan solution is attractive and has been accepted by many archaeologists and linguists, in part or total. It is the solution one encounters in th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nd the Grand Dictionnaire Encyclopédique Larousse."[3]
    • Strazny: "The single most popular proposal is the Pontic steppes (see the Kurgan hypothesis)...".[4]

參考資料

  1. ^ Vere Gordon Childe 1926,第178頁.
  2. ^ 2.0 2.1 2.2 Francisco Villar 1997,第42-47頁.
  3. ^ Mallory 1989,第185頁.
  4. ^ Strazny 2000,第163頁.
  5. ^ J.P.Mallory 1997,第127–128頁.
  6. ^ Carl-Heinz Boettcher 1999,第28頁.
  7. ^ Carl-Heinz Boettcher 1999,第68頁.
  8. ^ J.P.Mallory 1997,第596頁.
  9. ^ Jean Haudry 1999,第155頁.
  10. ^ Carl-Heinz Boettcher 1999,第148頁.
  11. ^ 11.0 11.1 Vere Gordon Childe 1926,第177頁.
  12. ^ Vere Gordon Childe 1926,第177-178頁.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