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學(英文:rhetoric)是增強言辭或文句效果的語言藝術,和語法邏輯並稱三藝,是語言學的範疇。自語言出現,人類就有修辭的需要。修辭的學習和運用可以:

  • 修飾作者的文章、語言,清楚傳達文意,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加深讀者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 更清楚了解作者的意思,不會受修辭手法的影響而有所誤解。
  • 便於分析、欣賞文學作品,以進一步理解其作品意涵。

語源

漢語中的最早的修辭一詞出現在《易經》:「修辭立其誠」。是修飾文辭的意思。

修辭的「辭」可以分為文辭(寫文章所用的)和言辭(或稱語辭,口頭說話所用的)。最初的修辭和語言一樣,重心都在說話方面;就連「辭」這個字最初也是指言語,而非文字的組合——《說文解字》:「訟辭也。」後來重心才向文辭發展。

歷史

中國

  1. 模仿西方的修辭著作。
  2. 輯錄中國古人的說法。

古希臘

 
柏拉圖講述正確的修辭與錯誤的修辭其間的不同。

古希臘的修辭學是由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發展起來的。這裏的修辭學更適合稱為修辭術雄辯術,更是指演說的技術。在亞里士多德著作《修辭的藝術》的第一句,他描述修辭為辯證法的相對物,即是說辯證方法是找尋真理的要素,修辭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 柏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成為繼承兩派學說並集大成修辭學的宗師。亞里士多德提出三種策略:

  1. 道德訴說:來源的可信度
  2. 理性訴求
  3. 感性訴求:用情感說服。

參考

外部連結